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节 邯郸一日游
作者:魔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15

出那个布料店,重新出现在大街时,街头的群殴止了,唯一留在街面上证明这里曾发生过激烈打斗的证据,只剩下地上的滩滩血迹。

来回的人流,窜流不息,很快便将那些血迹变成了一条条车痕。

“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刘荣心情很不错,虽然他心中早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行宫,找个安静的地方,仔细的将慎到留在这个世界的那些文字与思想,好好的吸收一遍。

但是既然出来了,自然要陪着聂燕好好玩玩。

其实,公元前的城还是很大的,至少刘荣一行从城中走到城东的集市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

一路走来,刘荣跟聂燕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刘荣甚至买了几只造型很好的竹鸢,看到那些竹鸢刘荣就想起了胶东王刘,他的十弟历史上那个开创了汉武雄风的大帝。

可惜,现在胶东王早非历史上那个春风得意的刘彻了。

年少的胶东王,尚还不知道这世界的凶险,他缠着刘荣想要跟自己的大兄放放竹鸢,对于他这个小小的愿望,刘荣决定满足他。

渐渐的,两人带来的钱花的差不多了,随行的几个侍卫身上也捧满了东西。

其实,聂燕买的东西不算多,也就那么几件手饰与脂粉,倒是刘荣买的东西非常多。

他难得出门一次,当然要给自己的亲人们带些礼物回去。

他给天子买了一把赵地铸剑师铸造的宝剑,给窦太后买了一册老子的《道德经》,给他的母亲栗姬买了一匹质地非常好地丝绸。

这些东西,都是小玩意。所谓礼物,其实也就是表表心意,证明他刘荣虽然身在异地,却没有忘记家中长辈的一种表示。

所以也并不需要太过挑剔。

而刘荣买东西,是从不讲价,看中了就拿走,然后由王启年付钱,这使得商人们对刘荣一行异常殷勤,毕竟,他们总归是喜欢多赚些钱的。

当买完最后一个亲人的礼物后。天色已是快到中午时分,刘荣肚子也有些饿了。

便对王启年道:“启年,去找间最好的酒肆,我等进去好好品尝一下这赵地美食!”

王启年点点,便转身去打听这里哪家酒肆的饭菜最是好吃了,其实在现在,中国古代八大菜系。尚连个影子都没有,但是赵国却因为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地美食在大汉国非常有名,许多特色的小菜,甚至可以媲美后世的小吃。

u出来地一道名叫‘蹄兰花’的小菜。

那道小菜,是用野菜与猪蹄烹炒之后,经过精心处理后,做出来的。味道虽然没有后世刘荣很喜欢的那种香辣感觉。但却因为那种不知道是什么名字的野菜,在经过加工后,可以吸收掉猪蹄中的异味,使得猪蹄变得可口起来。入口之后,更带着些野菜的苦味,苦过之后,却是香甜,最是适宜在夏季食用。

然而,这种小菜,却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皇宫地餐桌之上,它甚至没资格进入一般贵族的餐桌。

这是因为家猪的驯化,现在还未完全完成,家猪多数是以放养的形式长大的。而且社会主流仍然不习惯食用猪肉,多数贵族认为猪肉是一种平民食物。

但刘荣由于现代人思想的缘故,他更喜欢民间的食物。

很快。王启年便打听到了最近一家好酒肆的地方,带着刘荣等人走了过去,至于那些东西,则被王启年叫来一些在暗处的人拿走了。

这家酒肆,其实离刘荣他们没多远,只走了百来步就走到店门口,只是假如不是有人指出地话,旁人是根本不知道那是一家酒肆的,因为那酒肆地处一个小巷中,不打招牌也不派人招生意,因此非是熟悉这附近店铺的人,是万万找不到的。

进了店中,刘荣暗叹一声,这酒肆无论是装修还是内中布置,都已不亚于长安一些贵族地聚会之所了。

而酒肆之中的某个阁楼之中,更是有歌女在乐声的伴奏下,轻轻唱诺着赵地风格的诗歌。

那歌女的歌声,清雅动人,最是适合一边安静的饮酒,一边欣赏。

刘荣点点头,赞了一句,把店中掌柜的叫到跟前问道:“请问先生,贵店怎么不开到那些宽敞之地去,设在此处,怕是要少了不少生意吧!”

