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尖端技术
作者:医用口罩      更新:2022-05-05 05:07      字数:2431

廖庆仪院士说道:“是关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技术。他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改良方向……“

等廖庆仪院士一解释,陈永铭院士、许芹院士都琢磨过味来。

“他这是……搞了一个尖端技术啊!”

“你们认为,他多长时间能把这个项目做完?”陈永铭院士问道。

“这个课题虽然很重大,很尖端,但世纪并不复杂,不用铺开很大的摊子。”秦明辉院士斟酌道:“至于用时多久,就要看他能不能攻克最难的那个难题了。”

廖庆仪院士也道:“对, 这种尖端技术,难点全集中在那一个大难点上,全看赵院长他能不能把最难那个课题难题攻克下来了,攻克下来就短,不能攻克就长。”

……

关于赵培儒要组建项目组,要攻克“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治疗结肠癌”方向的消息,很快传了开来。

江南省医疗科研总部的官网上,也公布了立项事宜。在老院士们的圈子里, 这则消息也口口相传着。

上面的领导, 乃至各医院的名医,逐渐都听说了这事。

实在是“赵培儒”这个名字,现在的影响力已经很大了。作为“消化科专业委员会七委员之一”,“国家第十一批结肠领域学术及技术带头人”,乃至救治过医神吴佩敏的事迹,都让很多人对“赵培儒”这个名字,敏感了起来。

“这位要做项目了?”

“还是要改良结肠癌方面的项目?”

众人可都记得,赵培儒为医神吴佩敏做的手术,就是结肠癌领域的手术。换而言之,赵培儒这是要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要再一次精进了!

这是十分值得期待的事儿,要是成功了,说不定华夏又能迎来结肠癌领域的又一个高端成果了!

京都,合协医院。

“赵院长要做项目了,就是在咱医院,给医神做手术的那位!‘

合协医院中,这则消息传的沸沸扬扬。

他们很多人, 都是现场观摩了医神的那台手术,对赵培儒在术中的优异表现,印象极其深刻。

很多人因为那一台手术,而对赵培儒产生了崇拜敬意。

“要是能参与到赵院长的新项目去,就好了。”

“是啊,我也特别想去。”

“能把医神那台手术,做到零失误,高精度操作,还能构想出低压力气腹整套思路来的人……真期待他会在新项目中,会有什么新想法啊。”

很多人,都想去参与赵培儒的新项目。

合协医院的领导,也把握住了众人的心思,主动联系赵培儒,看看能不能给赵培儒的组里,输送一个人才。

赵培儒自然是来者不拒,直接就笑纳了。

合协医院作为全国最为顶尖的一批医院,其潜力医生的素质质量是非常高超的,每一位都是堪比韦宏兵这个级别的。

这就是输送免费劳动力来了, 赵培儒当然高兴了。

最终,合协医院内部经过层层竞争, 一位四十二岁, 正值医生行业壮年期,潜力巨大,个人素质极其优秀的副主任,崔雪眉,脱颖而出。

津市。

王登保听到了一个,令他瞠目结舌的消息。

“王主任,你之前那个竞争对手,听说要改良你的右半结肠切除术技术了。”

王登保楞了楞:“你是说赵培儒院长?新任的消化专业会委员?他要改良?”

“是啊,据说已经立项了,都已经在组建团队了。”

王登保连忙打了几个电话,来核实这个信息。

核实一圈下来,他打听清楚了……

赵培儒所要做的项目,核心目的,便是要弥补他技术中的几个缺陷。

王登保是深切知道,自己开发出来的这项技术,缺陷在哪里的。

面对右半结肠这个较复杂的部位,他的手术技术不得不涉及的复杂度很高。他经过近两年的实例手术阶段,发现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出现术后腹膜转移,甚至血液转移,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这让他整日里忧心重重,一直在构思着,如何才能改良自己的技术。

一天改良不了,他就一天睡不踏实。

实在是……患者中,出现术后转移的病人越来越多了,每一例转移的病人,都像是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块一样,让他半夜里无法静心安宁。

他总觉得,是自己有缺陷的技术,亏欠了这些病人,让这些病人承受了他技艺不精的苦果。

“这位赵院长,既然已经立项,建组,必然是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思路了。”

“我为何不去投奔他呢?出我的一份力,或许就能把我这技术的最大缺陷给改进了?“

王登保心里突然泛起这个念头,就再也止不住了。

他二话不说,直接就起身收拾东西。

他对自己技术的缺陷,已经忍了两年,已经到了再也不愿意忍一秒的时刻了,每天面对自己缺陷造成的病人术后治疗效果打折,就让他寝食难安。

“王主任,你去哪里?”旁边同事们,都奇怪的看着王登保。

王登保:“我要去江南省。去完成我两年前未完成的愿景。”

两年前,他开发出了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技术,但却不完美,一直以一种残缺的方式存在着。

今天,他要重新踏上征程,去和另外一位惊才绝绝的人物,重新完成这一美好愿景。

……

江南省,赵培儒迎接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人才。

“你是,津市王登保?”

赵培儒看到风尘仆仆的王登保,不由得一笑,这位的头像照片,他当初在竞选“全国消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时,就看过了,自然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这王登保来毛遂自荐,赵培儒是非常欢迎的,虽说赵培儒新的改良技术,本质上已经和王登保的技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技术方向上已然是全然不同。

但在很多结肠癌细节处理上,团队里还真是没有人能比这位王登更了解了。

要知道,王登保可是用了两年时间,在津市做了上百例的结肠癌手术,光说这份经验,就弥足珍贵了。

“好,欢迎欢迎!”

这位王登保一来,可以说补足了赵培儒团队里的最后一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