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后院起火(下)
作者:金玉良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90

陈子龙深更半夜被叫起来,闻皇上急召,不赶怠慢。

陈子龙作为军校军事部主任,忙得很,主要原因是两个副校长基本上没时间去军校,所以,史可法领着两个主任在操持。

“人中,许都余部在浙东聚众谋反,朕召你来,是让你说说许都的情况。”

“皇上,既然万岁问及,臣只能据实相告,言语不当之处,请恕臣不敬之罪。”

“人中,一定要据实讲,只要讲真话,朕赦你无罪。”

“皇上,许都,东阳县人,祖父许达道官至福建参政兼摄军事,时称‘八闽总宪’,从祖父许弘纲则是天启年间的南京兵部尚书。可以说,许都也算名门之后。此人言语不多,性喜仗义疏财,抑强扶弱,名闻江浙。此人系臣好友何刚之徒,因此关系臣几次举荐,皆不能用。崇祯十五年夏,东阳县令姚孙?以备乱为由,向许都索贿万金而不得,遂对许都怀恨在收。崇祯十六年十二月,许都母丧出殡,送殡者上万。东阳县令姚孙?派人向监司王雄密告许都谋反,王雄即派兵拘捕,送殡者怒而斩杀官兵。许都不得已率众暴动,其军以白布裹头为号,时称‘白头军’,响应者旬日10万众。许都称帅,立年号永昌。十余天,攻克东阳、义乌、诸暨、浦江、永康、武义、汤溪、兰溪等县,全浙大震。时臣任绍兴司理,崇祯十五年,臣曾在浙江巡抚董象恒节制下,参加过浙、赣、闽三省会剿,平定邱凌霄父子为首的山民暴动。浙江巡按御史左光先以臣知兵,应调金华平叛。崇祯十七年二月,经臣联络,许都接受招安。可左光先非要杀许都,臣再三劝阻,但官职卑微,也无可奈何,至此,许都及其手下六十四人被杀。据臣分析,许都手下许嘉应、丁汝璋等人本不愿招抚,逃亡他乡。闻许嘉应、丁汝璋因许都被杀,又起兵谋反。”

陈邦彦道:“近几年来,浙东地区水患成灾,饥民蜂起。而各级官吏贪污腐化,中饱私囊,不施救助…。”

我摆了摆手,打断了陈邦彦的话。

“朕知道,这就是官逼民反,下边的一些官吏也确实应该好好治一治了,但是,有些事急不得,有些事不得不急。这个事情怎么处理?后院不能起火啊!”

陈子龙道:“皇上,臣有八个字,可保后方稳定,就是刚柔并用,剿抚兼施。”

陈邦彦笑道:“人中之言甚是,皇上,记得您讲,非常之时应行非常之事,只要能痛改前非,忠于大明,与建奴誓不两立的人,我们就可用。”

唐王也连连点头。

“好,朕已经选好了人,让柳东山带领护国第一师去。”我看了一眼陈子龙。

“人中,让你去也很合适,但军校离不开你。麻烦你一趟,你去南大营传旨,顺便把浙东的情况向柳东山介绍一下,至于此次平叛的总体原则,就按你说的,告诉他,让他权宜行事。令斌拟旨,命柳东山为钦差大臣,任左副都御史,加左都督印,节制浙江诸路兵马。也传旨给浙江巡抚张秉贞,让他做好后勤保障。”

陈邦彦含笑道:“皇上英明,让护国第一师历练历练,也见点血腥,以备大用。”

“朕就是这个意思,没有上过战场的兵,还不算一名真正的军人。南京离金华七百余里,长途跋涉,也检验检验他们。”

“还有,唐王,明日与内阁合议一下,诏告浙直、福建、江西、两广等省,办理本省事务要体恤民情,确保稳定,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剿抚兼施,这几字直接写上。内阁按照这个意思拟旨,措辞要严厉,下属有错首先追究各省主官。此旨发到各省督抚、布政使及按察使一级。”

“臣尊旨。”

“人中,姚孙?和左光先呢?”

“回皇上,姚孙?因功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正在任上。左光先本来今年二月届满,由于北都失陷,现在还在浙江巡按御史任上。此人是左光斗从弟,年轻时以骁勇善战而闻名,曾随洪承畴、孙传庭等围剿建奴和流寇,多有战功。做官地方也颇有政声,臣平许都之乱,得益于左御史支持。”

“人中,你替左光先讲情吗?”

“微臣不敢,只是据实陈奏。”

“哼哼!讲情也好,据实也罢,左光先吗,朕就不处理他了。姚孙?,令斌,代朕问话,以示诫勉。”

诫勉谈话,管干部的一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