这店中掌柜是一中年男子,只见他叹了一口气,对刘荣拱拱说道

位丈夫,怕是刚到不久吧!”

“是的!”刘荣笑着点头道:“怎么,有关系吗?”

那掌柜的干笑一声,将刘荣一行请入一间雅居之中,道:“这当然有关系了。。。

“这位丈夫,某便实话与您说了吧,非是小店不愿意把生意做大,而是六年前城换了个主人!”这掌柜的一边招呼着下人拿进几坛子酒,一边道:“先前我们赵国地主人是逆贼遂,虽然说遂逆胆大包天,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新来的这位皇子,却比遂逆更狠!”

他说:“遂逆在时,我等商人岁贡赋税不过利润所得之一二成,可自打这新王来了以后,整个可以说是被其刮地三尺,特别是像我等这样需要靠着买酒维生的商人,赋税更是多如牛毛,那里敢把店铺开在光明之处,没得办法,只好把店铺开到此处了!”

“开到这里,那赋税就不征了?”刘荣好奇地问道。

“那里有不征的道理?”那掌柜的摇摇头道:“只不过没那么多就是了,我等只不过是换了个交税的人。。。”

“哦!”刘荣点点头,他自是知道所谓换了个交税的人,不过是税收没有交到赵王手里,而是赵王底下的官员私吞了而已。

“那么大街上其他那些卖布与卖剑的店铺,怎么还开着?”刘荣有点好奇的道:“他们就没有重税吗?”

“他们当然有了!”掌柜的叹道:“只不过他们可以把价格提升上去,补这窟窿而已!”

把风险转嫁到顾客身上,这倒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刘荣点点头,他是想不到,一时心血来潮,跑来吃点小东西,就找到了自己兄弟的一个犯罪事实。

要知道,大汉国中央对地方诸侯的赋税征收比例可是有着严格的限制,虽然底下的诸侯总是能找到办法,多加点税来填补自己的支出窟窿,但是像赵王这样把酒肆逼的不敢开到大街上,刘荣却是初次听说。

他也不动声色,暗暗的记下来。

现在对这些地方诸侯,刘荣是没有权利干涉的,但是以后就难说了。。。现在听到的这些事情,就可能成为赵王的催命符。

。。。

回到了行宫后,刘荣把买来的东西,放进自己的房间,又令人把那些找到的竹简抬进去。

他又叫来主父偃与汲黯,君臣三人开始了对那些重要的竹简进行整理,一直忙到晚上才把所有的竹简与文件整理出来。

整理之后,汲黯告诉刘荣,慎子十二论比皇宫珍藏的更为完整,许多章节保持了原貌。

另外一些竹简之中,亦也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不过没有慎子十二论与公孙龙的白马论那么令刘荣感到欣喜的。

当天晚上,汲黯与主父偃便各自拿起一支笔,开始对慎子十二论进行重新抄写,至于刘荣则借着油灯,仔细的看起了慎子的着作来。

他越看越觉得好,越看越觉得这些东西,简直就像指路的明灯一般,照亮了他的道路,他心中许多原本困扰的难题,在慎到的文字解释之后,一扫而空。

刘荣觉得,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作的思想。慎到的思想,强调重势,强调以法治天下,却没有其他法家思想中的那些僵硬,多了些黄老的人性,主张法要顺其自然。

在加强君权与中央集权能力的同时,却又要求人们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不要愚忠。

这对这时代的许多独裁者来说,或许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缺点,但对刘荣而言,却是一个大大的优点。

殊不知,制度因人而异,便是后世的民主制度,亦可能出现独裁者,而在君权至上的明朝,却出现了内阁制度。

所以,真正的君主,能人所不能,似李世民一般承认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皇帝,他的皇权可曾受到过什么削弱?

没有,完全没有!用法之妙,唯在于一心而已,慎到的思想,是不可能阻止刘荣独揽大权,乾刚独断的,但是它可以防止刘荣的子孙不肖。

知忠篇中有一句话说的好‘亡国之君,非一人之罪也,治国之君,非一人之力也’

中国古代的多少君王,都是因为不知道这句话,而导致国灭身亡的啊。刘荣可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子孙,也犯上这个毛病。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