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来护儿伏击过羊岭,杨玄感命丧葭芦戍
作者:兰陵王妃孝瑾      更新:2019-09-06 02:38      字数:3895

〖隋·弘农〗

(中军大帐)

李密极力地反对与隋军交战,杨玄感心中为难地踌躇不定。

此时又有探马来报“报,屈突通命屈突盖为先锋,正在加快行军速度朝我们而来。”

杨玄感闻言双手紧握成拳,一锤桌案言道“成败就在此一举,宁可决战不愿逃亡。”

“主公不可决战。”

李密的话,杨玄感丝毫不放在心上。李密一看劝不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跟随杨玄感点齐兵马迎战屈突通兄弟。

叛军大营外,造反的官军和跟随的百姓,一个个吃的酒足饭饱后,列阵于营前。

杨玄感立马于阵前,等了没多久便见屈突通、屈突盖兄弟二人统率五万精兵蜂拥而来。两军列阵连绵几十里,旌旗招展,空气中弥漫着杀气极为凝重。

屈突通也是一位久经战阵的大将,他摆好阵势后仔细眺望了一下叛军的阵势“看来虽有不少的官军,但还是造反的百姓占了多数。且兵器各异,刀枪木棒,铜棍船桨,混杂不一。”

这支参差不齐的叛军,让屈突通的心中多少有了些底,于是他对杨玄感大声喝道“大胆逆贼杨玄感,竟敢煽动百姓,蛊惑民心,聚众造反,可知罪否?”

杨玄感答道“哼!杨广无道,穷兵黩武,徭役繁重,人心尽失,我乃替天行道,何罪之有?”

屈突通回道“假借起义,惑乱百姓,便是大罪;今日必灭汝威风!”

杨玄感闻言大笑道“人心所向,莫当儿戏。今日一战必载于青史。”

只见杨玄感一招手,战鼓击响。杨玄挺开口道“大哥,小弟愿取头功!”

“好,就由你出战!”

杨玄感催马出阵,官军之中的屈突盖提槊迎战。二人大战了十余回合,杨玄挺哪里是屈突盖的对手,被屈突盖一槊给挑下了战马。杨玄挺抱臂而逃,屈突通搭弓上箭,嗖的一声便射中了杨玄挺的后心窝。只听杨玄挺一声惨叫后便一命呜呼了。

杨玄感见自己的三弟阵亡,怒火冲天“拿命来!”催马提刀,直取屈突盖,要报这一箭之仇。

屈突盖也毫不示弱,两人大战一场,厮杀二十个回合还未分胜负,但杨玄感依旧不是屈突盖的对手,他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力。

杨玄感的二弟杨玄纵见情况不妙,大喝一声后,三军齐发冲向了官军。

屈突通见叛军杀来,也挥兵相向,霎时喊杀声震天,烽烟弥漫,刀光剑影。十几万人杀的昏天黑地,血如泉涌。

一场血战后,屈突通、屈突盖兄弟大获全胜,十万叛军死伤过半,杨玄感大败而退,脱离战场,只得另寻出路了。

一路之上,伤兵载道,士气全无,临阵脱逃的百姓更是四处皆是。

李密见骑在马上的杨玄感有些垂头丧气,催马快走了几步,赶上杨玄感谏言道“主公虽然大战失利,但尚有几万兵士,不如北上太行山,躲避官军。”

杨玄感说“我起兵反隋,胜败乃兵家常事。逃入山中,岂不如山贼土匪一般!玄感决不逃循山中。”

李密叹了一口气劝道“官军正盛,一路追击,难以退敌啊!”

