第十二章 形势剧变
作者:笑天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114

可可尔撤军平内乱,一代王朝灰飞灭。

当历史跨入联合大陆历1147年,整个东方大陆形势骤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首先是金帐汗国在围困汴梁二年多后,终于意识到这样久拖不决后勤系统难以支持下去,发动了围城以来规模最大的攻城战。

汴梁城内因饥饿和疾病流行人口已经锐减了一半,不仅食物早已难以为继,兵械也严重不足。现在依靠的是守城军民顽强的抵抗意志。整整一个月的强攻,城内原来为比武大赛修筑的那无比辉煌的比武场也被拆毁,其石料被当作武器愤怒地砸在潮水般的攻城部队头上。虽然可可尔的军队已经死伤高达五万多人,但这位铁血大汗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东北部的黑土平原上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抗太阳帝国统治的斗争,黑云将军在晋州乘机反攻,收复了黑土平原三分之一的领土;

西北的张成被其部下何士岩和军师马金星所杀,听说宁川城内被害者高达六万余人。另据潜伏在宁川的人报告,何士岩在行动前曾秘密会见过金帐汗国的特使;经过血腥镇压那些忠诚于张成的部署,何士岩已经完全代替了张成成为西北新的霸主;

公孙无成和袁霄则大肆吞并、消灭附近的各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短短一个月就将原来的实际控制地区又扩大了一半;袁霄已经完全掌控了洪河以南,公孙无成则控制了玄黄境内最富饶的整个东部;

正当西川的常天等人密切注视形势变化,又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天佑帝驾崩!

长期的围困早已令到天佑帝心力憔悴、疾病缠身了。各地诸侯纷纷割据拥兵自重,迟迟不再发兵勤王,天佑早已是心知肚明,支撑着他顽强抵抗到底的不过是作为一代君王绝不能投降外族的信念,当可可尔这位北部草原的雄主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击,他知道那一天终于快来了。

天佑弥留之际,秦城、陆伯明、寒必从、铭传等大臣断断续续地聆听着皇帝的遗言:“朕去后,诸位爱卿不可再立我叔家子嗣为君,叔家一朝至朕终结!希望他们将来能过平民的生活吧;请秦相暂任监国,是否仍坚持抵抗,你们自行决定吧。~~~~~~朕一生无愧于天地。”联合大陆历1147年3月19日夜,玄黄帝国最后一位皇帝丢下已经四分五裂、名存实亡的帝国撒手而去。

后世的史学家每每提起这位生不逢时的亡国之君都扼腕叹息不已,假如没有这三年的顽强抵抗,拖住可可尔几十万精锐骑兵,玄黄大地必将全土沦丧,假如没有天佑与秦城等苦苦支撑,这座大厦怕也早就倒塌了。可历史就是历史,叔家王朝毕竟亡于天佑之手,亡国之君这顶帽子却是无法摘掉的。

当汴梁守军白服白巾迎战攻城军队的时候,可可尔得知了天佑升天的消息,下令停止进攻三天给予汴梁城考虑投降,答应保证城内军民生命安全,否则城破之日必将屠城!

此时的汴梁城分成了两派,以陆伯明为代表文官要求重立新君,否则就开城投降,免得生灵涂炭;以秦城为代表的武官派则坚持遵照天佑遗嘱,暂时不立新君,主张坚守到底!最后当然还是掌握枪杆子的武官派占了上风。

三天时间一过,可可尔一怒之下决心彻底毁掉这座东方名城,不顾伤亡的发动了最猛烈的攻击,并一度攻占了汴梁城第三道围墙的大部分,在最危急的时候,寒必从组织了三千敢死队,冲上城头与敌肉搏,负伤十余处仍死战不退,最后在使出了寒家枪最具威力的一招“天地俱焚”后,逼退了敌军,自己也昏厥了过去,手下的将士乘此机会将敌人再次赶出了城外。汴梁城的攻守双方至此都已精疲力竭,战事又成胶着状态。

汴梁城外,可可尔汗中军大帐内。

“大汗,这是刚收到的,看来那件事情确实属实。”军师耶律齐呈给可可尔一封已经开启了的密函。

可可尔看完这封密函,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大汗,要不我马上赶回都城。”耶律齐建议道。

