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勿行“不义”(下)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424

闻得王琰忽然言,高干不解,转头问王琰道:“怎么?”

然而,即在高干“怎么?”一出口的同时,王琰手中的大刀便已向其急劈过来。 首发--无弹出广告

见得眼前利芒一闪,高干猛一缩头,仍是不忘大叫了一声“啊!”出来。

然而,这声“啊”却是没有白叫,在事发突然,且再无第二个韩珩引人放箭来施救的情况下,高干便被王琰的大刀硬生生的劈于马下。

这一幕突然惊现于眼前,实将众北平军惊得呆了。

然而,事先皁与王琰有所“计划”的张郃,却是未惊;怕高干尚未死绝,张郃提马急冲上来,又往栽在地上的高干猛戳三枪,直戳的高干尸身在地上翻过来调过去的弹了几弹。

看完“鞭尸”的一幕,众北平军终是反应过来,便急往上闯,来寻张郃、王琰,欲替高干报仇。

然而,张郃却是横枪立马,大喝一声,道:“不义之徒已毙,尔等若欲活命,便不当再上前来!”

闻得“提醒”,众北平军方才冷静下来,纷纷止马停刀,唯幽州别驾韩珩照旧冲将过来,举手中宝剑(文官的宝剑,多是装饰品而已!)来寻“杀人凶手”王琰拼命。

见还有不怕死、不听劝的向前,张郃眉毛一立,大枪一抡,便将韩珩砸下马去,昏厥当地。

见状,北平中军纷纷弃刀下马,乞降于地。

正如韩珩所说,在襄平军“里应外合”,骤然夜袭之下,北平军各处分散,各自为战,无以为聚之下,未曾相持太久,至得天交五鼓,便为襄平敌军一一击破,大部皆降。 更新

到至天光大亮,北平城中已无战事,王成、诸葛亮、公孙康、公孙恭等被请入城中。

王成等“主要领导”刚刚于太守府大堂就坐,张郃便即提着高干的首级,同赵云、庞德、王斗、王琰、魏续、宋宪、程咨、邓芝、王昌诸将一起押着所俘的北平军将,前来交令。

到至堂前,张郃将高干之头向上一举,与诸葛亮道:“诸葛军师,高干狗头在此,末将未负所托!”

诸葛亮闻言,点了点头,安慰张郃道:“今大事已定,你只先使其头去祭你的妻儿吧!待回头,再将之号令城头即可!”

闻言,张郃谢过王成、诸葛亮,提头转身奔往自己府去。

其实,此时的张郃府上已然空空如野,其内之人已然尽为高干枭首于城上,弃尸于护城河中!故此时尚余狗头的高干,尚要幸于尸身全无的张郃府上之人!不过,多行不义者,纵好,亦逃不过身首异处的结局!

张郃提着高干之头下去之后,堂上的北平俘臣之中,却有一人站了起来,虽被绑着,但却跳着脚的开始骂起张郃、王斗、王琰的“大逆不道”,后又至王成、诸葛亮的“不仁不义”上来!

堂上堂下众人实未想到,至得此步田地,尚自有人如此嚣张。

待堂前军士急忙上来,将此叫嚣之人登到在地后,众人观之,方见乃是幽州别驾韩珩。

王成、诸葛亮于此人并无太多知晓,皆现惊异之状。

一旁有知事的上来,将韩珩简介给王成几人。

听明白了的王成看看诸葛亮,询道:“军师,此人当作何处置?”

诸葛亮闻言,横眉怒道:“高干如此无义,尚欲对其死忠,活的实在糊涂,只先将其杀了,教其往酆都城去听阎王老爷给他述理!”说完,诸葛亮便令刀斧手将韩珩推将下去,斩之。

其实,韩珩亦可不杀,不过新取北平之下,但放过一个韩珩,便将又会有十个、百个跳出来痛骂反对王成之人。

为此,诸葛亮此举只为杀一儆百之用!

不一时,韩珩之头便复为刀斧手奉还堂上,只刚才其还能骂,现却不能已。

王成终是“心慈”之人,看看又一个刚刚“活蹦乱跳”的大活人立毙眼前,实是不能心安,叹口气,道:“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再坏的坏人也有狐朋狗党!此人虽是愚忠,但其心仍自可表,便赠其薄棺一口吧!”

闻言,诸葛亮也点了点头,道:“信其即在北平为官,家人必也在城中;今其虽有过,但也不至祸及族亲,只告城内上下,勿扰其亲属才是!”

以处理韩珩一事为标准,一番“赏善罚恶”,直至午后,北平城便算初定下来。

然而,初整残局之后,却是一直不见袁绍长子袁谭及其手下谋士郭图!

王成、诸葛亮实不知此二人是生、是死;是逃、是掩!

那么说,这俩人呢?

原来,即在高干于太守府中听了王琰的告言,引众向外,去往东城迎敌之时,袁谭亦要相随,可是其身旁的郭图,却是一把将其拉住,拽在一边。

见郭图拉自己,袁谭不解,疑道:“先生,今敌军已至,正应出外迎敌,您何故拉我?”

郭图皱了皱眉,道:“公子糊涂,你我与王成打交道已非止一日,你表兄(高干)与其可是能比?若恃北平城高垛险或可尚能支持一段时日,今城门以为其手下人所献,想再把人家赶出去,实是笑话!今若不乘敌军尚未围城之时而走,则吾等早晚死无葬身之地矣!”

闻言,袁谭似有所悟,便道:“若此,我们当叫表兄一起走才是!”

郭图闻言,“唉”了一声,无奈的道:“若是一起遁逃,而无殿后之人,恐亦早晚齐遭擒矣!”

闻言,袁谭似乎“明白”了一些什么(丢卒保车,您明白了吗?),同郭图齐整带来的五千“平原援军”,与高干悖向,往西城逃去。

……

此外,在王成与诸葛亮的计划之外,前文中那位被阎柔从蓟州排挤出来、为袁绍又安顿到北平的“幽州刺史”焦触,也是乘乱逃了出来。

不过,在无处安身,又怕归回邺城,受袁绍治罪的情况下,焦触偷偷逃往南皮,去投了自己的旧友张南(袁绍“失势”的次子袁熙身边仅余的亲随武将。)。

且为掩人耳目,焦触给自己易了姓,改姓了西门。

为何要选此姓?

呵呵,只因当日从北平城中逃出来的袁绍军皆是走的西门,故为纪念自己从西门逃出生天,焦触方才改姓“西门”。

当然,也许提“西门触”您可能不知道,但提到其的后人,您想必必能知之!

谁?

西门大官人——西门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