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将军威武(新书《北宋仕途》
作者:孤心书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986

“是啊,带到北边!”赵桓心里笑了,“我要到外边去为父皇杀敌立功!”

赵佶看着这个模样忠实厚道的长子,有点满意了,欣慰不少,五万兵马,带到北边去,不算很多,想生事也生不出来,看来王相是多虑了,早说了嘛,这孩子,怎么会与自己的父皇作对呢!

“对,很好,皇儿,你做得很好!”赵佶欣慰地道,“你趁这机会,好好熟悉这军务,明年教训辽人去!”

赵桓心里乐开了花,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在收侯虎兵权的时候,他就想到赵佶一定会站出来了,他也想好了说辞。五万人马,不多不少,刚才他说话的时候,还特意把“外边”说得重了点,想来赵佶也听出来了,到了外边,我就五万人,还能翻起什么波浪来?所以,你还是安心做你的皇帝吧,就五万人,给我也不敢造反呀!

而且他对这个赵佶也有点了解了,此人虽然是帝皇,除了昏庸外,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好色了点,弄得身子都虚了点;他最大的优点呢,就是比较念旧,与他有交情的,都能善待,这也是为什么高俅这等没有才能的人也能高升的原因,毕竟高俅是他做皇子时就认识的老伙计了;还有就是蔡京此人,赵佶罢了他的相,依然留用京城,都是老交情的家伙呀!

除去昏庸一点不说,这家伙的心对自己人,还是比较软的,这也是赵桓可以利用的地方,既然对老部下都能心软,对自己儿子就更没有硬起来的道理了;所以,赵桓的一通忽悠,他的心又转了过来,不再追问此事了!

一会儿之后,赵桓终于道出了此举的最大目的:“父皇,你也知道,儿臣不甚懂这军务,身边又没有这样的人才,不知能否让儿臣从各地方选几个入殿前司?”

赵佶疑惑地问:“你帐下不是有侯虎与武起了吗?他们都是老将了,擅长这方面的事,你还要人?”

“父皇也知道,儿臣明年就要北上了,不单要懂治军,还要会打仗的人!北边一旦刀兵,极其凶险,儿臣还希望能回来为父皇尽忠呢!”

“胡说!”赵佶斥道,“快新年了,这等不吉利的话以后不许再说!”

赵桓又道:“至于侯虎,儿臣看他忠心耿耿,以后还该留在殿前司为父皇办事,这等人才,外面不好找呀!”

赵佶笑了,这侯虎可是他亲自提拔上来的,赵桓赞他,不就是赞慧眼识人的皇帝么!

“那当然!”赵佶笑道,“你北上的时候,就让侯虎继续留守吧,殿前司之事,朕都交给你了,你好好打点!”

赵桓大喜,侯虎此人怎么说也是皇帝信任之人,留在身边,诸多不便,能把他从北上的禁军中踢出去,幸事啊幸十!

“至于武起……”赵桓装作万般为难的模样,“父皇你也知道了,今天儿臣打了他,虽说同为父皇办事,臣下不该作对,但父皇你不知道,今天武起走时,那眼神,像要吃了儿臣似的,若要他一起行军,恐怕……”极尽巧舌之能事,委屈地道来,简直让闻者动容。

“混帐东西!”赵佶大怒起来,“一个奴才,也敢对朕的皇儿不敬!朕要砍了他!”

“父皇不要啊!”赵桓好心地劝止,“那武起怎么说也是王相提拔上来的,父皇一怒之下,砍了他,王相面上也不好看,王相虽不敢说什么,但肯定不悦,这样一来君臣不和,儿臣就是罪人了!”

赵佶被他蒙骗,闻言也冷静了下来,道:“不错,还是皇儿想得周到!不过也不能留他在殿前司了,就把他调到外城去,那里有童贯统领,还是能能压得住他的!他空出的军马也由你掌着吧,等西北边防军换回来,你就带上这七八万军马北上幽云,与那里的五万大军回合,共计十多万,一起攻辽!”

“啊?”赵桓没想到还有这个惊喜,本来也就打算搬弄一下是非,让武起王黼不舒服而已,最后竟然把这个家伙支开了,凭白多得二万五的军马,这真是意外之喜呀!

“多谢父皇!”赵桓反应过来,赶快谢恩,不管这老家伙是不是头脑发烧,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谢了恩,他也不好意思食言了不是?

赵佶也笑了,他也算了一下,就是多给太子两万物军马,加上幽州的五万,也不过十二三万,与京中的三十万差了一半还多,应该也出不了什么事,又道:“你初入军营,要你领着十几万人打仗也不容易,至于你说要人进来,随你吧!朕给你一道旨意,翻是从三品以下的地方军官,任你调动,当然,不能多,不要超过十个!”

“多谢父皇!”赵桓真是大喜了,有了这圣旨,到户部一查,凡是历史有名的、能打仗的家伙统统拉到帐下。哈哈,宗泽、岳飞、韩世忠,我来了,你们等着!

赵佶想起一事,道:“皇儿,要说会打仗的将领,有一个人你不能不见上一面!”

“谁?”