两人正在商议时,杨玄感的七弟杨积善催马而来,汇报说“禀告兄长,来护儿已率兵由黄河渡口登岸,追击而来。”

李密还没开口杨玄感便开口道“来的正好啊!来护儿的水军千里而来肯定会疲惫。我们可以趁其疲惫,一举击之。”遂调转马头传令将士并命二弟杨玄纵、七弟杨积善二人为先锋,迎战来护儿。

(过羊岭)

公元613年七月二十六日,杨玄纵、杨积善二人领兵先行,沿山路前进,只见山上的石壁上刻着几个字“过羊岭”(今赋春镇东北方向),山野的草丛中荆棘横生。

杨玄纵看着“过羊岭”这三个字,不禁暗想道“我杨氏造反,此处便是过羊岭,定能助我翻过此山。”于是他对杨积善说“七弟,大哥他命你我二人前行,此山名曰‘过羊岭’,山名吉利,我们就由此进山吧。”

大队人马走进了‘过羊岭’,杨积善四处观瞧了一下劝道“我看此山险峻,不可再进。必须撤出。”

杨积善的话音未落,只听一阵落叶刮树枝声乱响,忽见四面伏兵四起,杨玄纵勒马喝道“不好,此山有伏兵!”

顷刻间,呼声大作,四面旌旗摇摆,正是来护儿的援军在此处埋伏。

来护儿手按宝剑,在山头大声喝令道“放箭!”

一声令下,四面箭弩如雨地射向叛军。山路狭窄叛军的队伍又长,顷刻间已一团混乱,死伤无数。

杨玄纵、杨积善匆忙撤退,杨玄纵反被随行的士兵挤入了人群。

来护儿见叛军大乱,提起大戟对将士喊道“剿灭叛贼,就在今日!”

来护儿麾下的将士一齐冲出,杀向山间,打得叛军抱头鼠窜,兵败如山倒。

杨玄感见前军大乱,只得慌忙传令撤兵。猛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六郎来整率骑兵从岔道冲出,叛军惊慌失措了起来,被战马冲击,队伍被截为两断,首尾难顾,又是一通厮杀。杨玄感再次大败而回,折损将士无数。

公元613年八月一日,杨玄感一路败退,不知走了多远,才见杨积善迎面催马赶来。

杨玄感问道“出了什么事,才让你们如此惊慌的?”

“大哥,咱们中了来护儿的埋伏了。”

“那你二哥玄纵何在?”

“撤退时太混乱了只怕此时二哥他非死即俘。”杨积善说道。

这时校尉萧睿赶来向杨玄感汇报说“启禀主公,前有来护儿阻路,后有卫文升出大兴,李渊出弘农,前后夹击我们,请主公定夺我们该怎么办。”

“啊?”杨玄感大声惊叹道“大事去矣。”

杨积善在一旁说道“来护儿已经堵住去路听说前方葭芦戍(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有路,还是先前往葭芦戍避难。”

事到如今,杨玄感觉得只好如此,于是众人调转马头,又往葭芦戍而去。

刚走没多远,又有探马来报“主公大事不好!卫文升麾下的大将阴世师率兵追来了。”

见杨玄感走投无路,李密抱拳道“主公大势已去,我与韦福嗣阻挡阴世师,主公快些逃命去吧。”

已经陷入绝望的杨玄感,沮丧的点了点头,与李密、韦福嗣道别后,杨玄感率残兵赶往葭芦戍。

(葭芦戍)

众多起义的百姓已无战心,沿途四散逃亡。

公元613年八月二十一日,杨玄感到了葭芦戍后看着自己剩下的兵马已寥寥无几,无精打采的他满脸疲惫的对杨积善道“事情失败了,我不能受人戳辱,汝可杀死我。”

杨积善闻言哭着说“眼下之计,大哥还是隐匿山林,以图日后东山再起吧。”

杨玄感拔出宝剑,交予杨积善,摇了摇头说道“兵败至此,只求一死。”

