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章 淞沪之战 二
作者:高路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922

多时的阴雨天气终于在午夜里清朗起来。 夜空中虽然阴云散后,但由于是月初,天上没有月亮,视野所及仍然是一片昏暗,幸好在星辉之下,夜色中的景致大约可辨。

高旭下了明月号,走上与李元胤会面的地点。由于不让李元胤的身份曝露,高旭对于这次会面做了最高级别的保密,在深夜子时,约定在黄浦江畔、上海滩上的某个隐密-处。行走了三百年前的上海滩上,高旭已收拾初到之时的情怀。

为了保证高旭的安全,安排会面细节的邬含蓄不敢大意。但为了保密性,又不得不最大限度地减少护卫人员。不过,会面地点就在上海滩的滩涂上,停泊在江岸的明月号举目可见,要真是有了意外,援兵转眼即至。

在前方,邬含蓄领着情报处的几个精练干员在滩涂上开路,在后方是以丹泽尔为首的十数名黑奴卫队。高旭则是被护卫在中间,在他的身边,还有当初那个李元胤在嘉定城救下来的张氏女子。

这个张氏容貌清丽,大约是出身商家,帮衬过家族的生意,见过世面,行止不像小家碧玉一般楚楚生怜,眉间倒有点难得的果敢。想想也是,身为一个弱女子,能在嘉定屠城之中幸存下来,而且没有失去生活的勇气,也没有在高氏的护佑下安乐一生,而是筹借资金,独自开个小布店谋生,还接济了几个屠城之后幸存的嘉定孤儿,端的是自尊自强的性子。

那张氏期待地瞧了一下前方,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的思绪。说起来,那个李元胤当初虽然没有参加屠城,但身为嘉定屠城元凶李成栋的义子,他也难辞其咎。但这张氏蒙难时的贞节与性命都这他所救,这使得感恩之心与破家之恨交织地折磨着她。

在火把飘摇不明的光线下,神不守舍的张氏一脚踏空,差点绊倒。高旭见罢,下意识地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免得她摔一跤。接着高旭又想到男女授受不亲,如此拉了她一把,按明代礼制算是失礼。不过,那张氏倒没有一般女子的扭捏,站稳身形之后,落落大方向高旭行了一礼,道:“谢谢高大少爷。”

“不客气。”

高旭又笑道:“夜路不好走,小心一些,别再绊着了。要是你哪里磕了碰了,到时小李将军可饶不了我。”

张氏听了高旭的笑语,心情却没有变得轻松,她只是伸手看了看手掌上当初被清兵施暴时钉在木板上遗下的创伤,道:“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哪里不磕过,哪里不碰过?他要是嫌弃,又何必等到今日?只是他身上负着累累血债,又凭什么来嫌弃小女子我来着?”

望着她脸上爱恨交织的神色,高旭只是无语。

“大少爷,我该来么?”

隔了一会儿,那张氏突然问道。

“不该来么?”

高旭不置可否地应道。

张氏抬眼望了望高旭那漫不经心的脸色,转过头,一边走着,一边凝望着远处的夜空出神。

∶∶∶∶∶∶

一行人走了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小李将军,别来无恙?”

李元胤早就到了相约地点。高旭走到李元胤的近前,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立在火光下静候的李元胤戴着一顶浅色的帽子,盖住了那满式金钱鼠尾的发型,那俊朗的脸上游离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阴郁之色,大约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那种矛盾折磨所至。

李元胤颇为拘谨地行礼道:“末将见过督帅。”

对于差不多是同龄人的高旭,李元胤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他本为儒家子弟,读过圣贤书,心中自有一杆忠义的秤,当初随养父李成栋降清投鞑,剃发易服,实非他的本意。在嘉定被俘时,李元胤本存了求死之心,以赎其父屠城之罪,但高旭要他做内应。

于是,在桃丰坞,正是由于他的接应运作,富喇克塔的一千蒙古兵才全军覆灭。经过桃丰坞一役,他算是彻彻底底被高旭绑在同盟军的战车上了。而且因为上演苦肉计,差点被邬含蓄一箭要了小命。也凭此一役,他获得了同盟会一星勋章。

但这不是他李元胤想要的生活。

他想割掉脑袋瓜上那根难看得要命的老鼠尾巴,堂堂正正地做人。

但高旭想的是如何扶他上位,只有李元胤在清军中的地位越高,获取的情报价值就越高,他赋予同盟军的利益也就越大。

见过高旭之后,李元胤看着随之而来的张氏,一时之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那个张氏平日也落落大方,但在李元胤面前,只是矜持地沉默着。