“你回去又有什么用?继续佯攻汴梁,三日后回军济察里,另外通知燕平为大军准备粮草听候调派。”可可尔压抑着心内的狂怒,手中紧紧的捏着那封密函对耶律齐吩咐道。

“遵命。”

待耶律齐退了出去,可可尔汗再也憋不住心头的怒火,“啪”的一声,一巴掌将身旁的案几拍的粉碎,口中恨恨的骂道:“混蛋。”

可可尔做梦也没想到大王子齐格竟然真的会做出勾结大食帝国,意图谋反,分裂大草原之举。这次出兵南下,是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十多年才等到的良机,眼看大功告成,却不想后院起火,功亏一篑!他突然想起玄黄族人的一句老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忍不住喟然长叹,此一北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这样的机会了!可是形势却容不得自己犹豫,必须得马上赶回国内平叛。

此时金帐汗国的都城济察里,大王子齐格与大食帝国的秘密使节正式达成了一项交易:大食帝国全力支持齐格占据金帐汗国西部草原与父亲可可尔分庭抗礼,必要时派遣军队助战;齐格新建立的王朝承认原来与两国疆界有争议的地区按照大食帝国的意见划分,并将帝国最西部一块大约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茂密草原割让给大食。

签完字的大王子齐格心中暗暗的对父亲可可尔说道:“不要怪齐格不忠,是你先不仁不义,我早知道你将来会那汗位传给最喜爱的名都,哼!”

齐格乃大王妃所生。这位大王妃是可可尔年轻时从别的部落抢来的有夫之妇,随即改嫁给可可尔,第二年便生下齐格,许多人都说大王妃被抢来时已有身孕,不知是真是假。

这会的济察里已经是人心惶惶了,忠于大王子的军队已经完全掌握了都城,并逮捕了那些不愿意跟随齐格建立新王朝的官员,软禁了可可尔的其他王妃。一些摇摆不定的官员和军队将领也被迫向齐格表示了效忠。在齐格的命令下,切断了和可可尔南下大军任何联系,当然包括后勤补给。并临时扩招军队,将原来的军力三十万扩充到了四十余万。

可可尔的突然北撤使各方面都措手不及,特别是汴梁城里更是乱做一团。外压不在,大臣们的对立情绪更加严重,主张马上拥立天佑年仅五岁的儿子继承帝位的大臣公开谴责秦城这是意图不轨,并说天佑帝的临终遗言是思维不清的时候留下的,不能算数,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连大将铭传也加入到陆伯明一派当中,而寒必从至今卧病在床,形势已朝着秦城无法控制的局面发展。

可可尔撤军十五日后,秦城对拥立幼主继位的事情委实难决。一方面他深知天佑的用心,希望此举能换来子孙的平安,五岁的幼儿在如今的大陆态势下继承帝位,后果是不言而喻的!另外一方面,天佑帝并没想到可可尔会突然撤军,如果他知道又该作出怎样的决断呢?陆伯明等提出的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并没有错,就算是个傀儡也是个象征!至少中央政权尚在,玄黄族当不至于马上陷入为争夺帝位的战乱之中,如今人心思稳,就连铭传这样的将领也明显地站在了拥立新君的阵营,自己坚持下去怕也未必挡得住啊!难道天佑皇帝这样做是自私了吗?自己完全遵照天佑的意思看来也是行不通的!

想到这里,秦天决定顺应人心,明日一早召集群臣宣布拥立新君。可没想到当天晚上对方已经等不及提前动手了,当铭传的城卫军冲入秦府的时候,他正在草拟继位诏书。看着冲进来的士兵,秦城什么也没说,只是要求不要累及他的家人,前来执行任务的将士对这位领导汴梁军民浴血抗战三年的监国宰相是相当敬重的,只是听到上司说秦城不愿拥立新君继位,这样将导致天下大乱,才心甘情愿执行任务的,所以对秦府的一草一木都没动。只不过天下早已大乱了,这些士兵哪里会想到这些呢!

