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拒绝起复
作者:睡不醒的白龙君      更新:2019-10-18 11:59      字数:3180

到处写信,到处写呈文,最后从四面八方汇总来的兵源,仅仅有两千多人。刘鸿把这两千多人安顿好之后,忽然有一种悲怆感。

他知道京师的三大营和十二团营,以及五军都督府,甚至是巡防衙门都是京城卫戍的最后力量,是不能够擅自离开京城的。

可是他想不到的是,辽东巡抚曹丹麒近在咫尺,手握数千人马,却推诿塞责不肯救援,难道不知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吗。

一旦关隘失陷,城外的清军就会像潮水一样涌进来,到时候你这位辽东巡抚岂能够独善其身。

愤怒归愤怒,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守城。时间很快就到了七月初。山海关外,皇太极已经进攻了一个多月了。

这一个月里,刘鸿损失了一万三千人,而皇太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损失九千多人。

山海关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了。

白龙卫队也曾经在这段时间内派出了两队几十人的小部队,都是自杀式袭击,有去无回。虽然这两只小队都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也付出了全员阵亡的代价。

在六月底的一次夜袭中,白龙卫队派出的敢死队员们,竟然无意间击杀了一名郡王。那就是被皇太极封为世袭罔替顺承郡王的萨哈廉。

山海关内得知这一消息之后,都是军民振奋的。他们更加坚定了抵抗到底的决心。唯一为此事加重了隐忧的,就是城内的最高指挥官刘鸿,他知道这比如会导致清军更为猛烈的报复行动。

还有一个人也为此忧心忡忡,那就是武杰。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武杰是珍惜自己士兵和的生命的。

而整个六月份,虽然白龙卫队发动的三次突袭都造成了清军的较大损失,尤其是最后一次,竟然杀死了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郡王。

可那又能够怎么样呢,自己的兵在一拨拨的去送死。

武杰肯定是没有听说过神风敢死队的,一个在几百年后的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名词,如果他知道的话,他应该会考虑,这些让士兵去送死的行为和神风有什么区别。

七月初,皇太极忽然停止了进攻,山海关城内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但是无论如何,城内算是已经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虽然这来的很蹊跷。但刘鸿还是立刻安排了换岗休息。

并且让一些民工百姓马上对破损的城墙进行了修补。

其实并不是皇太极耍什么花招,之所以停止了进攻那是因为皇太极的军中已经断粮了。毕竟这些人已经在人家的城下折腾了一个月了。

在盛京运送的新一波粮草来到山海关城下之前,皇太极决定暂停进攻,自己也休息一下。

每天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对于粮草是个极大的消耗。当时皇太极的心里想的是,只要是能够打下山海关,那么山海关内的府库粮仓全部都是自己的了。所以就没有考了带太多粮食。

就是这几天的休息时间,已经给了关内太多的喘息之机了。

重伤员得以安心修养,轻伤员能够收拾一下继续干活,老百姓也被组织起来训练了,在必要的时候要作为第二梯队补上去。整个山海关内已经到了全体动员的阶段。

真正做到了全民皆兵了。

通州的一个小镇的乡下,凌云正在自己的家门口教一些孩子读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看着眼前的这群学生们,凌云忽然觉得,如果能够一辈子就在这林泉之下,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教书先生,倒也是没什么不好的。

这时候,忽然看到远处的马蹄扬起来一阵尘雾,他叹了口气说:“放学吧。今天就到这里,回去都好好的温习功课,不能荒废。”

学生们道过先生再见之后,就各自回家了。

果然,远处的几匹骏马是朝着这里的方向过来的。到了近前,几位滚鞍下马。问道:“这里可是凌云凌大人吗。”

凌云点点头说:“我是凌云,不过不是什么凌大人,只是这山野小镇中的一名教书先生。”

领头的一位差官拱拱手说:“凌大人,我们是兵部的。昨天兵部接到了上谕,皇上已经要起复您了。这是刚刚转过来的内阁行文,请您过目。”

凌云心说,该来的,终归还是要来的。自己想做一个清闲自在的田舍翁,恐怕是不可得的。不过如过没有什么理由的话,自己这草民还是要当些日子的。但能够接到这样的上谕,肯定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哪里又起来了烽火狼烟。需要自己这个救火队员去了。

