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骑射神话的终结(中)
作者:赫尔曼’s秘密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06

这个使者一身蒙古人的穿着,脸上也如同其他蒙古人一样粗糙的皮肤上的皱纹写满了对草原风霜的映像。而他的相貌,却又没有蒙古人特有的扁平圆脸小眼睛单眼皮低鼻梁。倒是面目圆润许多,端端是汉人模样。看样子,或许是明末或者什么时候被掠劫到草原上的汉人后代,可惜天长日久了,竟然奴性深重,特别是这种有地位的奴才,对奴隶主就是最为衷心的。

李满江有心羞辱激怒蒙古王爷,以使蒙古大军能够在受到损失的同时却不退却,至少坚持到王尔德率队赶到。

因此他不待这使者开口先是断喝了一句:“好胆!”

周围近卫早得了李满江的吩咐,立刻就跟着一声齐喝:“好胆!”

下面的义勇军士兵们也跟着一声齐喝:“好胆!”

起初还有点杂乱,三两遍之后,由于有着军官的指挥,竟然是千人齐喝,其声果然震耳欲聋,惊得那使者的马一撅蹄,把他从马背上甩了下来。

立刻有义勇军士兵跑过去,把这个狼狈不堪的,早把不可一世洋洋得意的威风丢到了东辽河中去了的使者架到了李满江面前。

李满江也不让他说话,却漫不经心的说:“哎呀也,今日竟然忘了练枪。”

于是让卫兵找了根没用上的松木棒插在地上做成了根木头桩子,然后把这使者绑在柱子上,他头上戴的,镶嵌着几个粗糙玉石的皮帽子被摘了下来,挂到了仅仅比被绑在木桩杀上的使者高出一尺距离的木桩顶上。然后在那使者惶恐绝望的眼神中对他鼻子里哼出的呜呜求饶声充耳不闻(嘴巴被破布堵着),对他泪流满面拼命摇着的头视而不见,离开五米抽出了别在腰间的精致手铳,一板一眼的按照义勇军步兵操典里的规定,如同一个新兵一般,拿出了腰带上弹药皮袋里装着的用细薄鹿皮包裹得浑,圆细致的子弹,撕开,在药池倒入一点引火药然后把铅弹连同鹿皮一起塞进枪膛,用通条紧了紧,从容的眯着左眼,右手持枪瞄准。

“砰”,枪响了,挂在木桩顶上的皮帽跳动了一下,手铳枪口射出的铅弹准确的在皮帽上穿出一个洞之后,嵌入了湿润的木桩里。而帽子下面的使者,这时候已经是汗流如浆涌,汗珠从他的额头顺着脸颊的起伏流下来,刚刚一上午骑行赶路中沾上的尘土和着汗水,在他脸上画出了似地纹路。

“呼!”这使者心理送了一口气,心中感谢着菩萨保佑,活佛庇护。

“好枪法!司令好枪法!”周围的义勇军将士们纷纷赞扬道。

李满江似乎不太满意的摇摇头,竟然倒退五步,重新装弹瞄准起来。

然后在这个距离上一直打了五枪,直到把那使者的皮帽子打的满是窟窿,那使者更是早已经屁滚尿流,下身湿透了。

李满江这才让人把他放了下来,重新把他两手绑在肩上的一根横着的木棍,又把一张缴获的蒙古步弓挂到他背上,这才将他放在马上,放了回去。

果然没一会儿,远处的蒙古马队就骚动起来,蒙古人虽然被满清种种限制,蒙古王公们本身也不读汉书,学汉字,可是手下却也有那么一些人能看明白这简单的哑谜中的羞辱之一。

其实很简单,人上一横为大,背弓为夷。这科尔沁王爷派出个使者来本是想在数量对比一目了然的情况,给李满江施加更大的压力,要是能够把李满江吓得投降了,那自然是更好了。即便是不投降,通过这个精通汉语爷爷曾经当过明朝的秀才的机灵奴才的恐吓,也能加大义勇军的压力,让蒙古的巴图鲁们在进攻的时候,能够更加轻松的。

谁知道李满江竟然不顾礼节(虽然换做那位蒙古王爷他也不会遵守,但是这应该一点也不妨碍他怨恨别人做和自己同样的选择,人类的劣根性嘛!),对使者大肆羞辱,甚至还通过使者讽刺自己是蛮夷。在某个同样有些文化的汉人奴才吞吞吐吐的翻译下,科尔沁王爷的怒气果然一下就满了一百。

然后李满江如愿以偿的迎来了蒙古“铁骑”的攻击。

先与蒙古骑兵遭遇的是位于东面的周青阵地。

周青也是义勇军老人,做事谨慎却不缺乏果断,因此,李满江放心的让他的带领第二步兵队半数的步兵(约4oo人)防守东辽河俺的东面阵线,他同时也肩负着掩护他前面堑壕里的三百余名精锐老兵以及身后12门火炮和他们的弹药炮车构筑成的炮兵阵地。

