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流水绣
作者:银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14

刺绣亦称针绣,乃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的针法有:齐针、套针、扎针、长短针、打子针、平金、戳沙等几十种,丰富多彩,各有特色。随着北武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宫廷绣工规模甚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先后产了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杭州毗邻苏州,针法便沿用苏绣刺法,加之江南盛产丝绸,是以杭州一带绣坊极多。柳雨音本是蜀中名媛,自小学习刺绣,又在江南住了十多年,融合蜀绣和苏绣的技法,刺绣技术堪称登峰造极,是以和忠伯谈及做生意,便先定这刺绣。谁知忠伯好大喜功,贸然接下一笔大订单,如今时间紧迫,眼看不能按时交货,儿子一来,便是一个主意,又听闻儿子说靠这三十几个绣娘便能在十多天内完成订单,心中将信将疑,却不知儿子会用什么方法完成这批绣活。

众绣娘正埋头刺绣着,知道绣坊接下了一千张锦帕的绣活,目前刺绣的是一副荷花图,众绣娘没有一人懈怠,指尖在锦帕上灵动的跳跃着。虽然忠伯不停的催促,但一人只有一双手,怎么绣这速度也快不起来。众绣娘见一个小孩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这家主母和忠伯。那小孩长得和柳雨音眉目极其相似,一看便知是主母的儿子,看来是赵府的少东家了。众绣娘只见少东家身着一件白衫,虽然年纪小小,却透着股机灵劲。而少东家此时不停的在绣房中走动着,东看看,西瞅瞅,时而眉头微皱,时而眉开眼笑,似乎对刺绣颇有心得。赵玉龙在绣房中走了几个来回,只见这些绣娘清一色十七八岁,统一身着粉色衣衫,胸前围着裙兜,每一个都长得很灵秀,刺绣技术也甚是熟练。

此时绣坊中有三十五名绣娘,七人一排,分五排坐着。赵玉龙吩咐所有人停止刺绣,腾开中间一大块地方,接着命几个绣娘在中间放上七只板凳。每张板凳前均放着凳架,却不放上棚架,接着从人群中找了七名绣娘,让她们分别坐在七只板凳上。众人见他安排得紧紧有条,却不知他要做什么。这绣架乃是由凳架和棚架构成,如今只安凳架,不放棚架,如何刺绣?

接着,赵玉龙对坐在板凳上的七名绣娘依次小声交代着,交代完后那七名绣娘却面色困惑,显然不太理解他的意思。那七名绣娘不明白,其他人就更不明白。柳雨音和忠伯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只看得一头雾水,却不好出言询问,只好在一旁看着。

赵玉龙见安排妥当,拿起一张未刺绣的棚架交给最左首的一个绣娘。那绣娘早已得到赵玉龙的吩咐,拿起鞋,临摹起墙上的荷花图。那绣娘临摹的速度非常快,转眼便已画完,然后将画着荷花图案的棚架递给右手边的绣娘。

等左首那画图的绣娘画完,赵玉龙又递给她一张空白棚架让她继续临摹。众人只见第二个绣娘居然开始绣起荷花来,那绣娘显然对刺绣荷花甚是在行,很快便绣完一朵栩栩如生的荷花。荷花绣完,那绣荷花的绣娘便把棚架交给第三个绣娘。第三个绣娘只负责刺绣荷花花茎,绣完之后便传给第四人,第四人只绣荷叶,绣完传给第五人,眨眼之间便传到第七人,最后一人只绣花边,绣完后这锦帕便算完工,紧接着第二张绣帕便传了过来。除第一张绣帕刺绣速度稍慢以外,从第二张修帕开始,刺绣的速度就加快起来,每个绣娘只负责绣自己最拿手的刺绣,而且不用换线,速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精细,不到一个时辰便刺绣出十幅锦帕。周边众人只看得目瞪口呆,这是什么绣法?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简直惊世骇俗。赵玉龙望着众人吃惊的样子,心下得意,这流水线刺绣的方法,古今未有,在自己的前世,也没有这种人工流水线生产刺绣的方法,何况在这古世界,看来问题算是解决了。

赵玉龙将刺好的十张锦帕递给柳雨音。柳雨音好半响才回过神来,拿着绣帕细细观看起来,只见绣帕上针法老练,那荷花图更是栩栩如生,由于每个人的长处都集中在这锦帕上,每一张锦帕上的图案大小一样,似乎就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每一张锦帕都可算得上精品。如今这刺绣的速度,就连傻子都知道,一千张锦帕何须十多天,三天内便可完工。