果然,打开之后,看到的也是差不多的,让他立刻回到山海关,重新执掌白龙卫队。不过,这一次并不算是真正的起复。

在被一撸到底之前,凌云的官衔和爵位是有一大堆的。武英伯,兵部侍郎兼辽东巡抚,还一度兼任都察院的右副都御史,可谓一时间风光无两。

但毕竟是皎皎者易污,抛物线要是很快就到了最低端的话,接下里就是一个下落的过程了。

凌云在两年时间里,就从一个小火头军到了这样的台阁大臣的位置,这太不正常了。所以他也在很快的时间里,被打回了最初的位置,甚至成了一介草民。

当他心灰意冷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内阁的命令,皇帝的上谕,让他重新回去管理自己的部队,这本来应该算是一件好事,但是命令写的很清楚,这一次起复的官职,却是署理兵部职方司郎中,并且要听刘鸿的节制。

兵部职方司郎中,可以算是一个总参谋长的角色,但是在明代却是一个背黑锅的角色,所谓职方职方,最穷最忙。而且还是署理郎中。仅仅是一个文官正五品。

而且仅仅是是个参谋角色,职大位轻,能够统领自己的旧部那是因为自己的旧部都是自己一手招募和训练的,能够叫得动。除此之外,自己是没有什么军权的。如此的安排,与其说是起复,不如说是在找炮灰。

这个角色的安排是没有办法协调打仗的,在军队里,如果没有绝对的指挥权,那么就等于是绝对的炮灰。尤其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

凌云想了一下说:“请这位上差回去答复孙大人,并请孙大人代为转呈内阁,我凌云现在是一身的病症,实在是上不得马,拉不开弓了。实在不堪再效犬马,求皇上念在过去的功劳上,赏赐我一个骸骨吧。”

兵部差官也仅仅是来传达命令的,他们对命令没有更改和答复的权力,既然凌云这么说了,他们也只好去回话了。

其实刘鸿三番五次的请,崇祯都没有打算同意起复凌云,但是在这个时候,最不该搀和这个事情的都察院巡城御史左牵牛上了一封奏折,痛陈利弊。对崇祯的震动很大。

想过之后,他决定先以目前的局势为重,传旨给孙传庭,暂时剥夺贺人龙的总兵衔,降为游击并且罚俸两年,以示惩戒。至于凌云,以兵部郎中起用,这件事就交给温体仁去办了。

但人家凌大人似乎根本就不想领这个情,一心只想在他的下乡做个教书先生觉得挺好的。

因为除了兵部职方司郎中这个职务的不靠谱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凌云不能够释怀的。

那就是自己的住址是怎么被人知晓的,如果当初做侍郎巡抚的时候,身边有锦衣卫的人盯着,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自己被贬为庶民,并且剥夺了全部职衔俸禄和爵位,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了。按理说是无人知道这样的一个人去到哪里的。

可兵部的人却轻易的找到了自己,说明自己还是没有摆脱朝廷的监视,想到这里的时候,凌云的心里就一阵凉凉的。这位天子也是太过于敏感和多疑了。

现在如果自己不答应出山的话,无非是在这里呆着做个教书先生,可是一旦重返战场,实际上就是重返官场了。而官场是不纯粹的,那就是名利场和是非窝。

凌云心里对这些都有数,他的心中也是非常的矛盾的,他很想做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只想着如何对敌,如何战场厮杀,如何保护百姓和家园就好了。

可是偏偏没有那么简单,任何一个皇帝对于手握军权的大将都是有所防备的,无论他的在朝还是在野,都没有那么简单的。

军权越大的时候,手下的将士越是强悍齐心的时候,就是距离危险更进一步的时候了。

凌云不是不想山海关,不是不想他的兄弟们,只是对于官场他已经实在是倦怠了。他在等待着崇祯的回复。

崇祯却已经经不起吊胃口了,他等到这样的回复后,当时勃然大怒,这干活曾经的直臣,现在竟然趁着战事和自己要条件。

是可忍孰不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