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章 自此李鬼成桂芳,以后不再重提醒
作者:更待何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584

(PS:如题,经投票选择,及自思,决定易“李鬼”为“张桂芳”,以后不再提醒。原本自觉无碍,张桂芳也会成为过去式,没打算更改。不意忽然发现,每次人物说话时提到李鬼,只可能称张桂芳,而不可能是李鬼,遂有此变。)

张桂芳可没有黄飞虎那般心思,实际上两人虽是相识,交情却无几分。

帝乙时,两人同在闻太师麾下,竞争之意多过同僚之情。只是张桂芳起于微末,全靠自己奋斗,获取赏识。黄飞虎却是贵公子,又和纣王的关系不一般,有人拂照。

是以,黄飞虎总是压了张桂芳一头。

如今张桂芳换了个魂儿,更不认得黄飞虎是何许人也。况两人皆已改弦易帜,一个兵锋胜,一个名声隆,本就受人忌,难放心。倘若凑到一起,那才叫没事儿找抽。

因此,不论是之前,还是现在,不论关系,还是形势,均不允许他两个深交。

待到退朝散去,昔日商纣的镇国武成王,已是西周的开国武成王。

黄飞虎识得轻重,张桂芳心不在此,终归仍是点头之交,互一颔首,各归居处。

张桂芳回到府上,心里就开始寻思:“如今晁氏兄弟在我麾下听令,我又先一步投了西岐,却不知首来伐周者,究竟是何许人也。左军上将军鲁雄么?闻太师不会如此不智。”

闻太师确实不会如此不智,但也确实为遣谁去头疼。

令人头疼的不是黄飞虎,黄飞虎有多少本事,闻太师一清二楚。如果不计身份名声,黄飞虎仅是个豪勇之辈,根本不用闻太师在意。张桂芳则不然,唤名之术的威慑力太大。对于普通将领而言,就是无解;寻常人等,连交手的资格都没有,何谈胜算?

闻太师望着军报,心忧难解,肘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不如升帐同议,或许众将另有良策,也末可知。”于是命人击鼓,待众将齐至,就问:“列位将军!如今姬周自立王号,不臣已显;张桂芳、黄飞虎俱归西歧,羽冀又丰。若是置之不理,必有大祸。我意先起兵,明正其罪。唯虑张桂芳身怀唤名奇术,甚难抵挡。不知尔等可有他说?”

内有老将鲁雄,原想劝闻太师天下不宁,莫要妄动干戈,徒竖强敌。不意闻太师似有主意,鲁雄遂不再劝,又听闻太师称赞张桂芳高明,不觉生出攀比之心,冷笑道:“太师庙算,自有道理。唯赞张桂芳之语,末将不以为然。想那张桂芳少年当道,不过恃胸中秘术,纵横一时;怎知兵法之妙,意在三军用命,主将再强也难抵十万兵马。末将不才,愿讨先行。待至西岐,倒要与他一较长短。或许太师到时,末将已除其人,尽获取胜之机矣!”

闻太师见他十分自信,又思:“鲁雄久历军事,精通兵法,未尝就不能与张桂芳周旋。再者,自己随后就至,即使鲁雄一时失利,也无碍大局。况鲁雄忠心为国,若是不许,未免寒了老将之心。”于是允了鲁雄所请,心中忧绪亦有稍减。

待众将散去,闻太师忆及国事艰辛,不觉愁绪满腔;侧有吉立见之,略知究竟,就道:“老师心忧者,无非张桂芳的左道之术。不若从三山五岳中,邀一二师友助阵,大事自然定矣!又或调佳梦关魔家四将来,又有老师居中调度,张桂芳庶几可擒。”

闻太师大喜,即命左军大将胡升、胡雷至佳梦关镇守,交待魔家四将随军出征;又命吉立、余庆暂理军务,自骑了黑麒麟,挂上两根金鞭,至西海九龙岛,请来四位道友。

大抵是天数使然,小事易改,大势不变;吉立不提别个,只说魔家四将;闻太师教友甚众,独请九龙岛四圣。待八人齐至,诸事皆备,大军择日开拔。

消息传到西歧,姜尚升殿聚将,共议退敌之策。众将看罢军报,方知竟是闻太师亲来,不觉尽数默然。大殿内一片死寂,却是闻太师的威名太盛,无人不惧。

姜尚曾在青龙关研习了一段时间兵法,深知三军运用之妙,全在主帅心念之间。自思闻太师素有盛名,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非是自己这个初学者可以匹敌。再看殿中诸将的神情,不觉心中微叹:“未战先怯,焉有胜理?”说道:“黄将军,介绍一下敌情罢!”