据说陆伯明看到秦城草拟的继位诏书后,嘿嘿冷笑几声后撕了个粉碎。当寒必从听到这个消息想到阻止的时候也已经晚了,后来这位以枪术闻名全大陆的将军抱病拜访了多位朝中重臣希望解秦城之难,可结果令人失望。看来天佑皇帝陛下的遗言是很不得人心,也是根本不现实的啊。寒必从只好直言相告那些大臣不可伤害秦城性命,否则他绝不答应。这句话使得陆伯明一伙是又恨又怕,毕竟这个大将军在军中的威信无人可比。

后来许多人都说这是先帝为保存子孙后代的无奈之举,但他忽略了民意,连秦城也无辜受到牵连。所谓树倒猢狲散,那些大臣怎么可能让这颗大树倒下呢?不立新君,他们拿什么号令天下?将何去何从?他们还是哪家的大臣、找谁去领薪俸?所以秦城对天佑的忠诚根本无法阻挡这样的历史潮流,不过是天佑帝一厢情愿罢了。

正在陆伯明等人紧锣密鼓张罗新君登基大典的时候,又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传来了:西北何士岩的主力部队已秘密兵出大散关,直奔汴梁而来,不日将到。

原来可可尔在决定撤军的同时,通告了何、马二人金帐汗国将马上撤退的消息,并命令大散关守军撤退并将关卡交由何士岩部,条件是换取一定的粮草。这是可可尔的军师耶律齐想出的一招狠棋,因为只有何、马的农民起义军才打的是推翻叔家王朝的旗号,其余地方势力大部分仍然承认汴梁城的中央政权地位,所以他们引何、马前来填补金国大军撤退后的空白,这样玄黄大地必将在短时间内还来不及喘息就将重燃战火,为将来布局,不可谓不毒啊!

何士岩与马金星二人商议后,虽然也判断可可尔不是安的什么好心,但还是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一方面其他势力尚未得到这个消息,一定来不及应付这突然的变化,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二来汴梁城内经过三年的围困,早已不堪再战,况且天佑已死,群龙无首,必定能一举拿下;三来可可尔自家后院起火,短时间内只能固守燕平等战略要地,不会牵制我军。西川常礼路途遥远,公孙无成与袁霄近年来因争地盘早已势同水火,一旦我们打倒这个叔家王朝的象征,那么各路义军就会纷纷归附,其他地方势力再个个击破,天下可得亦。这便是何、马二人的如意算盘。所以他们一方面准备出兵汴梁的时候,另外派谴特使往西川示好,希望两家能和平共处。

远在西川的常天等从正规渠道得知这些消息的时候,何士岩的军队已经出了大散关,进逼汴梁了。何士岩的使者也到达了漳州拜见常礼并说明来意,常大都督答复说:“而今西川军政皆由常天打理。”打发使者去找常天。而常天却称病闭门谢客,把个西北来的客人晾了起来。

漳州城,安西大都督府。常礼、常天、刘基、樊化、范幼冲等人也为这突发其来的变化在商量对策。众人在是否与何士岩联盟的问题上意见一致,那就是:绝不能与何、马二人达成任何书面协议,原因一是此二人勾结金帐汗国,二是至今西川仍然遵从汴梁城的正统地位,这与何、马是水火不容的。既然不可能联盟,那么对何、马军队进逼汴梁就必须有所态度,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众人围绕这个问题议论了整整半天还是没能形成统一意见,因为即使现在决定援救汴梁,时间上恐怕也来不及了。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西川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如果再过几年,实力将会成几倍增长,要是现在就出兵与各种势力纠缠,会大大延缓经济的发展,一旦与何士岩等交恶,西川和西北及大陆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就会因此中断,何、马的军队想进攻西川因地势原因不容易,但同样西川要进西北也困难重重。常天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迟迟犹豫不决。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晚上也没得出决定性的意见,最后的结果只是先声援一下汴梁,谴责何、马二人勾结外寇乘火打劫而已。

公孙无成和袁霄二人的地盘划分经多次争执和小规模交战后基本以洪河为界双方陈兵对峙。在接到汴梁请求支援的公文前,他们都已提前几天知道了何、马军的意图,两人肚子里都各打各的主意,一方面他们虽然惧怕可可尔的翼龙大军,但对何、马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是不怎么担心的,如果援救汴梁机会得当,说不定可以一举控制中央政权号令天下;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万一自己这方面首先成为何士岩的进攻目标,那么在军力上相比还是处于劣势,对方怎么也号称是五十万大军啊!而且就算能打败对方,自己实力也会大大受损,岂不是让渔翁得利了!尤其是公孙无成对二年多前那次勤王之战,至今记忆犹新,对袁霄这个老滑头能否真正联合行动根本不抱任何希望。况且汴梁城至今仍有二十万精锐之师,实力并不弱,自己最后捞到的好处也有限。