“保静军节度使。”

日他先人板板,这是哪个牛人呀?这节度使在唐朝算是地方牛人,在宋代,只是个荣誉而已,后世提那些牛人,也没提节度使的。难怪赵桓愣了半晌。

赵佶有点自豪地道:“就是种师道,朕亲自提拔的将领!”

种师道?赵桓有点傻了,那个在金国围攻汴京时力挽狂澜的牛人,那个在西北抗了几十年西夏的老家伙?高山仰止呀,有他在,西夏就不敢动上分毫!

“他回来了?”赵桓有点激动地问。

赵佶点头道:“回京述职,昨天就到京城了,今早也见过朕了,皇儿若是有意,可以去见上一见,就在京城种府!他也老了,朕打算让他留在京城养老了!”

“留在京城?”赵桓吃了一惊,这不是浪费人才么,这等人才,老是老了点,但还是老当益壮,不用可惜了!

赵佶淡淡地道:“他们种家在西北经营了数十年,家大业大,留在京城才能让人放心!”

赵桓默然,赵佶的意思他明白,明显是不放心种师道在西北了,种家在西北有实力,又有民心,若是有个好歹,那真是民心可用了。封建主义害死人呀,赵桓不禁感叹,历史上种师道就是被宋徽宗、宋钦宗两父子闲置在家,活活郁闷死的!而历史还要在他手上重演一遍吗?

“不如这样,父皇……”赵桓建议道,“明年开春由他跟儿臣北上吧,种家在西北,幽云还是可以让他呆着的嘛,再说了,儿臣带他只是参谋而已,一旦北边事了,儿臣也带他回京!”

赵佶沉吟一下道:“也好,不失为一个办法!他经验丰富,有事可以多问问他!”

“是!”赵桓有点激动,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种师道领兵数十年,行军打仗都有一套,有他在旁协助,如虎添翼,“儿臣这就去看看他!”

“去吧!”赵佶微笑地说道,看着要走到门口的儿子,有吩咐起来,“还有,军务繁忙,你也不要太过累着了,有事可以让下面的人做!要学会垂拱而治!”

赵桓有点感动了,虽然自己是占了人家儿子的身体,对这个便宜老子没有什么感情,但是人都有感情,对方的关心,又让他惭愧了,怎么说他昨晚也把人家心爱的女人李师师给上了,名义上有点变态;不过他内心里又有点刺激,异样的刺激!

一路高兴地出了皇宫,今天在殿前司高调做事,为了赢来不少好处:先是在殿前司立了威,以后管理起来也方便了许多,另外还掌握了两营兵马,接着打消了皇帝的疑心,还把武起给排挤走了,又白白得了一营军马,更是取得选才的圣旨,有此旨在手,可把不少英才拿到手中,最后还能把种师道给攥到了手里——虽说还没问过人家种师道,但军人出身的他,该也不会甘心做个富家老翁吧?

招呼上赵义,殿前司也不回了,急忙摆驾种师道家去。种府坐落在内皇城外的一条大街上,在西北角,出了皇宫,不远处就是那条大街,再走上一阵,就来到了一座高挂“种府”牌匾的大门前,朱漆大门,高大森严,门前还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张牙舞爪,好不威武!

气势非凡呀,这座将军府!

下了马,赵桓也不要人通报了,直接上前,让人识了身份,问种将军可在?

“老爷在后院练刀!”门童小厮回答。

于是一行人改道后院,才进后门,赵桓等人就听到呼呼刀声,只见满天飞雪,都是从地上飞舞起来的,刀气纵横中只见一个矫健的身影在练着,好一阵才见那人嘘起收刀。

“好刀法!”赵桓高声叫了起来,看来此人武艺不错,使刀御气,加之刀气森冷,非一般练武之人可比。

场中那人惊异地往这边看来,只见他年过花甲,胡子雪白,头发也花白了大半,精神饱满,目露精光,想来也是老当益壮之人。

“这位可是种老将军么?”赵桓走了过去,开口问道。

“正是老夫,你是……”种师道很长时间没回京城了,认不出眼前的年轻人。

“老爷,这是太子殿下!”种府随行而来的管家提醒说道。

“太子?”种师道讶声说道,反应过来,跨上两步,跪了下去,“老臣见过太子殿下!”

赵桓吃了一惊,连忙扶住,拉了起来,道:“种将军不必多礼,快起来,快起来!”

种师道身不由己地给拉了起来,心里暗惊,他是练武之人,功力深厚,没想到给一个与平常人差不多的太子阻住了下跪的姿势,他用了力气也反应不了,只得硬生生被拉起来。太子也是个高手?种师道心里疑惑不已,行动上却不敢怠慢,连忙招呼太子进了正堂就坐上差。

赵桓也不礼让,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之后遣走了侍卫,还请种师道散了下人,种师道惊疑不已,却也遵命。一时间,正堂就剩这一老一少了。

种师道见状惊奇,道:“殿下何事如此小心?”

“也没什么大事!”赵桓淡笑道,“只是不想不相关人等打扰了本宫与种老将军的谈心而已!”

