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开发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63

高新区筹备委员会,新鲜出炉的副处级干部,姜凯同志,遁了。

市党校,新一期干部培训班,提前开学。

所有,有志于前途的干部,都要在达到某一阶段以后,进入党校学习,深化理论研究,加深对中央精神的理解,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本职工作,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姜凯同志筹集到的资金,每月不过一二十万。

不要说全面规划,总体开发,连逐步建设高新区,都非常吃力。短短的两个星期时间,他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干部,不是想当就能当的。

在偏远山区,反正就这样了,也没有多高的期望,大家破罐子破摔,浑浑噩噩也能混日子。但高新区,经过双环公司的一再刺激,在省里、市里不断发酵,现在又来了副部长亲自考察,并明确表示,只要高新区建成,双环公司将承诺的研发基地兑现,梦寐以求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帽子,就可以戴上。

应该说,这是晃花了不少人眼睛的。

对姜凯这个乳臭未干的,能够占据这个重要位置,省里市里,都略有微词。上下活动,企图取而代之的人,也很有几个。

可很快,绝大多数的声音都消失了,活动的人,也不闹了。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没有财力支援,高新区开发的规模如此之大,看姜凯一日瘦似一日,谁能拍胸脯,说自己比他干得更好?

还是在等等,看看。

结果,现在姜凯同志,也用学习遁,暂时逃离了这个岗位。大家很难明白,到底是市党校,真的认为应该提前开班,还是姜书记,借此让儿子能够喘一口气,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暗中做出的安排。

姜凯发了狠,在去党校之前,把压在肩上的担子,分散发放下去。

这是本部门的大事,谁也不能逃避!

高建云副主任、余水副主任在此期间,继续挖掘本区潜力,开拓财源,为高新区的开发,提供财力支持。

郭凡逍遥了没几天,也被抓了壮丁,姜凯要求,他想办法,去招商引资也好、去骗也好,都要脱几个企业过来,在高新区驻点。

姜凯不要求,这些企业能有多大作为,只求他们能够通过投资,解决部分村民的生活负担。

一个双环公司,还是不够。

多几个企业,高新区多少才有些样子,围绕这些企业,展开产业链,才能让高新区,尽快地形成规模。

这是死命令!

姜凯说得很清楚,在他从党校回来以前,必须要见到成效。

现在,他清楚地明白,在高新区筹委会任上,依靠别人都是不现实的,能不抽后腿就不错了。唯一可以依靠的,也只有这个,和他一道分配下来的郭凡。

他倒要看看,郭凡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化不可能,为可能。

郭凡也是毫不客气,要求为他,办一份出国护照:在国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客户,有钱有实力的一些单位,早被当地政府,当作了座上客,哪里轮得到他去挖墙脚?

只有到欧美去!

他和微软公司有一点交情,双环投资管理公司,也表示愿意介绍几个接触过的客户给他,至于能不能拉到投资,那就要看他自己的发挥。

这个要求非常实在。

出入境管理处,立即为他,办了一份因公出国的护照,期限三个月,过期作废,别想逗留国外不回来。

钱,努力为他凑了两千美元,省着点花吧,实在不行,去中国驻美使馆,对方想来也是会安排房间,一顿饭还是能供应的。

一同跟去的,还有一名助手,郦惠同志。

元月二十三号,郭凡同志,带着益都市高新区所有干部们的殷切希望,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当时,好多年没下过雪的益都市,飘起了雪花。

霏霏细雨,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雪花,落在众人的发顶,一种风萧萧易水寒的悲壮,在机场上空,回旋不断,久久不散。

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不可捉摸。

就在郭凡离开益都,经由北京转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正在横渡太平洋的空中,双环公司向高新区筹委会递交了一份申请。

双环公司表示,公司的总体规划,已经得到了美国总公司的批准,即将动工。

鉴于科技园区规模宏大,为了赶工期,双环公司提出,希望与省建二公司、三公司一起,合作组建双环建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由双环公司出资一个亿,占公司百分之五十三的股份。省建二公司、三公司,用价值三千万的工程设备、技术熟练工程人员入资,各占百分之二十一、百分之二十六的股份。