这两家勤王军主力就这样各怀鬼胎的出兵了,好笑的是两家每天最多只走三十里,然后看对方到了哪里再决定明天走多少,谁也不肯先行与何士岩撞上。就在公孙无成与袁霄磨磨蹭蹭距离汴梁还有四百里以上距离时,何士岩军因为可可儿的突然撤退,大散关到汴梁之间实际已成真空地带,一路毫无阻拦的来到了汴梁城下,两人听说后竟然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前进,过后还互相责问起来。

荆州方面的唐越清与蔡饶早已接到汴梁要求增援的文告,可西川方面却迟迟没有命令过来,因此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各方彼此顾忌,盘算得失之际。汴梁守将铭传犯了个不可饶恕的错误。说起此人,打起仗来不能说不勇猛,也有比较丰富的战争经验,只是心胸比较狭隘,军中资历比寒必从还老,所以一直不满意寒必从位置在己之上,认为寒不过是沾了祖宗的光,这次因为站在陆伯明等一边,终于被提拔到大将军的位置,并代替秦、寒二人担任守城总指挥。他盘算着能打一仗让世人看看自己的能力,并不是靠政治投机上到现在这个位置的,就要求乘何士岩军远道而来夜袭敌营,陆伯明等大臣对军事都是门外汉,也只好听他的。

当时在城外的何士岩军确实因为长途奔袭,人骑疲惫,而且尚有一半的军队在路上未能到达指定位置,所以当天并未对汴梁形成完全包围的态势,可以说鸣传选择的时机是不错的,可惜他低估了对方军师马金星的大脑。马金星原本西北世家子弟,自幼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尤其擅长军事谋略,处事果断、狠辣,当他一看出张成胸无大志,辅佐无望之后就马上背叛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张成,可见此人作风。

汴梁城里早就有何、马二人派进的细作将鸣传军队的一些动向用飞鸽传递了过去,马金星根据城内军队调动的蛛丝马迹马上判断出可能被夜袭的可能性及大概的方位,当天傍晚与何士岩商议后立即做了妥善布置。

这次夜袭使得鸣传带出去的十多万军力几乎损失殆尽,本人被击毙。后果是汴梁空有坚壁高垒,却无守城之兵,更要命的是军无主帅,人心惶惶。陆伯明等无奈之下请仍未病愈的寒必从重新出山,寒必从只提了一个要求,陆伯明等人只好放了秦城,但仍将他软禁在秦府。

过后的几天,何、马二人料定城内军力已严重不足,采取了遍地开花的策略,从四面八方利用优势兵力强攻,而寒必从只能充当救火队员,哪里危急就赶到哪里,就在他因伤势和疲乏再次昏倒在地的时候,何士岩手下的大将张敏率先突破了汴梁第三道主力城墙。

等到寒必从醒来的时候,他已经在汴梁城外五十里处了。是身边对主帅忠诚不渝的亲兵们最后救了他,当寒必从得知汴梁已陷落,看看身边衣杉残破、伤痕累累的几百亲兵,凄然泪下。

大陆历1147年4月12日午,玄黄帝国与金帐汗国抗争三年未破的都城汴梁,仅仅几日时间陷入了何、马二人之手,公孙无成、袁霄惶恐,常天等人震惊,可可尔懊悔。西方大陆的国家疑惑,难道诺大的东方强国就这样彻底灭亡了?

城破之后的汴梁哀鸿遍野,何士岩下令屠杀所有玄黄帝国不肯归顺的官员和未及时逃跑的豪强、地主甚至富商,最忠实执行这一命令的是大将张敏,马金星想要阻止却没人听他的。据不完全统计,汴梁城被攻陷后的三天时间内,死亡人数接近二十万,许多都是无辜的百姓,因阻挡士兵抢劫自己那点可怜的财产而惨遭杀害。

当几百名叔家子孙被押解到何士岩面前时,当然包括那位刚刚继承帝位还未也从未得到世人认可的五岁孩子。这位在宁川曾屠杀自己十万人的农民起义领袖,仅仅做了一个手势,叔家一族几乎就从历史上完全消失了!

