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城乡差别(3)
作者:姗姗来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68

赵诗华经常在节假日前后的电视新闻中看到各地欢欢喜喜“农家乐”旅游的内容。然而,全国这么大,有几个地方能提供这么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这么便利的交通条件?如果无利可图,有谁愿意投资开发?即使有人愿意投资开发出来,交通不便,游客又如何去得到?行路一难,万事皆难。

赵诗华深深地感受到了农民的无奈,深深地理解为什么有些农民兄弟无论付出多少代价,甚至举债数万元也要送孩子读大学,目的就是要改变孩子(尤其是儿子)成为农民的命运。自古华山一条路,农民除了希望孩子通过读书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改变孩子成为农民或者农民工的命运呢?但送孩子读书的成本一年又比一年高。有人统计过,一个农民十三年的纯收入才供得起一个大学生四年的花费。可是,如果不送孩子读书,又无法改变他们必然成为农民或者农民工的命运。做父母的左右为难。但真正有能够举债送孩子读书的农村父母少之又少,有些父母即使想咬紧牙关借钱,愿意一辈子做牛做马,也未必能借得到钱。可怜天下父母心。

赵诗华想:“父母为什么要想方设法改变孩子成为农民的命运?不是因为‘农民’的职业有什么不好,实在是‘农民’能够得到的关爱太少太少。农民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能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更不能享受退休待遇,当然也没有退休工资或者退休金可拿了。他们只要一天还能动弹,就得劳动一天;如果哪天不能动弹了,只能依靠儿子赡养了。如果没有儿子,或者虽然有儿子但他们不孝顺,日子就难熬了。很多村都没有五保户新村,不能直接为五保户提供直接的服务。总而言之,身为农民,除了必须交纳公购粮之外,生老病死都得自己料理。”

赵诗华想道:“书华曾经说过,由于长期存在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和农村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质上仍然是城市发展迅速、农村发展缓慢,而且城乡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趁势。由于先前的发展道路不同和各地原有的禀赋差异,全国各地农村已有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基础好的地区,财富快速积累;基础差的地区,表面上似乎也在发展,然而新分配的财富未必在增加,同比远远跟不上基础好的地区,与城市相比,更是望尘莫及了。”

作为一个家有农村亲戚的老师,赵诗华深深地理解,为什么农村学校的升学率会比城市低。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必然会导致城乡资源分配的差别,同时导致教育资源的差别。农村学校是农民自己办,城市学校是国家办。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包括学校的条件和师资质量等无法与城市相比。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方面,不是每个农村孩子都有机会读书和升学,哪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如果可以实行城乡教育统筹,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农村老师缺乏的问题,提高办学水平,农村学校的升学率未必就会比城市低。

赵诗华还清楚地记得,两年多以前,一所著名的重点大学的几个学生登山时遇难了,其中有一个也是与南山同届的,出生于农民家庭。他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砸锅卖铁之余还欠下十多万元的债务。她常常想起这件事,不知道他的父母什么时候才能还清这笔高额的债务,债务总有还清的那一天,但他们的儿子却永远不可能活着回家了。

尽管如此,农民依然还是那么善良,那么乐天知命,那么热爱生活。

作者题外话:朋友们,新年好!

感谢你们的厚爱,感谢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