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五节 霓裳羽衣曲
作者:黄初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92

第十一章第五节霓裳羽衣曲

李隆基将安禄山留下,却并没有继续在原来那个宫室停留,而是吩咐安禄山跟随,带着他来到了一个华丽别致的宫院门前。

看外表装修,应该是那个宠妃的宫院,但是从里面隐隐约约传来的一阵丝竹音乐声,却是让安禄山捉摸不透,这里到底是什么所在。自己从皇宫传来的情报,好像没有哪个重要人物住这样的宫室!

“安卿!真是难为你了,上次竟然给朕找了这么多的美人来!”李隆基示意宦官不要高声通报,带着安禄山,径直走进了这个宫院。

听到李隆基说话的声音比较低,安禄山也会意的低声回答:

“不过是几名女子罢了,如果他们能得到陛下的宠信,那还是她们的福分!”

只是说完之后,他怎么都觉得,自己有反面人物配角的嫌疑。

“呵呵!这些女子可都不是一般人哪,她们之中很多人的才艺,就连朝中不少出名的学士,恐怕也不一定比得上!安卿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吧?”李隆基先是轻轻摇头,随即却是面带微笑的转过头来。

“陛下夸奖了,只要她们能令陛下满意,臣就是花再多的心思,也值得!”安禄山躬身作揖。

那些女孩子,除了真正的才女江采萍,其他基本上都是出自万花楼。为了这些女人,安禄山早有准备。让公孙三娘在长安郊外,择地建了一座庄园。然后叫万花楼的当红台柱们,专门给买来地少女上课,传授才艺和媚惑他人的本领。安禄山亲自尝试过几个,感觉确实不错,虽然没法和家中的美丽夫人们相比,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唉!不过你这么一送。可是把朕给害惨喽!”李隆基突然转过头去。

安禄山并没有看到李隆基此时脸上的表情,捉摸不透他的真正心思。

但是见李隆基没有什么实际的斥责话句。知道至少不会马上拿自己问罪,应该也不会真正怪罪自己。

“什么?难道她们中有人冲撞了陛下不成,臣……”安禄山满脸的惶恐。

“哈哈哈!”李隆基一声长笑,摆了摆手。“那些美女都是才艺双全地女子,知书达礼,哪里会冲撞了朕!”

安禄山连忙用手擦了擦额头并不存在的汗。

李隆基看到安禄山地反应,心中非常满意。继续说道:

“不过这几天,朕的后宫,却因为多了你送的这些美人,好几天不得安宁了!”

“这个……”安禄山不敢答话。

涉及到后宫争斗,安禄山这样的外臣,不应该,也不敢插嘴。不过听李隆基的口气,安禄山就知道。后宫的事情正是自己期望看到的。本来送她们进宫,就没希望培养一个倾向自己地后妃,仅仅是希望给武惠妃找点麻烦,不让她把过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而已。如今看来,目的应该是差不多达到了。

“好了!安卿,就是这里!”李隆基在院中高大的宫殿门口停下来。“呵呵。今天留下安卿,并不是为了什么朝廷大事。听说安卿以前在幽州,以胡人舞步,享誉曲艺界,刚好朕最近在排练一个新的歌舞,就让安卿你来提提意见!”

安禄山看到宫殿内的设备时,就已经在猜测,这是不是李隆基专门提供给梨园子弟居住排练的场所,现在听了他的话,顿时惊讶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自己可是堂堂大唐帝国地宰相。难道现在被皇帝留下来。竟然是为了给梨园子弟指点歌舞!

也幸好是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观念。要是换成迂腐一点的文人名士。恐怕仅仅是李隆基刚才的一番话,就能被活活气死。

“呵呵!陛下赞誉了,微臣只不过因为小时候在胡人中居住过,学了些胡人的歌乐,都是粗俗不堪之音,哪里能和朝廷的洪钟大吕同堂!”虽然内心并没有觉得受侮辱,本人对于曲艺这方面也挺爱好,但出于得到更多权力地需要,安禄山还是委婉的表示了拒绝。

“哈哈哈!安卿不必谦虚,长安城各个教坊,谁人不知道安卿曾经以胡歌圆舞横扫各大花楼的事情呀!”李隆基对于安禄山的底细,自然比较了解。

“呃……”安禄山强忍住摸头皮的动作。

想不到当初了为和长安城的文人雅士们搞好关系,故意用诗词歌舞来展示自己的才能,现在竟然会被李隆基当成拉苦力的借口。

平心而论,如果是在平时,或是在私底下,他非常愿意和皇宫中的这些美人们来个肢体接触,对于向皇宫中有名乐师请教声乐,也非常感兴趣。只是看刚才李隆基的决定,分明是准备让自己临时放下一部分政务,主力帮助他排练歌舞。这可怎么行。皇帝昏庸,正是自己地机会,如果自己也参与进去,那就是蠢蛋了。

“安卿!其实你不需要在意上不上得台面,朕前几天成立了一个梨园,里面有好几个歌舞曲艺大师,到时自然会由他们给你评判。而且朕也不是让你亲自上场跳舞,只要给那些歌舞艺人指点一下就行。哈哈哈!你可也是大师呀!”李隆基爽朗地笑了起来。

在他的笑声中,数十各色打扮地乐师,在安禄山刚才看到的青袍男子带领下,走了进来。随后还有一大帮盛装的歌ji舞女,款款向李隆基下拜。

那些乐师除了有几个生面孔,没什么异常。不过那些歌ji舞女。却是和平常的打扮有点差异。以前地宫廷舞乐,安禄山看过不少,从来没有那次,舞女穿着打扮有这么豪华,豪华到可以说是奢侈。称她们穿的衣服是霓裳羽衣,一点都不过分。

