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四兄弟
作者:贺兰拓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27

建隆三年五月下旬,皇上下旨封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将军的次子石保吉,义成军节度使韩令坤将军的长子韩崇训,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将军的长子王承衍为承信郎,陪同皇子武功郡王赵德昭读书练骑射。

见皇上同意了他的要求,赵德昭心里兴奋起来,终于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步。自己的府邸修好了,赵德昭就把周薇和喜绿从窦仪府里接了过来。而周薇和喜绿到了此时才知道原来家里的下人周全竟然是大宋的皇子。这样的身份转变让她们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幸好赵德昭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关爱,让她减轻了离开家人的痛楚。而赵德昭又在苦恼自己应该怎么向赵匡胤说周薇的事情了。

因为那三个伴读都是武将世家,赵德昭担心自己武艺太差而失了面子,所以在等待他们的时间里每日跟随岳倾武苦练,岳倾武的招式也一点一点的都传给了赵德昭,对于赵德昭的勤奋,他很是高兴,但是见到赵德昭拔苗助长式的练习却有了不同意见,他说一个人的武艺除了靠自己勤加练习外,还需要经过实战的磨练才能取得进步,如果能经过战场的千锤百炼那自然更能精进千里,之后又拿大唐武将之首的秦琼秦叔宝来教育赵德昭,说秦琼自小在家中练习祖传的武艺,只是经过了捕快生涯才得到提高,更是经历了无数战争终于大成。

赵德昭听了认为很有道理,所以每日早晨练习体力和力量,晚间练习招式,有时岳倾武见他练得兴起,也能下场和赵德昭对练一场,然而赵德昭虽然勤奋,毕竟时间有限,所以在实战的运用上就差多了。岳倾武只能以狼吞虎咽、缺少灵活等字眼评价。

时间就这样过去,终于等来了他们三人的到来。先到的是韩崇训,因为他父亲韩令坤与赵匡胤从小长大,所以接到圣旨没有一点耽搁就让他带着四个下人快马赶来。韩崇训比赵德昭小两岁,虽然一路辛苦赶路但是仍然难掩其俊秀的样子,如果梳洗打扮后肯定更像是一个书生。第二个来的是三人中距离汴京最远的王承衍,后面跟着四个虎背熊腰的家将,看上去风尘仆仆的样子,一路上肯定没少喝春风。王承衍身体很壮,因为他的父亲的防御地接近契丹的缘故,估计他肯定自小勤练武艺才能有如今的雄壮。最后来的是距离最近的石保吉,大家本来感到奇怪他为什么来的这么晚,但是当他到门口的时候,大家终于明白了。石保吉身体高大,略胖,不愧是开过第一武将石守信的儿子,但是让人瞠目的是他的身后不仅有八个大汉,还有两个老婆子和四个丫鬟。看得最先赶到的王承衍非常不甘心,早知道就在路上欣赏欣赏风景,游览游览山河了,比起这个石胖子(和他自己比),他真的算是个傻瓜了。

赵德昭安排他们住好后就带着三人入宫觐见皇上,在皇上的勉励下跟着赵德昭出了宫。虽然赵德昭是皇子,但是四人父亲当然都是从士卒就交好,一直到如今各自的显赫地位,再加上他们年纪相差不多,更是交友的大好年纪,所以很快就相熟了。相熟后石保吉就开始埋怨起赵德昭了:在家中除了母亲他就是老大,在父亲的管辖内谁人不给他面子,如今在汴京,他只能算是个孩子,很多想做的事情都不能做。听的赵德昭连声赔礼,韩崇训却打趣他如果不来汴京,常此以往下去,他的肚子必然比寺里的弥勒佛的肚子还要大了。王承衍只是用手擦拭着手中的大刀没有说话,和岳倾武倒是很相似。

天未亮,岳倾武和王承衍就会首先练习武艺,赵德昭和韩崇训不用多久也会跟着练习,只有石保吉在听到外面下人的通报后才慢腾腾的起床梳洗,拖着铁枪边打呵欠边进入演武场,一板一眼的练起来,动作笨拙,神情呆滞,王承衍会很看不起的在他眼皮底下把大刀舞的虎虎生风,刀锋凛冽让人不寒而栗,连岳倾武都忍不住要和他比试。韩崇训会在旁边摇头晃脑的欣赏着他俩的动作,时而会评价一下,俨然一副武学大师的模样。只有岳倾武看了石保吉的练习后常常会深思,觉得他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好像省略了很多花架子,虽然不中看但是很实用。赵德昭有一次听见了岳倾武的评价,就常常在想难道这个石胖子是在扮猪吃老虎?但是不管怎样,他自己的武艺却是四人中最差的,就连看上去比较像书生的韩崇训认真起来,手里那把亮银枪却也能似蟒蛇出洞灵活多变,深沉有力,连王承衍有时也不得不佩服起来。

窦仪下了早朝通常就会直接过来教他们经史。窦仪虽然是参知政事,名为宰相,但此时的参知政事只是副职,协助宰相处理日常事务而已,并没有多大的职权,再加上有赵普在,窦仪乐的轻闲,每日里到赵德昭府上授课反而是一件高兴轻松的事情,看着眼前四个生机勃勃的少年,窦仪觉得连自己都慢慢变的年轻起来。此时赵德昭和韩崇训是如鱼得水,听着窦仪的讲课,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王承衍和石保吉却是辛苦异常,唯有此时王承衍才不会觉得石保吉有辱十大节度使的威名。

下午是他们最快乐的日子,石保吉和韩崇训会不断的劝说赵德昭和王承衍一起出去浏览汴京城的。此时的汴京已经是中原最大的城市,世界各地的商贾都汇集此地,南来北往的商客不计其数,茶馆里天南地北的音调已经成为吸引茶客的最大因素。韩崇训喜欢看山玩水游古刹,石保吉却喜欢汴京城里的小吃美食,若不是忌惮王承衍的严肃和赵德昭的身份,估计他早就带着他们去汴京的青楼里寻欢作乐了。想着自己在汴京的“苦”日子,只有看着身边四个姿色不错的丫鬟时,他才觉得家里把他管的很是严厉的娘亲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好人。

说起来石保吉、韩崇训和王承衍三个人才算是真正的世家子弟,王承衍的坚毅果决,韩崇训的机智谦逊,石保吉的风趣幽默,世家子弟的不凡气度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赵德昭。如果说身在南唐时的他心里面还保留着前世的影子,如今的他在窦仪和身边三个伙伴的耳濡目染下脱去了往日的青涩,开始渐渐展示出与其身份暗合的气质来。

六月中,皇上传召让归德军节度使石守信、义成军节度使韩令坤、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武信军节度使张令铎、建雄军节度使赵彦徽等从各自的辖制区回汴京议事。汴京的六百里加急从汴京城的四门纷纷离去,急速的快马让年长的人们嘀咕着不知道又要发生什么事情?而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仍然如往常般活动,生活仍宛如平常一般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