黄飞虎面色复杂,先望了一眼张桂芳,见其老神自生,丝毫不忧,心中不觉生出一股豪气,肘道:“张桂芳不惧,吾又何惧之?大丈夫有死而已!”沉声说道:“末将在意者,倒非闻太师,闻太师用兵虽妙,但也不是无解。唯那魔家四将皆系异人秘授,各怀神兵异术,大是难敌。若无应对之法,任你兵法玄妙,也无济于事。”

姜尚听罢黄飞虎的介绍,面露奇异之色,心中甚是古怪。道家奇术,他也习得,虽不精擅,但非无策可应。实在不行,还有教中师友,纵是为难一时,终有破解之日。不着痕迹地扫了张桂芳一眼,观其神情,心下稍安,肘道:“难道张师侄的兵法,还在闻太师之上?”就问:“张元帅,敌情已明,可有退敌良策?”

张桂芳睁开双眼,淡然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魔家四将虽怀奇宝,亦不过匹夫之才,末将独应之,尚有三分胜算,况还有殿中诸将?至于闻太师,用兵恃强,不值一提,偶有妙计,亦仗测问,先知凶吉。两军对阵,末将虽不能胜,亦不会败,不过五五之数。唯其交游广泛,教中师友众多,稍遇挫顿,必请援助;需要谨慎提防。”

说着,张桂芳站起身来,“虎躯一振”,慨然又道:“唯今之计,莫如先败鲁雄,挫敌锋锐,涨我士气;待闻太师至,两军大战当是不胜不败之局,旷日持久。兵情变幻,非是末将可预料,眼下多说无益,须视具体情况,谨慎应对,方有致胜之机。”

姜尚闻言大喜,又问:“如欲先败鲁雄,计将安出?”

“鲁雄乃军中宿将,戎马一生,人老成精,奈何自视太高,不信个人武力,不知道术玄妙。白天可遣勇将出城挑斗,鲁雄必不敢应;城头多立弓弩,倚城而守,鲁雄必不愿战。夜里多备锣鼓,四面敲打,敌出则隐退,敌回则再出。日夜侵扰,虚实相间,令其进亦不能,退亦不得。如是三五日,鲁雄兵将俱疲,然后大军齐出,一战可定。”

张桂芳说到半途,姜尚已知其意。毕竟张桂芳的兵书里就有此计,姜尚也曾看过。之前慑于闻太师的名声,一时失计,不曾想到。这时一听,姜尚恍然大悟,不觉心中暗叹:“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外如是。张师侄道法通玄,兵略精擅,真奇人也!”

不是张桂芳口出狂言,亦不是张桂芳真是兵法大家,仅是依理(封神演义及西游记中,杨戬和猴子对阵魔家四将的情况)而说,复又仗势欺人(鲁雄是凡人,还是老头儿)。

非止一日,商纣先行官鲁雄领兵,已到西歧城下,安好营盘,遣人到城内投书;书略云:

“吾奉天子敕命,闻太师军令,问不道姬发自立武王,不遵天子之谕;收叛臣张桂芳、黄飞虎,情殊可恨。早上表章谢罪,称臣逊位,速把反臣献出,解往朝歌,免你一郡之殃。若待迟延,生灵涂炭,玉石俱焚,侮之何及!”

姜尚看罢,只是不理,又依张桂芳之计,遣将挑斗,派兵扰袭;鲁雄果然无可奈何,虽精兵法,怎敌道术之妙?计未说,兵未出,早被姜尚起课算到;兵没少损,将没少折,亦不能稍挽颓势。眼看败局已定,奈何无力回天。

又过三两日,军中探马来报:“闻太师率领大军四十万,不日将至。”姜尚接报,虽觉火候未到,但也不敢久等,以免生变。于是火速召来诸将,安排下去。

是夜,大军齐出,众将皆至。

第一路是黄飞虎及其家将,第二路是南宫适及西歧诸将,第三路是陈奇及马方等青龙关旧将,第四路是风林及陶荣、辛环等兄弟四人。四路大军,上将数十,依约杀入鲁雄大营,四面围攻。一个是养精畜锐,一个是心神俱疲,焉能不胜?

鲁雄眼见不能抗,心中长叹:“恨不能早退!”遂命众将引兵突围。经过一夜杀,十万兵马仅有数千侥幸杀出。鲁雄引残兵退往西岐山,刚到山前,就见杀出一军。

正是张桂芳及晁氏兄弟,大军将鲁雄残兵围定。晁田、晁雷大呼道:“老将军,败局已定,去路皆无,何不早降,共保英主?”鲁雄大骂不降,张桂芳也不和他废话,唤一声:“鲁雄不下马,更待何时!”随即众军掩上,商兵尽降,鲁雄及费仲、尤浑等一网皆擒。

可叹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原非军中参赞。只因闻太师出兵在即,不愿留他两个继续祸乱朝纲,于是一并塞给了鲁雄。本拟废物利用,到头来竟成了“借刀杀人”。

张桂芳命人押了三人及一众降兵,引军回城来见姜尚。

姜尚劝降鲁雄未果,于是命人暂时羁押;又见费仲、尤浑也被擒了,本欲杀了了事,忽觉时机未至,心下疑惑难解,只好传令一并囚禁。随即入宫面见武王,禀报军情。

武王得知首战大胜,就命宫人设宴,犒赏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