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炮还击
作者:东方的军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84

北京城乃是龙盘虎踞之地,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历代王朝于此建都,其得天独厚的便是这山山水水弯曲沿绕易守难攻的优势,这些山虽然不高,但胜在多,百姓被人当牛羊驱赶肆意杀戮,慌乱之中不跑才怪,几万人四散逃跑,对既要攻城掠地又要留兵把守各处险要以防残余在各隐秘之处的明军伺机反扑的后金兵来讲,却是有些后续无力。

如今明军大部虽然无力反噬,但对于后金这类人挺单薄的国家来讲,无广阔兵源,以至于每逢战事--无论如何至关重要,其出动之大军总是无法与其进攻之迅猛速度相匹配的不足便由此体现。

皇太极闻言之后,略微沉思,随即点了点头,他一挥手,那人随即退下了去。

郑嵎山?

奇怪,明军左翼到底要干什么,集结兵力势要阻挡我大金前行?不对,若是其要如此,也不该选在郑嵎山此处。

郑嵎山虽说易守难攻之所,但还不至于但是他的位置太靠后,他已经偏离了德胜门至西直门防线,若是我大金兵于此切断其防线东西联系,然后全力攻击郑嵎山,他是决然不可能守住的。

明指挥官不是那个辽东梁么?朕看他亦是一介雄将,不像是如此犯如此之战阵低级错误之人啊?!

莫不是这个宣大总督张与辽东梁有隙?这个宣大总督之前乃是明庭兵部尚书衔,可据混入明境的探子来报,辽东梁才不过是兵部侍郎衔,然而却是他做了这蓟辽督师,这个官衔比他高的张反而变成了他的部属!明官僚--特别是那些老不休的读书人虽然各个道貌岸然,然而心胸却是极为狭窄,这个宣大总督张若是消极怠战也不是不可能啊!

皇太极面上颜色严峻,给人一种事事知晓、胸有成竹的高深之感,然而心中却是好生踌躇了一番。无论是何方圣神,对待军事这种一步错便万劫不复的惊险游戏也是要好好琢磨一番的,皇太极亦是如此。

他在心中好好端量了一下,随即陡然厉声朝身边一人令道:“你去命令济尔哈朗,切断明军郑嵎山与北京德胜门之间线路,对郑嵎山围而不攻。”

“喳!”

···

秦良玉的白杆兵乃是步卒,他之所以能够以步抗衡建奴的铁骑,其所倚仗的便是密集的枪阵,可若是枪阵分散了开来,那就和其他步军再无太大差距,如此岂能不被后金骑兵冲进阵来大杀特杀?

密集的步军阵,每一炮便能轰倒一批人,然而白杆军却又不能够四散开来,当真是--活脱脱的靶子!

秦翼明此时自将一路军士,他此时满身是鲜血,既有杀的建奴散兵游勇溅在身上的,又有自己周围军士吃了炮弹被炸出来的血雾。

年迈的秦翼明又惊又怒,己方伤亡太大了,虽然后金的大炮总体素质并不高,然而此时用来打还无炮火掩护的明军却是绰绰有余了。

他的传讯兵一次次的催促他的妹子秦良玉,去向辽东梁求一支骑兵来,步兵的突破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而且还是必须严严整整地齐阵突破,可谓难上加难,便是到时候突破了建奴的炮火线,那己方也将会是元气大伤,再无战力。

秦良玉再一次接到了他的兄长讯息,她长叹了口气,梁督师以区区两万之中独抗建奴一路,而且有时时刻刻面对着皇太极残余主力大军的伺机呑咬,他如何还能分出人马来?莫非要人家变出三头六臂来?

她正色呵斥那员传讯小校,朗声道:“告诉你家将军,今日莫要再来纠缠。我秦家无论男女,没有一人贪身怕死,死战!死战!”

那人被秦良玉慷慨之词所激,当即抱拳朗声道:“小的得令!死战!”

“死战!”

“死战!”

被建奴炮兵打得灰头土脸的白杆军纷纷放声高呼:“要么敌死,要么我死!”

“要么敌死,要么我死!”

···

“臣--辽东总兵官孙元化,参见圣上,愿吾皇圣安。”

北京城楼上,一儒雅之官员身着铠甲,朗声向众人簇拥之间的崇祯皇帝扣安。

崇祯及一众大臣讶然回首,“呀,孙爱卿,你何时进的北京城,当初是与城下的梁爱卿一起来的北京么?”他嘴中的这个梁爱卿自然是梁涛了。

孙元化整了整衣冠,端端正正扣了九个响头,随即才抬起身来正色道:“回圣上的话,梁大人骑兵精锐迅速,臣虽然任武职,却是一介文臣统兵,自然比不得梁大人速度迅猛,此时臣方至北京不久,乃是南面的范文景大臣让臣从左安门进的京城。”

崇祯欣喜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不知爱卿带了多少人马前来勤王?”

“北京城下尚有五千骑兵,乃是梁督师原本安置在山东登莱的部署,臣有幸和其将领士卒同行赶来。”

崇祯略显失望,五千人,塞牙缝都不够。

孙元化察言观色,他随即添声道:“辽东各路步卒最迟明日午时可到,山东各路步卒最迟后日晨时可知。”

然而蚊子再小也是肉,人家远道而来,理当安慰褒奖一番。于是崇祯勉强挤出了一份微笑,他点了点头,言道:“爱卿远来辛苦,朕心甚慰。然而朕虽有心让爱卿及同来之军士修正些时辰,然而此时大战正酣,正是用兵之刻,不知爱卿城下之军可能再战?”

孙元化道:“五千骑军已入西直门外侧翼寻奴兵相战去了,但外部勤王之军所至,理应主将觐见,故此臣代五千将士至此处仰慕圣恩。”

崇祯点头道:“大善!”

孙元化继续道:“臣上方才入北京之时,已略微知晓国朝此处所遭之难,我国朝火炮之锐,然而因惧怕射伤我大明百姓而有违天和,故而投鼠忌器,然而自负有几分才能,尤其精通火器大炮之类,臣--愿斗胆一试,精瞄火炮以还击。”

崇祯大喜,“素闻爱卿为我大明精通火器第一人,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朕准爱卿所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