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八十节 三省六部制(二)
作者:魔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76

刘荣低头看了看名册,已知那年轻人姓许名里字道途,乃是洛阳一商人之后,自幼酷爱墨家的奇技,练就一身好技术,本为少府将作曹爵之职,掌管监督武器制造之职。

天子将他调拨过来,是因为墨家弟子出身的官员,实在太少了,不得不在少府抽调一些凑数。

当下便对他道:“许卿先坐下!”

那许里对刘荣又拜了一拜,这才坐入席中。

刘荣看了看众臣,继续按照自己早就计划好的步骤,道:“既如此,寡人便当照诸公之才,各设其职,以应天地纲常之道!”

当下,刘荣迅速的快刀斩乱麻,将自己早就拟好的一个方案拿了出来。

这套方案与后世的三省六部制度颇有神似,但却已综合了目前的社会现实与实际情况,将天子调拨过来的百余幕僚,按照职责划分为三部:掌管文政的舍人省,掌管武事的洗马省以及审核监督这两部财政开支的门下省。

舍人省以太子舍人仆射公孙弘为主,下分六司。儒,法,道,墨,农,纵横这六派分别以其学识的不同,以区分其职责。

儒家掌起草政令,文书之职。以主父偃为主官。

法家掌一切律法与太子宫的一切奖励惩罚制度的制定。公孙弘以仆射之职,兼任此司主官。

道家掌审核儒家所起草的命令以及法家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专门监督儒法。以那梁人郑当时为主官,也算是买个面子给张羽,同时看看这郑当时的能力。

墨家专门研究和开发武器,农具。以及格物学。以那洛阳人许里为主官,跟郑当时一样,他必须拿出成绩来,否则他这个主官,也是干不了多长时间的,同时,刘荣还把那些要来地工匠全部划归到他名下。由他负责调教。

农家专门负责培育新型作物,研究新式耕作技术。农家比起墨家更加凋零,天子仅仅划拨了三个人过来,但刘荣出于重视农家的缘故,亦也将他分为一司,以那河东种田名人秦杨之子秦宣为主官。

纵横家负责对外联络。纵横家的人才也很少,天子只划拨了四人与刘荣,刘荣也是没办法,便把那东方朔硬扯进来,以他为主官。他不是嘴巴子好吗?这下刘荣如他的意,又给了黄生面子,令他专门负责用嘴巴子去与外人联络,将来更要担负起游说西域诸国,为大汉国争取最大利益的任务。

在这其中,有严格的规定,没有刘荣或者更上一层的命令,其他各司成员,不得干涉与自己职责不同地事情。

而洗马省,则由太子洗马仆射公孙忌为主官。规模相对小一些,只有三个司,但是人数却远远超过舍人省。因一直以来,武将在刘荣身边就非常多。

太子宫校尉李贲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兵马司主官,负责太子宫卫队与羽林卫的日常训练。

公孙忌以仆射职,兼任间司主官,干他的老本行,监视敌人与自己人。将来将扩张成为情报部门。专门负责情报工作。

窦婴的侄子窦得战。则成为幕僚司主官,以后太子宫所有武装力量的调动权利。全在这幕僚司中,按照刘荣的设想,在将来它将成为一个类似于德国的参谋本部的机构,当然,或许它更像后世的监军,它不仅仅将成为军队地智囊所在,更将为刘荣牢牢控制军权,使军队完全服从他的意志的希望所在。

总之,它或许是一个四不像,既像监军,又类似于参谋军官,跟刘荣在现代军队中的政委有一点点像,却又不像。

对于文武两省,刘荣决定把他们分开,文不得干武事,武不得涉文职,防止他们相互扯皮,又防止出现武将权大难治。

而为了更进一步监督文武,也更为了防止出现像明末那种文视武如奴婢,武视文如仇寇的事情发生,刘荣特别新设门下省。

以汲黯为主官,门下省的职责极重,手握审核其余两省开支的财政大权。更有可协调其余两省矛盾,监督其余两省的权利。

目前来说,门下省很小,就那么几个人,但是将来,它将成为刘荣的内朝支柱,成为刘荣的手,控制文武百官,掌握天下财政大权。或许将来,它还将会把尚书等官职合并进去,拥有起草

权利。

将这些事情一一安排后,刘荣的举动,已经引起了在坐众人的惊讶。

大家都知道,太子这样安排下去,恐怕会引起些非议啊!

