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
作者:方息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843

我的外公外婆辈,算得上中医世家,可惜解放后到了母亲这里,枝叶凋零。不要说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绝技,连传都没的传

红卫兵抄家时,多少《铜人经》,《千金方》,青花瓷,琉璃盏,几世传承都付之流水。果然这种美丽都如镜花一般,如果曾经令人陶醉,那也一定会让人流泪

听说当年外婆抱着哭求外公,让外公想法子,把上山下乡的知青母亲,一定要弄回城。而世事总是百转千折,步步崎岖,斩不断,天机万缕。

曾经受过外公一家恩惠却早被遗忘的某个旧识,已经做了小官,**在往日情分,偷偷动用手中权力,把母亲从偏远的山区,调了回来。这应该是母亲毕生的一大转折了,因为按当时的情况,母亲也许穷尽一生再也无法回到家乡。可惜,崎岖在,一切都有意外,比如,意外于权力的大小,只够把她分配进——火葬场

我的父亲,年少时家庭亦很富足,至少在稚嫩的童年,他已经会弹弗朗兹?李斯特的《前奏曲》,会拉帕格尼尼的《24随想曲》;虽然现在他那灵活的手指,也能分毫不差的司炉和给腐尸美容父亲从来不提,他怎么进入了火葬场工作,家中亦无人问起。我只知道,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奶奶,他们于我仿佛一道灰白色的记忆。

我甚至觉得,父亲能和母亲在一起,默默无言,长长久久,是因为,在黑暗的路上,只得背靠背的前进,才能相互取暖。

外婆是个很开朗的老人,对我非常慈爱。母亲说,我的名字,息心,就是她决定给取的。如同大多数幼儿一样,我也曾经不停问她:

“外婆,为什么息心叫息心?”

“呵呵,因为镜花水月,息心而已。”

外婆的答案,总是千篇一律的简单,不掩饰,不解释。

而我也从母亲那里学会了安慰自己:再长大一点吧,再长大一点就一定懂了。

外婆会做许多小糕点,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味,让我百吃不厌;外婆也会算很多大事情,因为自古医易不分家,是千年的术数。可惜我见外婆的时间太少太少,母亲总是没有空闲,领我去探望外婆,而外婆好象也无意于热络,仿佛母亲是个生客,虽然她很喜欢我这个孙女。我倒是私下怀疑过众人口中那个哭求母亲回城的到底是不是外婆。

呵呵,我当然也喜欢外婆,我痴缠她把她那套卜算的口诀,统统告诉我,外婆却只扔给我几套老的黄的古册;我痴缠她把我毕生命运预测结果,统统告诉我,外婆却只回一句‘三十之前路难行”。

“那我三十岁之后呢?”

“等你活到三十之后,自然知道啦”

“为什么不再说详细点呢?”我头一次撒娇。

“因为有干天和啊”外婆额头的皱纹,真是智慧的精彩,但愿我有资格,将来有天和她一样,优雅淡定从容的老去。

我的路果然难行,但是好在我可以恒久忍耐,因为我相信,杂草也有自己的精彩。毕业三个月后,同学们都已经在家人的安排或者校场的直招中,置好自己的工作。而我,终于在大家惴惴的眼光里,大胆而无奈的应试进,本市第一家外企。

那个年代,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才是稳扎稳打的金饭碗,外企?吃人的地方吧?大家私下的评论,并没有能阻止我的脚步。吃人?吃食也是有分类的吧?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生活,人只得分成两种:有钱的和没钱的。象我这样一无经验二无技术,初入社会的穷学生,有什么被吃的资格?我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