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回家
作者:申不晚      更新:2020-02-11 08:32      字数:3246

对于在大樵山不远处山坳里发生的事,沈林甫尚不知晓。

从庐州出发到六安已经是九月初七了,陆上赶路却是有些慢,到了六安之后,便弃车坐船,同时沈林甫也遣回了贺府的护卫。

从六安出发,沿着埠水南下,九月初八到了故步镇,因为大别山山脉隔断,有些难走,便借道舒州再折回到罗田石桥镇,而这时已经是九月初十了。

而后沿着浠水北上,入汉阳军,再直到巴陵,只用了一天半的时间。

到了巴陵码头,已经是九月十二深夜。

因为城门已经关了,沈林甫一行人在码头附近的驿站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才入巴陵城。

入了巴陵城,沈林甫的心情也不禁变晴朗很多,看着这熟悉的地方,阴霾也都一扫而尽。

巴陵城内各大街道已经开始营业,街道两旁的商铺、酒楼、勾栏和各种宅院竟然显得有些清新脱俗。心里也忍不住自嘲了一把,“果然,中国人的乡土情节不是没来由的。”

到了崇宁坊,看着面前高高的匾额上,书写的‘沈府’二字,沈林甫与茵娘还有小珍娘这个自小在这儿长大的丫鬟,自然很开心,终于回家了。

而黄文章一家与郭熙河等人则是有些感慨,这儿就是沈郎君的家吗,确实气派。

特别是郭熙河,看到这座气韵浑厚的府邸,心中生出些别的想法。

一想到自己在栖霞山的小茅屋,觉得很是无奈,这就是她的家,她从小长大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能置办起这么大的一座宅院。

门房见到少爷和小姐回来了,忙去禀报老太爷和老爷夫人。

进府之后,沈林甫让沈绍先将郭熙河等人及黄文章一家子安置好,自己则领着茵娘先去拜会长辈。

因为沈林甫婚期渐近的缘故,沈府里面已经开始张灯结彩了,这让茵娘开心坏了,和小珍娘两个人左边瞅瞅右边瞧瞧,真是第一次来这儿是的。

毕竟长幼有序,兄妹俩还是先去拜见沈啸庭这个一家之主。过了月洞门,就看见沈啸庭和沈府的大管家沈湛正在葡萄架下手谈,旁边的仆人和丫鬟一边摘葡萄一边清洗,还时不时地尝一颗。

见到沈林甫进来,便过来问候。沈啸庭闻声,看着自己这个最小的孙儿和孙女回来了,也难得地露出笑容,“两个小家伙快过来吃葡萄,要是再回来迟几天,都没有了。”

“好甜啊,二兄你也吃。”

“嗯,不错啊,听阿爹说过,这葡萄还是大管家亲手所植,现在怕也是有些年头了。”

“哈哈,这葡萄还是当年和老爷出使西夏带回来的,”大管家一边笑着回答,一边也拿了颗葡萄吃,眼神却是死死盯住棋盘,怕某些人耍赖,偷偷把棋子拾起来。

“是啊,这一晃都四十年,那时候我俩还是健壮如松的小伙子,而今却已是物是人非,风烛残年了。”言语间不免有些萧瑟,也让沈林甫兄妹俩颇有感触。

“这四十年如白驹过隙,”大管家说话间落了一子,“虽不可再返,奈何老爷这偷子的习惯还没有丢掉。”

众人哈哈大笑,连摘葡萄的仆人和丫鬟都忍俊不禁。

“哈哈哈,虽偷了这许多年,可哪一次没有被你发现。”

老管家比祖父还大两岁,两人也是一起长大,就跟沈绍的父亲沈祥和自己的父亲沈品方一样,或者又如自己跟沈绍。

小时候的朋友或许很多,兄弟姐妹也或者有过,可临了,还是年少无知时认识的那个有些拘谨的小毛头,在自己眼前晃悠。而今的主仆关系,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战友关系。不只是单单的雇佣,而是一种荣耀的共享。

倒是茵娘仗着平时在府里得所有人的宠爱,也不惧怕祖父。看着祖父的棋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小丫头忍不住好几次去棋盘上更改局势,便被沈啸庭赶走了。

小丫头走的时候还做了个鬼脸,身子一跳,想自己从葡萄架上摘一串走,却发现够不着,还是仆人帮忙摘的。

等茵娘一走,沈啸庭严肃了起来,举着棋子开始打量棋局,而大管家也不急,端起了茶杯,开始品茗。

沈林甫知道,这是有话要问自己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趟江宁之行都有哪些体会?”

这怎么回答啊?

