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哭唱声震天
作者:流金铄石      更新:2020-02-10 03:33      字数:3211

左顺门前哭谏的官员都是文化人,因此他们连哭嚎也不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他们能够把哭给哭出节奏,把喊给喊出韵律来。再听那哭谏的声音,已经成了如此这般的旋律:

咚……咚,“哎呀呀!”咚……咚,“太祖啊!”

咚咚、咚咚、咚咚咚“大明的礼法要崩啦!”

咚……咚,“哎呀呀!”咚……咚,“孝宗啊!”

咚咚、咚咚、咚咚咚“臣要追先帝于地下!”

咚……咚,“哎呀呀!”咚……咚,“太宗呀!”

咚咚、咚咚、咚咚咚“太庙统序要乱啦!”

咚……咚,“哎呀呀!”咚……咚“先帝啊!”

咚咚、咚咚、咚咚咚“众位先帝显灵吧!”

……

当时正是七月天气,官员们从早朝下来一直闹到了中午。那些没有能够挤上左顺门台阶擂门哭谏的官员,此时说是跪着,其实早已在地上成了坐态。他们手撑着地,跟着大家一齐吟诉,一齐喊叫。这些官员都是头戴乌纱、身穿朝服。那朝服不但做工精细,里面还有内衬。里三层外三层的,可比得上一件夹袄。火辣辣的大太阳曝晒着他们,官员们的脸上说不清楚那是泪水还是汗水。总之,那一颗一颗的水珠子在不住地往下滴。有些不太细心的官员,用手抪拉脸上的水珠时,顺便还把手撑上粘起来的灰土抹在了脸上。再看这些人呀,他们顿时还流露出一点大宋包拯的风度。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些官员为何要擂打左顺门哭谏呢?此时嘉靖皇帝不是正呆在文华殿吗,他们应该去那里当面对着嘉靖皇帝哭闹才是呀?官员们又不是傻瓜,当然是有别的原因了。

这是因为,官员们当时并不知道嘉靖在文华殿呢。跪谏的官员们都是从奉天门下朝而来。当时的礼制是,臣子们下朝要从左顺门走出,径直去东华门走出紫禁城。他们从左顺门出来的时候,明明明知道嘉靖皇帝就在里面。这左顺门被宫廷侍卫从里面给插上了,他们当然要擂打左顺门吵闹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散朝后是由左顺门北边,很远处的一座门——左翼门走了出去,直接到了文华殿,朝议的大臣们对此当然是不知道的。这左翼门是奉天殿广场的西门,奉天殿广场也就是现在北京故宫太和殿前面的那处大院子。太和殿当时叫奉天殿,说起这座大殿来它也可谓是命运多舛呀,它已经更改过好几次名字了。

太和殿是当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的时候建造的,它于永乐十八年落成,命名为“奉天殿”。永乐十九年正月,正式开始使用奉天殿开朝会。结果使用了还不到一百天,“咔嚓”一个响雷,就把这座无以伦比的大宫殿给烧着了。

奉天殿修建在八米多高的台阶之上,它自身高三十米有余,与下面的台阶合在一起那就是四十来米的高度。当时又没有水泵、更没有消防车,救火就依靠人们端着水盆水桶往上泼。与其说大家是在忙着救火,倒不如说就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这座金碧辉煌的金銮殿,化成了一堆废墟。

这次雷击可不单单奉天殿遭了殃,它的大火还引燃了它背后的华盖殿和谨身殿。华盖殿就是现在的中和殿,谨身殿就是现在的保和殿。永乐皇帝修建北京城,已经是让全国百姓揭皮剐肉了。这刚使用了没几天就化成了一缕青烟,哪里还有财力把三大殿给重新修建起来呀?

永乐皇帝毕生没有重修三大殿,一直到了他儿子洪熙皇帝、孙子宣德皇帝,都没有重修这三大殿。我们可以想象,紫禁城中心位置的那一堆灰烬,竟然跨越了四朝皇帝。重修这三大殿的是永乐皇帝的曾孙子,也就是被瓦剌人掳走的那个明英宗朱祁镇。当然,这三大殿是在他被掳走之前修建起来的。

到了嘉靖年间,也就是我们这部书中常提到的这个皇帝的时代,紫禁城又着了大火。当然,官员们哭闹左顺门的时候,皇宫还没有着火呢。那是嘉靖后期发生的事情。这一次又是三大殿都给烧着了,这次还连带上了前面的奉天门也给烧毁了。奉天门就是现在的太和门。嘉靖皇帝的财力还不错,五年之后就把它们都给重新修建了起来。能够如此迅速地重修三大殿或许也是由于另一个原因——嘉靖皇帝采取了偷工减料的措施。