看着杨玄感那视死如归的眼神,杨积善抖着手接过宝剑,万般无奈之下杨积善含泪落剑,砍下杨玄感的人头。

杨玄感死后,杨积善拔剑自杀,自杀未遂的他被追兵擒获。朝廷各路兵马缉拿杨玄感造反的朋党,清剿余部。杨积善与杨玄感的尸首一起被官军押往洛阳。

〖隋·东都〗

公元613年八月二十二日,杨广的御驾返回东都洛阳。

西宫皇后高思琪、樊子盖等东都的大小官员纷纷出城迎接。虽然城外还有些交战后的落败,但是朝廷顺利平乱,得胜的喜悦已经冲去了晦气。

杨广一把将思琪抱在了怀里,看着她消瘦了的身形心疼不已地自责道“让思琪一度困守东都,都是朕和芸寒的过错。”

“陛下何必自责。今逢内忧外患,臣妾一介女流,即便万难之时也应与陛下与姐姐一心。”思琪回答说。

闻听此言,杨广大喜与两位皇后携手入城。

“陛下,芸寒先回乾阳殿等您。”

“好”

萧芸寒返回了自己的寝宫乾阳殿,而杨广则跟着思琪回凤仪殿。

(凤仪殿)

回到凤仪殿中,夫妻二人对坐着,杨广看着思琪说道“杨玄感举兵叛乱,一呼百应。声势浩大,着实可恨。早知今日,早就该杀了杨玄感一族。”

“臣妾到另有见解。”思琪看着杨广开口说“杨玄感振臂一呼,从乱者十万之多。百姓揭竿而起,可见民心所向。如今民心向背,陛下当以民为重,不可丢了民心。”

“嗯。”杨广闻言点了点头“思琪之言甚有道理。朕自有分寸。对了,时辰不早了,今日朕就先去乾阳殿了。过几天朕再好好陪你。”

“嗯,好。”

杨广听了高思琪之言,反复默念着走出了凤仪殿,又命宫人宣裴蕴、虞世基到乾阳殿觐见。

(乾阳殿)

裴蕴、虞世基得了旨意后便来到乾阳殿拜见天子和萧后。

杨广开口道“今日西宫皇后跟朕说,杨玄感振臂一呼从乱者虽有十万之多,但大多数的老百姓是受他蛊惑。不知者无罪。所以朕打算只将杨玄感的九族尽皆问罪。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萧芸寒心想“又是高思琪的谏言,我偏要唱反调。”于是冷冷地说“陛下,杨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臣妾今日才知天下人是何其多,人多则结伙为盗贼。依臣妾之见,若不尽诛,则后患无穷。”

裴蕴、虞世基、杨广三人一听萧皇后的话,互相看了一眼心中不禁打了个冷颤。三人心中暗想“萧皇后是怎么捉摸的,竟然抱怨百姓人多,着实荒唐。”

杨广开口劝说芸寒道“芸寒啊,无知百姓少说也有三万,且涉及的官军不下千人。牵扯之多,过于巨大,不宜妄动。”

“是啊,娘娘您的两个弟弟萧奕和萧睿也都牵扯其中。”

“陛下,火不灭则燎原;浪不止,则滔天啊!”萧芸寒继续道“萧奕反叛时,我听说思琪妹妹她做的很好,这次我要大义灭亲!”

杨广闻言突然大怒了起来,大手怒砸在书案上“哼!竟敢逼宫,给他们如此丰厚的待遇到让他们反了天了。朕要诏命十二道兵马,清剿天下匪患。”

裴蕴、虞世基二人见杨广被萧后说动且龙颜大怒,哪里还敢辩解,赶忙跪倒,连声称是,不敢再替百姓说话,只得遵旨照办。

公元613年八月二十四日,杨玄纵(斩首)、义阳太守杨玄奖(斩首)、杨民行(斩首)、杨积善(车裂)、韦福嗣、李子雄等人皆被处死。

因杨玄感造反而受牵连百姓人员众多,数目惊人,而大隋王朝不仅不宽待,反而对他们严查不惜。

从西京大兴(长安)到东都洛阳,百姓们哀声载道,民不聊生,被问罪斩首者不下三万人,流放千里者共六千多人,蒙冤者不计其数,一时之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