一直到第四天,在马金星不断的催促下,何士岩才开始收拢部下,此时的汴梁已是尸积如山、到处残桓断壁了。

何士岩与张成一样都是佃农出身,因此对叔家王朝的达官贵人有着深刻的仇恨,有了这么好报复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呢。

汴梁屠杀之惨烈大大违背了马金星的本意,他做梦也没想到除掉了没有大志的张成,辅佐起来的何士岩更是鼠目寸光之辈,真是后悔莫及!

何士岩军的杀戮使得叔家王朝彻底灭亡,忠于这个王朝的大臣被斩杀殆尽,秦城在城破之际选择了悬梁自尽,并放火烧毁了整个秦府;陆伯明等被凌迟处死;最惨的是大学士陈修,马金星素知此人忠义耿直、学贯古今,是天佑朝清流派的领袖,就想招揽到己方阵营,不曾想陈修不仅不肯归顺,而且骂得他体无全肤,这还罢了,当何士岩亲自前去劝降,他根本不理,连话都不搭,竟然宁愿对着墙壁讲话,如此蔑视之举彻底惹恼了何士岩。何吩咐手下摆上油锅,最后询问陈修到底是降还是不降,此老一口痰吐到何士岩脸上后,自己纵身跳入了油锅~~~~~~~~~~,马金星知道后懊悔不已,明白这下又把全天下的读书人得罪光了!

城破后的第五日夜,原玄黄帝国宰相府,如今已是一片瓦砾,一名五十开外的女人颤抖着身躯,已经满是鲜血的双手无助的在瓦砾上拼命地刨着,可以看到她蒙着面部的黑巾早已被泪水侵湿,不知道过了多久,握着一根白骨的她终于难以负荷如此的伤痛眩晕在地,手下的弟子忙负着她急急离去了。

此后何士岩与马金星接连遭到袭击,据说全部是川中娥眉弟子所为,其中何士岩曾被一年纪五十以上的妇人一剑穿腹,只是他命不该绝,竟然活了过来。

公孙无成与袁霄做梦也没想到几天时间汴梁便易了手,更听说何士岩军的所作所为后,两家很快建立了攻守同盟,并派使往西川与东北黑云将军等处,请求天下诸侯共同围剿何士岩。

消息传到西川,刘基说了一句话:“惨绝人寰,历朝历代的更替惟有此次最干净、最彻底。”

“是啊,真够狠的,连女人都不留下一个。那我们怎么办?”樊化插了一句。

“说到狠,还是可可尔狠,这样一来玄黄大地各方势力连名义上效忠的对象都没有了,还不成为一盘散沙,你争我夺?”常天嘴里没说,心里这么想。

“我看是时候了,绝不能让何、马二人坐大,站稳脚跟!”范幼冲站起身说道。

“何士岩杀戮太重,而且手段过于狠辣,天下必群起而攻之,眼下虽然看起来人多势众,但大部分都是没有受到正规训练的农民,战斗力并不很强,能几天内拿下汴梁,那是可可尔之功,加上铭传的愚蠢!大都督,属下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刘基赞成范幼冲的意见。

“要是再给我两年时间就好了。”常天暗暗想道。

常礼看了一眼常天。常天知道父亲的意思是要自己表态了,打开折扇轻轻地摇了摇,问道:“那我们是走哪条线路呢?”

众人没想到常天有此一问,因为大家心里一直都想着从荆州出兵,哪里还有第二条线路?还是范幼冲反映最快,明白了常天的意思,说道:“可是北上路途更加遥远,而且关卡重重,再说西北贫瘠之地,取之无益啊!如果两路进兵,兵力有限也不允许。”

哦,原来如此,大家这会才明白常天是想抄何士岩的老窝!