嘉靖皇帝没有依照原本的形制来重修三大殿,而是将这三大殿的规制都进行了缩减,重修的三大殿大概相当于原来宫殿的四分之三大小。我们现在可以从太和殿的殿基上看得出来,因为那殿基还是原有的规模,而大殿保持的是嘉靖重修时的规制。永乐皇帝建造的那种高大、深广、恢弘的气势再也看不到了。

嘉靖皇帝之所以将三大殿缩减规制重修,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你是不是会想:嘉靖皇帝是不忍心那么劳民伤财吧!才不是呢。让嘉靖不得已的是,当时在湖广云贵川已经找不到那样的大木材了。三大殿重修以后,嘉靖皇帝对它们都起了新的名字。三大殿的新名字分别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皇极殿就是太和殿,中极殿就是中和殿,建极殿则是保和殿。

隔了隆庆皇帝一代,到了嘉靖皇帝的孙子——万历皇帝的时候,这三大殿又一次烧着了。这一次大火烧得更旺更烈,竟然顺带着将里面的后三宫也给引燃了。后三宫的乾清宫是皇帝睡觉的地方,最北边的坤宁宫是皇后睡觉的地方。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中间是交泰殿,交泰殿是皇帝和皇后同房的地方。前三殿和后三宫都烧毁了,但是皇帝和皇后睡觉,远远重要于官员们开会。因此,先重修了后三宫。至于三大殿,一直等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天启皇帝末年,才又重修了起来。天启皇帝就是那个传说中的木匠皇帝,估计他的木匠才艺在那个时找到了用武之地。

李自成进北京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对于他出北京的故事大家又能了解多少呢?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故事,应该就是李自成烧北京了。这家伙临逃出北京城的时候,将整个紫禁城和北京九门,放了十把火都给烧着了。当年这个匆忙出逃的李自成,骑在马上还曾经从远处回头眺望,恋恋不舍地看了看这座仅仅让他呆了四十天的北京城。那家伙当时看到的景象应该是,中间燃烧着一个大火堆,周围环绕着九个小火堆,好看得活似一朵九瓣梅花。李自成看到如此情景,或许是有悲亦有喜,高兴之余他还应该有一惊。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自己刚刚逃出城门的时候,在城门门洞的墙壁上就曾经看到过一束梅花的浮雕——像他放的那十把火一样的梅花浮雕。李自成的记忆力并不差,那里的确有这样一幅浮雕。

李自成是从北京城的阜成门出逃的,那里原本是运输煤炭的车辆过往的城门。因此,阜城门的门洞之内,雕刻梅花浮雕以做标记。“梅”与“煤”同音嘛。李自成从这个煤门出逃,活该他倒霉。没过多久,这个走上了霉运的李自,成就应了那个“梅”的谐音,把自己给弄没了。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太和殿是康熙年间重修的,这三大殿的新名字也是由康熙皇帝命定的。如今的太和殿仍然是那般高大宏伟、那般壮丽尊贵,毅然不愧居于古建筑之首。

嘉靖皇帝从左翼门走出去,走不了几步就到了文华殿。文华殿是给皇帝经筵讲学的地方,那些学富五车而且又能言善辩的翰林或者是高官,会被选拔出来给皇帝当家教。前面提到的杨慎、王思就是这样的经筵讲官,杨慎的父亲杨廷和曾经也担任过此职,不过他当时是给武宗皇帝朱厚照讲课的。经筵讲学一个月举行三次,也就是每十天一次。每次讲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清朝的皇帝更爱学习,特别是康熙皇帝,他要求每天都要经筵讲学,因此又说成了“经筵日讲”。

嘉靖皇帝今日来文华殿并不是要听课,因为这一天不是经筵讲学的日子。他来这里或许是想找几个近臣讨论一下礼法的事情,左顺门前的哭闹声在这里听得一清二楚。因为那些官员哭得实在是太用劲儿、太卖力了,那简直就是声震阙廷。

提督太监滕祥,看到抓了几个人之后非但没有吓退哭谏的官员,他们反而是把动静闹得更大了。滕祥有心对这些闹事的官员再强暴一些,不过他没敢私自拿主意。于是滕祥下令,先将那抓起来的八个小官儿押往诏狱。自己急步跑去文华殿,将当下的情形禀报给嘉靖皇帝。

滕祥跪在嘉靖面前说道:“万岁爷,奴婢遵照万岁爷的吩咐抓了几个小官儿,可是那些不知好歹的官员并不领万岁爷的情。他们变本加厉,反而闹腾得是更凶了。”

嘉靖皇帝听了滕祥的报告眉头一皱、两只眼睛一眯缝,这才说道:“滕祥啊,你一直在宫中侍奉,发生于正德十四年,那次午门极谏的事情,你可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