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自古英杰出少年
作者:朕行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46

方丈见过陈?多次,也很喜欢这个聪明勤快的孩子,有心收留陈?,只是庙中僧众已然严重超编,自己身为一寺主持,不便开这个头。{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今见众僧都给这个小孩求情,便顺水推舟,收下了陈?,才使得陈?在冬季来临之前,有了栖身的处所。方丈见陈?能读书习字,就让陈炜去藏经阁,做了一名小沙弥。

了然法师负责整理藏经阁,整日与经书为伴,虽德行深厚,久之也觉枯燥。小陈?的到来,让藏经阁有了一些生气。每日忙完手头活计,了然就给陈?讲经释义,教导陈炜研习经文。

陈?天资聪惠,进庙后没有了生存的压力,便不在出庙捕捉昆虫鱼虾。后来听了然法师给他讲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禅意后,始明白万物都和人一样具有灵性,都有生存的权利。从那以后,陈?便绝了杀生的念头,慈悲心也油然而生。以后的日子里,陈?如饥似渴地跟着了然法师学习经文。了然见陈?聪明好学,心里也很高兴。每日师徒俩无事的时候,了然总是不厌其烦、深入浅出地给陈炜讲经解文。由于陈炜认真好学,就连那些艰涩难懂的经文,他手捧经书,听了然法师讲解一遍后,不但能过目不忘,而且还能讲出其中禅意。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不觉陈?在净土寺已经过了五年,藏经阁中的经典,大多也都已看过。由于陈?学习态度认真,不懂就问,书中的佛理,大多都能参透。这一年,洛阳城白马寺举行度僧大会,要求城里郊外的大小寺庙都要选派一至三名,十四岁至十八岁的少年僧人参加。由于当时的洛阳城是隋朝新建的都城,城市规模化程度之高,丝毫不逊于隋西都长安。城中庙宇较多,净土寺作为城中较大的知名寺庙,当然也接到了通知。方丈选派了陈素、小胖墩和另一位少年僧人,代表本寺前往白马寺参加度僧大会。陈炜听哥哥说,这些少年僧人集中到一起后,要进行佛学知识修养的考试,成绩优异者统一留在白马寺,接受当时最权威的佛学*师进行佛学知识的学习培训。培训结束后,这些僧人将获得官府颁发的度牒,巡游到全国各地讲经,宣扬佛理,弘扬*。

原来,佛教至东汉明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发展兴盛起来。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道路崎岖难行,加上西域诸国素与中原交恶,从西域往中原传教的法师甚少,携带的原版梵文经书更是寥寥可数。佛教的迅速发展,对佛经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各个寺庙便组织粗通梵文的僧人,对佛经进行翻译、抄录。由于梵文难懂,僧人们在翻译佛经时就遇到了麻烦,只好根据自己对梵文理解的不同,对佛经进行翻译。到隋唐时,这些魏晋南北朝时先贤们翻译的经书,就很难读懂。读不懂,就会产生分歧争论。有了分歧争论,自然又产生了派别。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各个寺庙的法师在讲同一卷经文时,竟出现不同的释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相争执扯皮的事,经常发生,由此,也产生了不同的佛门宗派。在这种“先译之所不察,今者之所共疑”的情况下,由负责管理僧事的僧官出面,在都城各个寺庙选拔天资聪惠的少年僧人,统一学习原版梵文经典,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从哥哥那里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想去参加考试。在过去的四年里,他已经对佛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这样一个上进求学的机会,以他的秉性,又怎能甘心放弃?可是想到自己年龄太小,又是做杂役的小沙弥身份,根本没有资格参加度僧大会,陈炜失眠了

在考试的当天,当寺庙的大门刚打开,陈?就偷偷地溜出了净土寺,一路小跑着来到了白马寺。

陈?剃着光头,穿着僧服,很容易就溜进了白马寺内。在问清考试的地点后,他忐忑不安地坐在了考场大殿的大门外。他刚坐下去不久,就见一个管理佛事的僧纲和两个身穿袈裟的法师,带着几个僧众向这边走来。这些人看见陈炜坐在考场的门口,还以为陈?是白马寺里打扫卫生的小沙弥。那个僧官就让陈?等考试结束后,再来打扫卫生。有一个穿袈裟的法师是白马寺主持方丈,他见陈炜面生,就问道:“小沙弥,你不是白马寺的吧?”