又是一次大手笔投入,等米下锅的省市领导,当即拍板同意。

双环建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还没拿到工商执照,先向社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招聘。优先招聘高新区民工。

随即,以省建二公司、三公司的建筑工程人员为基础,分别成立了二十支建筑队,每个建筑队,又配备给五十名招聘来的民工。

一次性,就给高新区,解决了一千名农民的工作问题,惠及六百多户人家。

简朴的成立仪式上,市委姜书记亲自剪彩。随着象征着合作、团结、奋进的二十支大型气球飞上天际,二十支建筑队向四面八方分散开来,同时开工,在高新区的地盘上,展开了“奋战一百天,重塑高新区”的大会战。

二十支建筑队,看着多,分散开来,每支队伍,还是要负责很大一片操作面。

于是,高新区内,新成立了大大小小,近百支草台班子。人多的,老少四五十人。少的,不过七八人。复杂的、技术性强的建筑工程做不了,帮着运运砂石、水泥、粉碎、整地、砌墙、晒沙,等等活计,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双环建筑公司,也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

一时之间,以双环公司为核心,偏向万红乡,直线距离一公里范围内,像沸腾了一样,无数的人头攒动,工程车辆怒吼,解放、黄河车穿梭往返不断。

拜现代测绘仪器,和前期总体规划之便,在双环公司的统一调度下,繁忙的工地,虽然工程量各不相同,但从上方俯瞰,整体却是整齐划一。稍有些误差,也只需要经过小范围的调整,便可以弥补。

在党校学习的姜凯,一面忙着交朋识友,编制关系网络,一面关注着高新区。

看到高新区最近的变化,读着筹委会统计出来的一个个数字,他兴奋异常。不说多了,只要双环公司再来几次开发,高新区就将大变样,完成筹委会想要实施,但无力支持的规划工作。

但隐忧也不是不存在。

双环公司这次大开发,覆盖范围达到直径两公里,规模大,涉及到的农户也不在少数。

在政府协调下,这些农户,由于偏向万红乡方向,乡镇企业基本没有,只是赔偿征地费。涉及到的农户,达全乡三分之一,计有两千多人。由于近郊地少,人均耕地一亩一分,合计两千两百亩。

双环公司,按照政府核定的赔偿标准,每亩赔付两万征地款,共为此支付了四千多万。

其余河川、滩涂、竹林、丘陵等公共用地,由政府作为扶持,让双环公司用一千万,就全部算入规划范围内。

施工期间,双环公司还要为每位农户,每月支付五十元生活费。

这个生活费标准,比城市居民现在平均额低得多,但基本与当地收入现状,相等。他们也暂时住进了公司为他们建设的简易住房内。

一支建筑队,正在为他们重新,修建集体楼房,每户按五口人计算,居住面积九十平方,作为村民的回迁住房。

还有以前承诺的,综合培训学校、皮革箱包厂,都将一并建成。不过在规划中,箱包厂将不建在本地,而是放到宏圣乡。

反正宏圣乡,小企业多,征地赔偿困难,不如作为各种小型厂矿的集中地。而把规划重心,放在万红乡。

这些方面,双环公司都做得很好,无可厚非。

关键是以后,农田没有了,这些村民们将何以为生?

姜凯挨了一次舆论批判,现在如同惊弓之鸟,对于回迁农户的生计问题,非常敏感。他生怕双环公司,完成了自己的规划,就对这些农户置之不理,将这个包袱,甩给政府。

说起来,如何安置农户,好像是政府的工作。

可这两千多人,一齐上来要工作,他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的工作,给他们安排。

现在人口增长迅猛,大学生、高中生,一拨拨地毕业,伸手要政府安置。城市里,各种工矿企业,人员早就超编。

为了解决就业,所有的企业,都存在大批没有正式工身份、但都不得不收的编外人员。根本不可能,再为如此多,毫无技术的农民,找到适合的工作。

要是双环公司真的置之不理,那他除了去跳河,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

想这想那,算东算西,姜凯感觉自己,极度的心力交瘁。

好几次,他都想跑到父亲面前,告诉老爸,他不干了。可最终,他又忍了下来,他告诉自己,还没有到最后绝望的时候。

郭凡,拜托你,请你一定要给我,给高新区,带来惊喜。

全看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