在见面地点的滩涂上,李元胤架好了两座帐蓬。他先让心腹亲兵把张氏请到右边的帐蓬歇着,再亲自与高旭到左边的营帐内议事。

在烛光下,李元胤看过高旭递过来的战术计划书,先是沉思了一阵,然后放在烛火上,看着书页化为灰烬。

要说起来,高旭身边缺一个能掌控全局、制定战术细节的参谋团队。

在同盟军中,徐玉扬、罗子牛、项真达重在悍勇与突破,何常则重在坚韧与死守,皆非谋将;极具将帅潜质的徐鸿用兵过正,太过追求用正面决胜来一战定乾坤;同盟舰队的主将史战用兵过奇,海盗风格过重,而且只擅长于水战;邬含蓄是个阴谋家,锦衣卫出身,只长于情报刺探这些专业领域;绍兴师爷鲁无巧虽然有狗头军师的潜质,偶尔会有闪光的点子,但终究摆不上台面。

另外,高氏家主高老头除了绞尽脑汁地寻思打造大型风帆战船“新同盟号”之外,别的事一概不管了,年纪大了,也没精力去管了;沈廷扬重在出色的政务与后勤能力;顾炎武是个思想家、启蒙者,重在同盟会的宣传工作;至于陈子龙、孙兆奎这些文人,更不要指望了,除了能赋词呤诗,以及一颗忠义拳拳的心,史书上并没有表明他们会有什么军事才能。

让高旭比较神往的是智勇双全的阎应元,战前规划要是很得到他的意见,肯定能做到拾遗补缺,但他身陷江阴。

而这个李元胤心思缜密,行事当断则断,当初在桃丰坞之役中,他的临场发挥给高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在高旭的计划中,李元胤将是淞沪之战中至关重要的暗线。所以,高旭在战前特地与他见上一面,并且把大致的作战计划给他参详,征求他的意见,寻找其中的疏漏之处。

李元胤深思之后,道:“在吴淞城下,满清贝勒尼堪有三千多满蒙旗兵,最为精锐是他的本部镶白旗白甲兵,而且他本人也是有名的悍将;除之以外,还有满将阿哈尼堪的一千多满清兵,以及蒙将马喇希的一千多蒙古兵;其它还有靖南伯黄得功的部将田雄、马得功统领的三万多绿营军,以及末将驻扎在上海的三千多人马,再加上嘉定守将土国宝的二千多人马,总共将近四万多绿营兵。接常理来计,八旗铁骑的战力十倍于绿营兵,三千旗兵就相当于三万绿营兵。督帅,你是想用同盟军第一镇徐提督部的一万二千人马决胜尼堪部相当于七万多绿营兵的战力?!”

将要奔赴淞沪战场的当然不仅仅是徐玉扬的第一镇,还有旭卫镇以及同盟舰队的配合。不过,第一镇作为迎战的绝对主力那是肯定的。

高旭不理李元胤的疑问,只是问道:“作战计划如何?”

“分敌集已,各个击破。此计甚好,问题是,除了末将以及土国宝只有数千人马之外,其它人马怎么分都有与第一镇可堪一战的能力。比如田雄、马得功,其部各有一万多人马;尼堪、阿哈尼堪以及马喇希三人各统有一千多精兵,相当于各自拥有一万多绿营兵的战力。就算能分敌之后,面对同等战力,徐提督的第一镇能做到五、六次的连续击破么?”

李元胤又道:“对于第一镇徐提督的赫赫威名,诸如江阴小石湾大捷,末将素有耳闻。但是第一镇在常熟之战中受到重创,八月份在崇明整训,九月份在浦东扩编,十月份就要对决三千八旗铁骑、三四万绿营军?督帅,这相当于一比六的兵力对比,兵力实在相差过于悬殊啊。”

“元伯,你知不知道第一镇有一个外号?”

“什么外号?”

“铁一镇!”

高旭沉声道:“当初同盟军还叫高字营的时候,在小石湾之战中,徐大哥就领着他的疯子营与,因为在一片望风而降之中,铁一镇是江南第一支直面满清铁骑的人马!”

李元胤听罢有点哑然。对于常熟之战的细节,他并不清楚,只知道同盟军第一镇的二万江阴兵几乎全军覆没。至于拜音图的损兵折将,佟图赖、土国宝的溃败,满清方面自然不会自曝,省得影响军心。

高旭道:“在江南水网密集的地利上,在全民反抗剃发的怒潮下,元伯,不要太高估满清旗兵的战力。他们就算是老虎,也是纸扎的老虎。你想想看,八旗满洲的兵丁总数不过六七万人,他们死一个就少一个,他们的人口基数就决定了他们承受不了过大的伤亡。抱着玉石俱焚的战志跟他们拼命,他们就拼不起!而且,这次多铎南下的兵力只有二万多人,除了蒙古兵、辽东汉旗兵,满清兵就有一万多人,要是这些八旗兵折在江南,数年之内,满清就别想恢复元气!”