“不然,我军若兵出荆州,配合公孙无成、袁霄固然可一举击败何、马二人,但何、马如退守汴梁不战,那不就变成第二次汴梁攻围战?而且此二人一见形势不妙,便退回西北,扼守大散关,其奈他何!我看马金星这人不简单,况且如果能取得西北诸省,便可打开通往西方各国的通道,与西川连成一片,不再受人挟制,益处可也不小啊。”

“怎么打我都没意见。如今天下大乱,玄黄无主,属下斗胆请大都督称王,好让众将士建功立业、效命疆场。”樊化说完朝常礼跪地请求。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我常礼怎可做此事,樊将军快请起。”常礼没想到属下这么快就提出这样的事情,急忙上前拉起樊化。

“属下认为不可操之过急,时机未到啊!谁若此时称王,必将受到各方的合力打压!缓缓才妥。”还是刘基老成谋国。

“我看还是决定眼下我们该怎么做吧。”常天把话头插开了去。

大家又开始议论北上取西北的可能性,最后决定按照常天的提议:出兵西北,直捣宁川,命荆州唐越清与蔡饶严守荆州,必要时对何部进行牵制。

就在西川筹划停当,大军准备开拔北上的时候,从荆州方向传来了噩耗:荆州落入何、马二人之手。这个消息传到漳州,震惊了包括常天在内的所有人,不得不暂时终止了北伐,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并急令凤鸣关守将王佐密切留意敌军偷袭。

直到唐越清领着残余的几千兵将回到西川,常天等才知道整个事情的真相。

原来宋轮逃脱后并未走远,而是在汴梁与荆州之间潜伏了下来,等到汴梁被何部所破,感觉时机已到,便投奔了何、马二人,并献上取荆州之策。马金星在听完宋轮的整个计划后,高兴得哈哈大笑,对何士岩说道:“这是天意使将军取荆州,常家父子根本料想不到,可速速按计策行事。另外立即通知西北方面封锁西川北上通道”

本来何士岩还担忧这样做树敌太多,因为公孙无成与袁霄已建立攻守同盟,再惹西川怕是吃不消。不过马金星提供的一个消息彻底打消了何的顾虑。

宋轮见何、马二人同意取荆州,高兴万分,立即派武功高强的爱妾如花及心腹手下潜入荆州联络原来忠诚于他的部下为内应,想那宋轮经营荆州多年,果真联系到不少人,其中包括了荆州水陆两军的众多将领。另外何部还派出一队士兵扮做汴梁败兵骗入了荆州城内,在城里因为得到宋轮已策反将领的保护,得以顺利过关潜伏下来。

这边何士岩派大将张敏夜行昼伏先领万多精兵分成上百个小队便装而行,偷偷赶到了荆州附近隐藏,自领十万大军随后支援,马金星则留守汴梁。

唐越清本来也听到一些风声,不过因为证据不足,只得暗中监视。蔡饶却根本不相信手下会叛变自己。直到城内的内应打开城门,水军哗变,宋轮亲自向旧属喊话,唐、蔡二人都没想到敌军的偷袭会如此之快,更没想到的是荆州守军大部已倒向宋轮,剩余的兵士在宋轮及其心腹的心理攻势下,迅速瓦解,纷纷放下了兵器,根本连点象样的战斗都没有,只有常家父子临走时留给越清的二万军队还抵抗了一下。越清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率剩余的万多兵众拼命突围出城,一路边打边走,待逃出荆州范围的时候手下才剩三千多兵士了!而蔡饶深感辜负了常天的信任,自刎身亡,水军统领张琨被俘后,被宋轮所杀。

看着伏地请罪的越清,常天又细细的将整个事变经过思考了一番,拉起唐越清,自责的说道:“此事不全怪唐兄,我也有责任,当时收降宋轮旧部的时候甄别不够,再说主要兵权不在你手。”越清连说:“惭愧、惭愧。”

现在是否还继续出兵西北,大家分歧很大,最后还是常天的分析说服了大家,他认为:荆州不失,则出川通道尚在,荆州一失,西川就成了聋子、瞎子,对外联系的渠道已完全掌握在何、马之手,从战略上非常被动,现在等于是被围困在这个盆地之内,所以,现在要么再取荆州,要么取西北,二者必居其一。若取荆州,地理条件非常不利,顺洪河而下大军无立足之处,出鸣凤关更不现实,而且违背了打通往西方国家贸易通道的基本战略。因此,西北必取!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