“此去江宁,对于江水两岸地势风情,有了一些了解。对于江宁的风土人情,世家巨贾,也多有知晓。”

沈啸庭举着已久的棋子终于是落了地,“孺子可教,你爹给你某了个县慰的职务,虽说这荫补出仕,有些艰难,但事在人为。”

“老爷这一子下的恰到好处,我输了。”大管家细看了一下棋盘说道。

“来,再来一局,”然后又对着沈林甫说道:“你现今对裴家了解多少?”

“孙儿也是从庸伯那儿得知,裴家祖孙三代的一些情况。”

“嗯,当年将你与裴家姑娘定亲,祖父也是出于旧情,想的也只是将来帮衬裴家一把。哪曾想,而今裴家后人也算是多有出息,但却是走的有些急了,只怕摔得有些狠。”

听到这里,沈林甫觉得云里雾里的,不明所以。

“不管怎样,你是老夫的孙子,老夫承下的情,你需得还。将来不管发生什么,切不可轻待裴家,不宜异同。”

“孙儿记住了,裴姑娘过门后,必以礼相待。”

“嗯,你也马上要成亲了,以后做事再不能指望祖父与你阿爹来替你担干系,一言一行,皆需谋定而动。”

“是,孙儿晓得了。”

“嗯,下去吧,去你爹娘那里看看。”

跟以前的一味训斥不同,今天祖父说的话算得上的语重心长了。离开了祖父的院子,沈林甫就去爹娘那儿。

见到小儿子回来,沈夫人满心的欢喜。一打量却发现儿子变得又黑又瘦,这却是心疼坏了,忙让人去熬鸡汤,要给沈林甫好好补一补。

和阿娘聊了舅父家的情况,交代了去裴府纳吉的经过,再跟她说说去庐州的见闻,外祖身体尚好等等。

这个久未归家的中年妇女,听儿子描述如今贺府的情况,就像是自己也在一样,还要给沈林甫纠正一下,哪里是什么,哪里又错了。

最后去了父亲的书房,沈品方正在闭目养神,见幼子进来,就从桌子上的一本书里拿出了那道招讨司的回文。

沈林甫拿起来看,正是自己的任命书,但是却发现阿爹竟然是如今的巴陵县令,不禁有些意外。沈品方跟他说了一下水贼上岸的经过,让沈林甫有些震惊。

“你十九岁就任县慰,虽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这天下才俊多不胜数,其他的不论,单就你那几位兄长,已经是通过省试。”

“请阿爹放心,孩儿定当全力以赴。”

“而今正是多事之秋,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你自己要心里有数,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为父来交代。”

“是,孩儿谨记。对了,阿爹,乡营现在统领是谁?”

“说来也正是因为乡营的事,严复才被贬。那日水贼上岸,知州大人欲调乡营进城协防,却发现无兵无将。所以,这县令才落到了为父的头上。你问乡营所为何事?”

沈林甫当然不能说自己想要掌握军队,将来夺权。

“孩儿在江宁时,曾去栖霞山游玩,在山中遇到几个猎户,皆是逃户。念他们在山里不易,而且身手俱都不错,便想着看看能不能在乡营给他们排出个职务。”

“这倒不难,乡兵不归枢密院与三司管,而今重建,你为本县县慰,又是我的儿子,自然是要去挑这个担子的。只是筹建乡营所耗钱财皆是你自个筹,你要把握好。”

“阿爹,这乡营重建,自是为了拱卫乡邻,为何不让各大家族分摊?”

“而今汉阳军就陈兵湖畔,谁还需要乡营拱卫乡邻,只不过是碍于知州大人眼皮子下,大家都出来说道说道。但真到了掏银子时,一个个又避之不及。这事你去敲击一下,看看而今能不能成。”

这倒是令沈林甫有些为难了,自己虽有九万多贯银子,但总不能全撒出去吧。而且这养兵耗费之巨,绝非一家一族可以承担。

这也是为什么乡兵基本上没有什么战斗力,平时只能做些杂活,比如修城修墙,修桥修路,后勤运输什么的。

但是乡兵的种类跟厢军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厢军是由中枢财政支持,所以才有战斗力。又比如禁军,钱多一些,打想起来就更凶一些。

北宋施行募兵制,一入军营,差不多这辈子都是了。除非你老了干不动了,不然你就永远是个兵。虽然如此,但是北宋军人的待遇却是历朝历代里最好的。一个人当兵,差不多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

跟自家老子聊完之后,天已经是黑透了。本来有些累,想去休息,但是又想起郭熙河等人。想来还是去见一见为好,看看沈绍给他们的家属都是怎样安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