陈?赶紧把自己来参加考试的经过,如实地说了一遍。那个僧官看着陈炜,一脸严肃地说道:“小沙弥,你年龄太小,不附合规定,还是赶紧回净土寺去吧。如果你师父找不到你,回去后要受责罚的。”

陈?昂着头,倔犟地说道:“虽然我的年龄小,可是我的志向高。当年甘罗十二岁做宰相,也是我这个年龄。”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僧官,“我立志要成为一个名满天下的*师,把佛道圣法发扬光大。”说着话,他忽然跪了下来,泪眼汪汪地说道:“我要参加考试,求您们看在佛主的份上,给我这个机会吧!”

那个僧官和两个*师互相看了一眼,见陈?小小年纪出言竟如此不俗。说这番话的时候,目光透着坚定,一看就是一个有着执着精神品格的人。于是,那个僧官急时制止住两个准备上前把陈?拉走的僧人,然后和颜悦色地对陈?说道:“小沙弥,你既有如此大志,想必已经熟读了不少佛经吧?”陈?“嗯”了一声,冲僧官点点头,算是回答。

“你既然熟读经书,我问你几个问题可以吗?”那个僧官又向陈?问道。

陈?点点头,自信地说道:“只要是佛经上有的,我差不多都能答。”虽然言语狂妄,神情却甚可爱。

那名僧官“噢”了一声,怀疑地看着陈?,思索了一下,便随手指着院中塔下供奉的一尊如来佛主一手指手,一手指地的法身金像说道:“我看你年龄不大,口气倒是不小,我就不问你佛经上的事了,你能谈一下‘佛’吗?”

陈?看了一眼佛主法像,犹豫了一下,方才说道:“‘佛’就是觉悟者。是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我佛如来就是一个从如实真理之道而来,且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神。”他指着佛主的金身法像,“佛主的手势告诉我们:‘天下地上,唯我独尊。”说到这里,他怯生生地看了一眼站在自己面前的这几位*师,见大家都专注地看着他,在认真听他讲话,于是,他的声音逐渐响亮起来:“‘唯我独尊’是告诉我们: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决定着自己的未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人都能修炼成佛。每个人的祸凶吉福,成败荣辱,都取决于自己对人生的修持态度。”

陈?说完,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那个僧官:“法师,我讲完了。”

僧官把陈?注视了良久,方才感慨地赞道:“讲的好!讲的好!小小年纪竟然对‘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果然是年少有志,不与俗同。”

站在僧官旁边的两位法师是白马寺的高僧,听陈?讲完,他们都觉得出乎意外。白马寺主持法师向陈?说道:“小沙弥,你小小年纪,对‘佛’有如此悟性,当属不易。我来考你两个问题:你能解释一下‘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意思吗?”

此时的陈?,见刚才自己的回答得到这几位*师的肯定,人也开始变得自信起来,把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在几位*师面前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无缘大慈’:不但要对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等和自己熟悉的人要施行关爱,同时对那些有缘相遇,素不相识的人也要爱护。就是说:‘不独亲其亲,子其子,还要亲万物’,这才是无缘大慈的真谛。”只略一停顿,他又接着说道:“‘同体大悲’是说:人饥我饥,人劳我疲。将人心比自心,把宇宙众生看成人我一体,祸福与共。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誓愿,就是同体大悲的最高境界。”

陈炜说到这里,见众法师面露赞许之色,频频向自己点头,他更觉自信,于是提高声音接着总结道:“‘化人间为庄严净土,变地狱为极乐世界’,就是我佛门‘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终极境界。”说完,期待地向几位法师问道:“法师,我讲的对吗?”

“对!对!对!”众僧都赞道:“讲的对!讲的好!”那位僧官叹道:“阿弥陀佛!值此各派学说盛行,分歧日增之时,佛主慈悲,派这个小沙弥来此乱事,宏扬佛法。善哉,善哉!”

这时,站在僧官身后的一个白马寺的青年僧人不服气地冲陈?叫道:“小沙弥!我看你多半是在寺中日久,耳濡目染,学了一些经文。刚巧法师所问,恰为你知。我再来问你:何为三乘?”

陈?一听,竟有些纳闷,觉得这个问题太过容易了一些,于是疑惑地看着提问的僧人,不知是回答还是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