如果不是和霓赏羽衣曲出现的年份上有点差异,安禄山肯定会认为李隆基是准备排练霓裳羽衣曲。

后世曾经有人推测。李隆基的霓裳羽衣曲,其实并不是单指那一歌曲。那一种舞蹈,而是泛指所有穿了霓裳羽衣进行的歌舞。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那眼下这些舞女,也许真可以算是准备排练霓裳羽衣舞了。

“李先生!朕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朕最得力的宰相,也是你闻名已久地胡人舞步大师,安禄山。安相爷!”李隆基招呼哪个青袍男子和他身后的两人。

按照常礼,应该是先给身份尊贵地,或者亲密的人介绍,李隆基现在先将安禄山介绍给那个青袍男子,显然是将青袍当作比安禄山更亲信的人了。

“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拜见安相爷!”青袍男子不卑不亢的和另外两人一起向安禄山行礼。

“安卿!这几位可是现在长安城有名的曲艺师。李龟年大师和李鹤年善歌,李彭年善舞。朕已经将他们请到宫中,担任梨园子弟的曲艺教授……”

李隆基的话,安禄山只是粗略地听了一下。反正不过是夸耀梨园和李龟年等人的话句。但是对李龟年他们这几个人物,安禄山到是非常有兴趣。

作为文艺繁盛的时代,唐代乐工的地位并不低,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歌迷乐迷,甚至因为这些粉丝的特殊身份,他们的影响力。比现代社会的艺人还强一点。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才,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们创作地特别受到李隆基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他们在东都洛阳建造宅第,其规模甚至过了公侯府第。不过难得的是,他们非常有气节。是现代社会的不少艺人。没法相比的。

“安禄山久闻李先生大名。杜子美对先生推崇倍加,刚才听闻半曲。安某已觉不虚此行!”安禄山听说了李龟年地名号,到也不敢再对这些梨园子弟有什么轻视。

“哪里!哪里!安相爷谬攒了,李龟年并不善笛,刚才只是临时凑数罢了!那几位,才是真正的曲艺大才!”李龟年面上微红的指了指身后的男女乐师。

李隆基也给安禄山…介绍另外几个乐师。

这些人,都是长安城中著名的才艺人物,就算是里面最普通的董庭兰、雷海青等人,也是出名的青年才俊。每个人都能看出,他们会前途无量。其他如安禄山已经认识的黄幡绰等人,都是兴庆宫早就有的著名乐工,只不过现在转职成梨园弟子罢了。

最为让安禄山眼睛一亮的,是里面一个女乐师许和子。李隆基介绍她“美而慧,善辞歌,变新声”,认为“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旷无其人,至永新始继”。她地声音具有极强地穿透力,“喉啭一声,响传九陌”。李隆基曾叫李谟吹笛,为永新伴奏,结果是歌唱完笛亦裂;这还不算,就连乐队也压不过她的声音。

这么一个才艺双全地女子,自然让安禄山目中光彩连连。

虽然色心大动,很想知道当这个女人欢娱至极时,那种叫声,能不能把房檐震塌,但知道这位许和子已经成为了李隆基内官,也就不敢再乱打主意。

“安卿!如何,可愿意与朕合作,一起编排出一曲前所未有的歌舞?”李隆基笑着看向安禄山。

刚才安禄山欣赏的神色,全都落在他眼里,自然知道安禄山此时已经对编排歌舞有了较大兴趣。

“陛下所命,微臣敢不遵从!”安禄山微俯身子。

李隆基的心意已决,自己根本不可能拒绝,刚才只是试图挽回一下罢了。象自己这样很会看脸色行事的人,那里可能对李隆基的意见坚决反对。现在李隆基再问,安禄山立刻顺势答应。

“好!李先生,你起调,先演示一遍,给安卿看看!”李隆基到自己的龙榻上坐下,吩咐李龟年开始。

“是!”李龟年应命。

……

当安禄山从皇宫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天色将暗的时候了。

君臣两人,对于歌舞曲艺这方面,有着共同的爱好,安禄山刚开始还是半被逼着参与其中,但仅仅是看听了一遍,就对这出由李隆基规划,由李龟年定调的新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隆基不仅仅是一位政治上的圣明天子,在艺术上的修养,也绝对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数一数二的人物。这次的舞蹈编排,安禄山就感觉非常欣赏,对李隆基的大才,更是深深的佩服。

只是两人商讨了半天,对于李龟年等人的歌曲定位都没什么问题,对于编舞,却都觉得有点不满意。

总结到最后,安禄山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场盛大的舞蹈,缺少一个灵魂,缺少一个领袖众女的台柱。

野史上记载,霓裳羽衣舞最成功的一次表演,就是以杨玉环和安禄山两人的对舞做领导,周围百十舞女围绕两人转动,才得以达到顶峰。好像此前和此后,都再没有出现比这次更辉宏的表演。

只是对于这个现,安禄山仅仅是暗暗藏在心中,并没有立刻说出来。

自己已经是一个宰相,当然不好意思出面给群臣跳舞,至于杨玉环,藏着还来不及呢,那里可能献出来。

回到府中的安禄山,顾不得休息,立刻召集自己的幕僚。

本来对于韦坚的案子,安禄山都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现在李隆基出乎预料的决定,却是让他措手不及。今天又被李隆基留到现在,再不马上补救,改变原来的一些安排,恐怕韦坚就真的可能会被李林甫无罪释放了。

到时候因为自己的权威没法维护,造成的连锁反应,将会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