如果仅仅从骑兵的阵型的密集程度以及行动度来说,蒙古骑兵果然不愧铁骑的称号,过2ooo名穿着皮袍,骑着相对高头大马,口中五里哇啦吼着莫名意义的口号的蒙古牧民哦不对是蒙古勇士,被停留在几里外的阵地上的王公们仅仅用旗帜上下挥舞了几下,除了马蹄隆隆声以及蒙古骑兵们粗野的喊叫声,根本没有任何军官和命令的迹象。

这些骑兵的度是如此之快,同时由于他们飘忽的移动轨迹,以至于炮兵阵地上的12门六磅火炮甚至来不及瞄准的匆忙射一轮,只给这支蒙古兵造成了几十人的轻微伤亡就让他们冲到周青阵前五十米左右的距离。

随即蒙古人驻马停在原地,拿出弓箭向五十米之外的义勇军展开了漫射。之所以没有直接冲击根本没有着甲的红衣义勇军只有3排的单薄阵线,一方面是因为阵地前的木栅栏和堑壕,一方面则是因为直到蒙古人冲到5o米左右的时候,对面的红衣士兵们的阵型仍然没有生骚动和松散,安装士兵们枪口闪亮着寒光的刺刀告诉蒙古人,这是一直训练有素的步兵。

因此他们才拿出了古老的骑——射战术,试图通过远距离的漫射来扰乱义勇军的阵型从中找到薄弱处的攻击机会,一举冲垮义勇军。

可惜这些隔着五十米远用骑弓射出的软绵绵的箭支不仅没有给义勇军带来任何麻烦,反而给蒙古骑士们带来了坚决的反击。

堑壕里的散兵,排好队形的新嫩义勇军,以后后面终于重新装好弹药,瞄准了目标的炮兵们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开火了。

蒙古骑兵遭到重创,阵列里最前面的一群人几乎无一生还。而来自堑壕里的子弹,更是让蒙古骑兵中的巴图鲁损失惨重。

这三百人,大部分是来自于跟随李满江多年的老兵之中,其余的的一些,则是在数次的训练和实战中表现出了相当的射击天赋的优秀士兵。他们被召集起来,新兵手中原本批量化生产,质量只能说合格的普通燧枪,被换成了每一个零件都是由义勇谷里的大师傅精心制作而成的精致火枪,而包裹铅弹和火药的厚纸,也变成了柔软的丝绸甚至是细轻薄的小鹿皮。(丝绸和鹿皮都是用来增加枪膛的气密性,从而增加子弹的射程的)

这些每一只都造价昂贵,放到欧洲去也是各个军官的收藏品的武器是在五年里一点点积攒下来的,这次就派上了用场。

这支部队,是李满江仿造英国人的猎兵组建的,猎兵可以说是狙击手的雏形。英国猎兵使用线膛枪,可惜由于米尼弹没有明,每一次设计都需要用小锤子把略微打过枪支口径的铅弹敲进枪膛射,导致了虽然有着更高的命中率,射却低得指。而掌握着米尼弹制造技术的李满江,却没有在短短五年的技术积累中摸索出膛线的制造方法,因此不得不使用这种昂贵的精制滑膛枪来提高射程和命中率。

这些神枪手们在射击的时候,特意瞄准了蒙古人中的那些穿着盔甲而不是油腻的皮袍,拿着雪亮腰刀而不是锈迹斑斑的铁尺的一看就像军官的人。

实际上这些并不是军官,而是蒙古人中的勇士。由于蒙古人的生产力落后,甚至不能自产铁器,使得盔甲和优质武器都是稀缺品,对于蒙古人来说,如果不是王公子弟和亲信,那么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勇武在战斗中缴获,而拥有这些战利品的人,通常也在普通牧民中有着更高的威望,在进攻当中起着带头作用,虽然不能号施令,缺页起到了相当部分的军官的作用。

在勇敢者和非勇敢者都意外大量死亡之后,没有军官主心骨的蒙古马队一阵慌乱,转身退回了远处的王旗所在。

另一边,情势就显得有些危急。

在东面2ooo余蒙古骑兵进攻周青阵地的时候,另一只更多的蒙古部队,则在围攻李满江和军旗所在的方阵。

其实义勇军的军旗只是军队存在的象征,而不具有指挥部队的职能,义勇军的指挥吗,更多是靠传令官传达作战要求,再由基层军官根据命令执行,由于这需要军官的军事素养,因此不是封建军队甚至奴隶军队能够玩转的。

蒙古人为了取得胜利,选择了向军旗代表的李满江所在阵地进攻。

由于缺少炮火和堑壕的掩护,李满江把他这一方的1ooo多名士兵组成了空心圆阵,自己带着一队近卫军居中指挥(当然,军乐队也在中间),并作为机动力量支援,其余的士兵按照各自的分队所属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围绕着李满江,结成了一个正面着蒙古人方向列纵深,背对着蒙古人一面只有薄薄一列士兵的空心圆阵,面对蒙古人派出的过3ooo人的骑兵的围攻。

今天出门办事,回来晚了点。还好没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