其他绣娘看到这前所未见的刺法,个个欣喜莫名,人人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即就能刺绣。乘着眼下众人热情高涨,赵玉龙趁热打铁,把这三十五个绣娘分成五组,每一组七名绣娘,进行流水刺绣。如今所有人都眉开眼笑,心情轻松无比,显然这刺绣活肯定能完成,而且质量将上一个新台阶。

赵玉龙现在在众绣娘和忠伯眼中,已经不是个小孩子,而是一个超乎想象的人,一个神一样的人物。忠伯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对这小主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小主人不仅解决订单问题,这开天辟地的手法更是旷古烁今,就连蜀中的老爷也远远比不上这孩子的聪明。

柳雨音心中欣喜,不能言表。望着儿子,想着夫君,不禁泪水盈眶,如果夫君知道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将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子。如今夫君下落不明,但愿苍天保佑,今世能再见到夫君,一家团聚。

接下来,柳雨音便用不着赵玉龙指挥,把这流水线刺绣的工作接手过来。这批刺绣不仅有荷花,还有花鸟鱼虫。忙了整整四日,这千幅订单的工作才完成。忠伯把刺绣好的锦帕交给那江西客商,只看得那客商喜出望外。这批刺绣不仅提前交货,刺绣针法堪称极品,而且一般齐整,便似从一个模子中刻出的一般。急又定下三千件刺绣的订单,这次忠伯比较慎重,找了几个绣娘一起估算刺绣时间,又在估算的时间上延长了一倍时间,这才接下订单。即使如此,也比杭州任一家绣坊交货的时间缩短了整整一倍有余。那江西客商见他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出货,以为遇到一家大的绣庄,同忠伯交谈才知道赵家绣庄只有三十五名绣娘,登时吓了一跳,但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他不信。

那江西客商乃是个藏不住话的人,拿着那些精美的绣品便到同行面前去炫耀,不曾想却被那些同行套出了赵家绣坊。几天之后,赵家绣坊便名扬杭州城,前来下定单的商人络绎不绝,几乎踏破赵家店铺的门槛。头几日忠伯很是高兴,有单接单,来者不拒,不出两日,做锦帕绣品的订单居然下到了明年九月。忠伯这时不敢再接单,贴出布告通知那些客商明年九月再来下单。很多客商失望而归,心中暗暗思忖,争取明年早些前来下单。

赵家绣庄的生意现在已经紧紧有条,不再让赵玉龙操心。忠伯不接订单后,城中的店铺仅仅起着交接货物的作用。忠伯通过经济行请了一位比较精明的掌柜,代理打理城中生意,他自己则专职当起赵家的总管家,照顾柳雨音母子三人。

时光如梭,不觉旬月有余。这一日,赵玉龙正在书房中读佛经典故,却见忠伯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赵玉龙眉头一皱,询问道:“忠伯,您老人家走的这么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忠伯一摇头,脸上尽是兴奋之色,忙道:“绣坊现在一切正常,小少爷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赵玉龙心中一动,喜道:“是不是名刀流和宋义的事有眉目了?”关于名刀流和宋义的事,赵玉龙一个月前便告诉过忠伯,并委托他派人打听闽南名刀流和宋义的来历,未曾想这事交代给忠伯,足足等了一个月才有回音。

忠伯一竖大拇指,回道:“正是此事。名刀流和宋义的来历我已经找人打探清楚了。小少爷啊,你简直太聪明了!老奴只说有好消息,你便知道是名刀流和宋义的来历打探到了。你简直太厉害了!”赵玉龙摆摆手,谦逊道:“忠伯,您老不用夸奖我。先将闽南名刀流和宋义的事告诉我吧,我好做个决断。”忠伯奇道:“小少爷,你要做什么决断?”赵玉龙一摇头,道:“那决断什么的,您老且不急问。先将宋义和名刀流的事告诉我吧,稍后我再详细告诉您老我要决断什么。”忠伯一点头,解说道:“名刀流乃是我北武国最大的一个江湖门派,它的前身乃是闽南海龙一个名门旺族自诩的称呼,当初北武国未立国时,名刀流便控制着整个闽南地区,后来北武太祖皇帝亲征闽南而不克,便与名刀流的主事人和谈。谁知两人一见之后,竟惺惺相惜,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更结为了异姓兄弟。名刀流的主事人见整个华夏即将一统,而太祖皇帝更是爱民如子,便决心臣服北武,自此闽南才划入我北武版图。后来,名刀流放弃了闽南的统治权,将军队交给太祖皇帝,而名刀流的主事人则在海龙开帮设派,广招门人,形成了今天的我北武国最大的一个江湖门派——名刀流。现今他的主事人叫做宋玉,江湖人称‘宋玉金刀’。而宋义则是他的师弟,据说十多年前便被赶出了名刀流,至今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