私自变革官制,这事情可大可小,若是被有心人抓住不放,那太子岂不是得。。。

但刘荣不怕,此前他就与天子沟通过,明确告诉了天子,他会做出小小地改变,更何况,他的这些改变,并不涉及冲击大汉官制,顶多也就是打打擦边球。

假如那个家伙硬来抓着不放的话,刘荣大可以告诉他:‘寡人无有改祖制,公不见,寡人不过是令寡人之臣,去做寡人之事,干卿何事?’。

因刘荣并未任命新的官职,也更未表示出任何的想要把太子宫的制度也搬进朝廷地意思。

刘荣不是傻瓜,他当然清楚,任何制度,存在既是公理,目前地官制,虽然多有落后之处,但是,它到底实施了上千年,经过了时间地考验,已经完善的差不多了。

而他搞出地这个新东西,刚刚出现,肯定会有很多漏洞与不合理的地方,它还需要时间来证明,慢慢的进行改进,以符合大汉的现状与社会实际。

所以,这套四不像的三省六部制,刘荣在没有确定它真的成熟起来时,是绝对不会将之推到前台的,哪怕他当了天子也一样。

而在内朝中实施,谁也没话说,毕竟内臣是皇室之臣,而非社稷之臣,除了天子,谁也没法插手。

也正因为内朝的特性,所以历史上武帝才敢以内朝架空外朝,绕开大汉祖制赋予三公九卿的权利,实现自己的独裁统治——当然,武帝任命的那几个摆设,亦是他能够独裁一切的基础。

“汲卿!”刘荣见汲黯好象要说话,连忙提前出声道:“今日之事,寡人自会去与父皇言的!”

刘荣很清楚,天子是不会插手他的太子宫内部事务的,就如同当年的太宗皇帝,不插手当年天子在太子宫中的胡闹一样。

看到太宗皇帝起居录的刘荣,可以猜到,在太子开府后,放任其实验各种策略与想法,是大汉皇室的传统,亦正是因为这个传统,在历史上成功的保持了大汉国皇室继承人的质量,文景之治才得以出现。

只可惜,武帝的继承人昭帝刘弗陵英年早逝,死后无嗣,而继承他位置的宣帝出身平民,自小受的是牢狱之苦,而非正宗的皇室教育,所以当宣帝这个大汉国最后一位才德兼备的帝王死后,大汉国终于不可避免的衰落了。

“卿等皆须按照寡人今日之布置,务必尽心竭力,辅佐寡人,不可有丝毫懈怠!”刘荣挥了挥手对众臣道。

“诺!”诸臣子连忙拜道:“臣等必鞠躬尽瘁,为殿下效死!”

“很好!”刘荣笑着站起身来,点点头道:“卿等先下去,熟悉熟悉手上的工作!”

“郑当时!”刘荣忽然叫住正欲离去的郑当时,道:“卿随寡人来一下!”

郑当时所担任的主官,权利极大,有监督儒法之力,刘荣心中自是有坎坷,想要看看他的为人,是否可以承担起主官责任。

因此职之权,其实便是有些御史大夫的味道,刘荣需要的是一个性格温和,能够有效的考虑到各个方面的人才,之所以令黄老派执掌此权,也正是想借重黄老派的无为之术,来平衡掉儒家有时候出现的一些过失理想之举,更洗去法家的激进与焦躁,使之平衡起来。

“卿说说看,以后卿当如何监督儒法?”刘荣带着郑当时,走到殿外的花园中,忽然回过头去问道。

“回殿下,臣曾闻圣人言: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臣想,臣或许就是殿下那遁去的一!”郑当时眨着眼睛回答。

“不错!”刘荣赞道:“卿能明白就好!”

主官郑当时果然是一个聪明人!刘荣心中赞了一声,便对他道:“好好干,别辜负了寡人的希望!”

“诺!”郑当时心中狂喜,他怎不知太子这话,便等若将他视为可造之才了!

刘荣回到丙殿后,立刻便令张常将今天他干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去告诉天子,也好让天子知道,他的儿子,也开始疯了!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