“满蒙鞑子充其量最多只有十万铁骑,而我们大明拥兵百万、人口二亿,为什么一触即溃?这着实发人深省!”

“正因为没人敢与鞑子拼命,多铎一下江南,一屠扬州,就有数十万明军一齐解甲投降。所以,元伯,铁一镇成军虽短,兵力虽弱,但有一种东西是满清兵没有的,绿营兵没有的那是一种抱着玉石俱焚的疯魔劲!而且,你也别以为铁一镇是一支崛起于村野的杂牌乡兵,在八月份的大练兵之中,他们也学会了军纪、秩序与列队。”

“元伯,如果将来你直面铁一镇的战旗时,你就知道,本帅所言非虚!”

李元胤听罢高旭慷慨激昂的话,又是哑然良久。过了好一会儿,李元胤才抬起头,迎着高旭炯炯有神的目光,道:“督帅,需要末将做什么?”

于是,俩人推敲着计划中的每一个细节,一直到深夜,终于落实了李元胤要执行的任务。

“元伯,我在明,你在暗,”高旭举起了杯,正容道:“让我们与尼堪决战淞沪,共图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大业!”

望着雄心勃勃的高旭,李元胤也举起了杯,却没有像高旭那样一饮而尽,而是满脸苦色地摸着脑门后的金钱鼠尾,问道:“督帅,什么时候末将才能剪掉这条辫子?”

“在最适当的时候。”

高旭笑呵呵地说。

∶∶∶∶∶∶

正事商议完毕之后,李元胤又去与那张氏相见。俩人坐在帐蓬之中,却是好一阵相顾无言。对于李元胤来说,这个张氏犹如他对嘉定屠城的救赎。俩人自嘉定一别之后,几个月来只通过二次信,尽管李元胤信中言辞切切,但这张氏的回信总是淡然如水。这次想见她一面,李元胤是想告诉她,想娶她为妻妾。但望着张氏那复杂难明的目光,李元胤却是说不出话。

“上次在县衙大堂,谢谢你的出言相救。”

李元胤真诚地说道。当初李元胤被俘时,这张氏要求高旭不要杀他。

张氏抬起眼,望着李元胤清朗得有点憔悴的脸色,认真地道:“小女子的确不希望将军死了。”

就在李元胤的目光越来越温柔的时候,却又听她道:“因为人死债消。只有活着,才能还债。”

“将军,你有一城的债要还。”张氏盯着李元胤眼里一闪而过的痛苦之色,又道:“要是这个天下再没有鞑子来屠我家乡、杀我亲人的时候,你的债就算清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就等着你来娶我。”

∶∶∶∶∶∶

临别的时候,高旭让邬含蓄奉上一个箱子,亲手递给李元胤,道:“元伯,这是将来某一天,你所必需之物,敬请珍藏。”

等高旭一行人消失在夜幕中之后,李元胤打开了箱子,取出其中之物,迎风一抖,竟然是一面旗帜!

一面青天白日的中华旗,除了绣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宣言之外,还有“中华同盟军第四镇”八个大字。

这是一面同盟军的镇级军旗。

据李元胤所知,现在同盟军只有三个镇:第一镇为徐玉扬的铁一镇,第二镇为江阴阎应元部,第三镇为高旭的旭卫镇。

高旭给他这面镇旗,便意味着其部在将来反正之日就是同盟军的第四镇。

他将会是同盟军的一镇之督。

李元胤掏出怀里的一星同盟勋章,又摸摸军旗上的第四镇番号,在冷然的夜风之中,一时之间,竟是好一阵不能自已。

∶∶∶∶∶∶

十月初四,高旭从上海到达华亭时,铁一镇已光复县城。次日,高旭在夏完淳、陈子龙的陪同下拜祭了忠烈夏允彝之墓。十月初六,高旭领徐玉扬的铁一镇、赵明月的巾帼营、邬含蓄的宪兵营向青浦县进军,驻扎在青浦县城的千余绿营清军望风而逃。十月初七日,青浦光复。

数日之内,同盟军铁一镇连复华亭、青浦两县。江南震动。

高旭还没有命令铁一镇按计划作出向苏州进军的态势,尼堪就出兵前来讨伐。

让高旭意外的是,尼堪本没有从吴淞城下全军拨营来战,而是派出绿营降将田雄的一万五千多人马前来征讨。在尼堪的眼里,同盟军除了躲在像吴淞这样的乌龟壳里,要真是野战,一群乡兵能成什么事?派出兵力相当的田雄部绿营军征讨足矣。

由于尼堪的轻敌,铁一镇暂时不会面对尼堪的全部压力,光是绿营军的田雄部,高旭决定让铁一镇先放手一搏。

十月初九,高旭领着铁一镇在吴淞江南岸的青龙镇,与驻扎在北岸黄渡镇的田雄部,隔江对峙。

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