种师道“哦”了一声,又问:“太子殿下大驾光临寒舍,还不知道是何事呢?”

赵桓沉吟措辞,问道:“种将军今次回京,不知日后有何打算?”

“打算?”种师道脸泛苦笑,“陛下体衅臣年老多病,特赐下金银锦帛,以便在京养老!”

此事赵桓当然清楚,装作惊讶地道:“将军老当益壮,军国大事尚需将军出力,何来养老之说?”

种师道笑得更苦了:“陛下宏恩,不敢违抗。”

赵桓不打算立即说出今日面圣之事,岔开话题道:“将军在西北多年,与西夏抗争数十年,将军对西夏一国有何看法,若将军留京,又有谁留守西北?”

种师道傲然地道:“西夏小国,何足为患,臣弟种师中在那节制兵卒,当可让西夏小儿不敢妄动!”

“西夏与我国相争百年,双方死伤无数,将军何以说其不足为患?”

种师道在西北数十年,与西夏大小打了几十仗,对西夏风土民情极为了解,凝重地道:“殿下,西夏国下人稀,地不过我大宋两路,人不过百万,若是两国举国交战,其后力衰亡,我朝人多物丰,哪有不胜之理?之所以能相持百年,乃是西夏仗了骑卒多与我方,加之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其实它能存活百年的最大原因还是辽国,当年辽国为了有一方势力牵制我朝,特意扶持西夏,如我朝与西夏交伐,辽国也遣兵马枕边,使我朝不能全力灭西,不然,哼哼!”

种师道对西夏嗤之以鼻,赵桓深以为然,虽说宋朝兵卒战斗力低下,但单是军队人数就比西夏全国人数还要多,若是打起仗来,单是流血都能淹没他们,之所以没有灭亡它,最大的原因还是辽国啊,若不是有辽国支持,西夏小儿又岂敢三番四次侵掠宋朝?

赵桓试探地问:“那如今辽国破亡在即,我国是否可以趁机灭夏了?”

种师道吃了一惊,不由凝重地看了一眼太子,西夏为患已久,但地势险要,就是当年的狄青都未能灭之,宋朝后继者也早失去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已好多年未有人再提要灭夏了,未想到今日太子有此一问,是随意问问,还是当有此心?

“不知殿下对如今兴起的金国有何看法?”种师道突然问了起来。

赵桓来了精神,知道种师道有他自己的看法,不明说,反问道:“种将军又怎么看?”

种师道欲言又止,最后才叹道:“金人在宣和初年与我朝相交,陛下倚之为兄弟之国,一同攻辽,算是盟友吧!”

赵桓当然听出他言不由衷,为了尽快收服此人,他也不再客套了,喝声道:“将军何欺我耶!”

种师道愣了:“殿下,这话又怎么说?”

赵桓站了起来,朗朗地道:“金人数十年生育教养,一举灭辽,不久即能取得辽人土地国民,其为游牧之族,豺狼本性,烧杀淫掠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旦定辽,收拾兵马,就是南下之日!如此形势,国中之人不知也就罢了,将军边防多年,精目如电,又岂会不清楚,何来同盟之说!今日是同盟,他日不难成死敌!”

种师道目瞪口呆,不禁对这个太子高看了几眼,回京不久,自也听说过最近太子的不凡,没想到在举朝欢庆宋金结盟的时候,他能一语道破他日形势!

种师道不禁为难地道:“殿下,如今陛下一意与金结盟,据说明年开春还会与金人共同攻击辽人残部,老臣就是清楚,又能如何?”

赵桓紧紧地攥着种师道的手,叹道:“本宫知老将军忠义,决不会容金人他日杀我百姓,辱我国威,可有对策教我?”

种师道看太子如此信任自己,不禁也感动了,安慰他坐下,道:“殿下,如今金人势大,骑兵不下二十万,来去如风,攻势凌厉,以我朝兵力来看,最初当以防为紧要!”

“防?”赵桓疑惑不已,“老将军,当在何地以防?”

种师道沉吟半晌,道:“以老臣之见,当防二路,一在太原,一在幽云!”

“啊!”赵桓吃了一惊,他熟知历史,当然清楚金人攻宋的时候就是分了两路兵马,一东一西,一路从幽云而下,一路攻太原,后来太原那路遇到了顽固阻击,停滞不前,另一路由那个完颜宗望率领,一路势如破竹,直下汴京,不费多久工夫就把汴京给围了,第一次的时候要不是遇到了顽强的东京保卫战,可能就真给他攻下了宋朝国都了!

种师道不愧为一代名将,目光如电,一语就点出金人可能的攻势!

****************

新书《北宋仕途》已经上传,请书友帮忙顶一下,有票给张票,或者收藏。谢谢。

书号:1086690

21世纪的沈欢穿越到了11世纪的中国,在这里,中国古代最牛气最强悍的改革家王安石就要走向台前,把持天下大权,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里,他该何去何从?有了他,历史还会出现“北宋”这个词么?什么,他要做一个站在司马光背后的人?是在背后为他遮风挡雨还是下黑手捅刀子……且看一个现代人演绎的北宋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