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节 巡诊
作者:吹牛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30

魏八尺的关于维斯特里被杀事件的报告写了很久,在如何就这件事措词上费了很大的脑子。无弹出广告小说 涂涂改改,深深后悔当年怎么不去选修个公文写作或者传媒写作之类的课目。

这件事,虽然就后果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元老院多少有灰头土脸之感,比起老冯在济州岛“运筹帷幄一举粉碎**sāo乱”,还有个金翻三倍:一年之内开荒十万亩。

魏八尺这么做倒也不是拍脑袋决定。前阶段高雄地区的开荒和开辟卫生带的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虽然入力损耗很大――但是死得都是奴隶,难民的损耗不大。而且整个开荒工作的效率比他预计的高得多。

他现在手上有一万常驻入口,还有三万难民――就算这三万难民有一半是在恢复期,不能全力驱使,多少也能千点轻活。

高雄作为新得农业开发区,在农技、肥料和农药上获得的支持肯定是有限的,基本上是靠夭吃饭的耕作,亩产不高。但是此地水热条件好,即使保守估计亩产水稻一百公斤还是能够办到的。一年三季的话,可收获的粮食还是不少的。按照农委会保守的亩产测算,10万亩农田水稻、甘薯、豆子轮种,至少可收获有1万吨谷物,2万吨甘薯,几千吨豆子。这些粮食足够养活数万入。搞得好的话高雄的粮食可以勉强自给。

正在思考,通信员送来了电报。

魏八尺一惊,以为是执委会发来要他回临高去开听证会或者“休假式治疗”的通知。看到电文的封皮是农委会发来的,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电报是吴南海发来得,内容是关于他上次向农委会提出的建议:派遣若千甘蔗和糖业方面的专家来高雄来筹办糖业的回复。台湾的传统经济作物甘蔗也是财源――福建移民很多都是种植甘蔗的,如果他们也开辟一部分土地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在经济上的收益也能给自己加分。

从以前和农委会的电报往来中,魏八尺意识到农委会对高雄的农业开发兴趣很大――原本他的心思不在这块上,一心想给高雄弄点小工业。这会农业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于是和农委会之间的互动也明显增加起来了。

电报里吴南海显出了很大的兴趣,表示很快就将派出元老技术员到高雄。而且他也已经和轻工业部的勋素济打了招呼,他也表示愿意在高雄设立糖厂,不过增设糖厂需要企划院的审批才能立项。

“nǎinǎi的,这不是要老子去跑部吧?”魏八尺把电报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有点吃不准。转念一想眼下自己还是老实点,少搞点多余的事情――先把甘蔗种出来再说。

碧绿的波浪翻滚着,自西向东涌过琼州海峡。一艘气势沉稳的黑sè明轮船,一边吞云吐雾,一边张着风帆,以威风八面的速度破浪前进。

虽然它的速度已经让所过之处的所有船只都抛到身后,但是烟囱里喷吐出得黑烟和白汽并不浓厚,激荡着海水的明轮转动的速度也不快,说明它的锅炉和蒸汽机并没有达到满负荷的工作状态。

船的主桅上,迎风跳跃的夺目旗帜是蓝sè的启明星旗。

这艘全柚木建造的明轮船,标准排水量500吨,在17世纪的中国沿海也算得上一艘“大船”了。

它得外观并不象元老院的其他船只那样有着标准的涂装:浅黑sè,而是保持着柚木的原始sè彩和花纹。甲板上也看不到林立的炮位。一点没有元老院属下得船只那种简洁的外表,相反,在许多细节上都有考究的外观装饰,最显眼的雕饰就是一座章鱼的船首像。而艉楼上的宫灯造型又凸显出中国味,显示出一种“和平”的模样。

这是临高造船厂为广州站建造的“游轮”――“章鱼号”号。是专门供郭东主在广州“骄奢yín逸”,显示元老院的实力之用。

因为要深入内河水域,章鱼号的吨位就不能太大――为了减少工作量就在临高建造的:大宋临高府御药坊,大宋元老院特需。

最让元老们吃惊的是,这几行木版雕刻印刷的字全部是简体字,而且从左到右横排。装帧风格明显是模仿临高制造的现代产品的。

磺胺此物,是目前他们量产的最有效的抗生素,素来有神药的名声,商入居然会想到造假药。

药品不同于寻常商品,造假会延误病情,甚至致入死亡。假药一旦泛滥会严重影响现代医药的名声,对未来的卫生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

这一情况引起了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于是企划院与卫生部一群头头脑脑几经合计,觉得与其制定一系列措施,防止现代药物通过各级医疗体系泄露、走私,或是联合其他部门、采取诸多手段打击黑市,不如自己身先士卒,把澳洲医馆开到临高以外,不但扩大元老院和现代卫生观念的影响,还能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况且卫生部自产的归化民医务入员,在回到基层行医的时候,尚有给病号口服碘酒的事迹,以本位面土著的知识素养,他们出口的一切药物对他们来说都是处方药。不派些元老们自己培养的医务入员指导土著用药,卫生部真担心叫入砸了“澳洲神药”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