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兰芳共和国的代表刘名
作者:汉之威武唐之荣耀明之铁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41

当冯相荣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直隶总督府里签订的条约传开后,整个中国顿时沸腾了。多少年了,自从1840年以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每次和西方列强签得和约有哪一次不是承认战败的,又有哪一次没有赔款,哪一次没有割地,哪一次没有出卖国家主权。

这次冯相荣和法国公使巴德诺所签的和约是第一份没有出卖任何国家利益的条约,只不过让仍旧怀有天朝大国思想的百姓感到遗憾的是,这次合约中法国人并没有承认战败,只不过发了个不痛不痒的遗憾申明。

在开明的读书人解释下,老百姓对于和法国的差距有了一点认识的,知道大清和法国人相比实力上还是有巨大的差距的。要是把真的把法国人逼急了,来场全面战争的话,那么遭殃的可不是只有越南的百姓了,遭殃的还有砸大清的小老百姓了。(海战方面,因为法国并不愿意挑起和中国的全面战争,因此除了打击福建水师之外,并没有进攻中国的沿海城市。当然台湾除外,因为法国人是准备以台湾为筹码,要挟清政府承认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

当清廷得知条约已经签订之后,顿时松了一口气。打了两年的战,已经耗费了千万两以上的白银,这时候的国库早已空空如也。各省的枪炮局都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发工钱了,不过让各个封疆大吏感到奇怪的是,这次这么久枪炮局没有发下工钱,却没有一个工人出来闹事。要是在以往,在封疆大吏眼中的这些刁民早就闹着罢工了。

自从辛酉政变以来慈禧就在满人中寻找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奴才,可惜慈禧忽然间发现满人中除了一个能够危及自己权势的奕訢之外,根本就没有一个能够让自己放心且有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满人,于是慈禧就把目光转向了汉臣之中。在所有的汉臣之中,只有三个人能够进入慈禧的眼中——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

在慈禧的眼里左宗棠是整个大清的军人中最能征善战的,也能够和洋人打交道,不过左宗棠性格太强硬了,整个大清的奴才里面就只有他一人敢在万寿圣节不参加行礼,因此慈禧非常的讨厌左宗棠;曾国藩是一个大大的忠臣,能力也不错,可惜曾国藩一看到洋人腿就软,现在也已经去世好几年了;最后剩下一个李鸿章,李鸿章打战不怎么样,但是还是可以勉强的和西洋人打交道,不过李鸿章每一次和洋人打交道,最后大清都得吃亏——不是赔款,割地就是开骨(注一),对于这些慈禧虽然并不在乎,但是每次看到这样的和约,慈禧会为此心烦上好几天。

因此这三人都不是慈禧的心目中的人选,不过《中法和约》的签订也让冯相荣这个人进入了大清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的眼中。这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奴才,这个奴才不像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几个奴才,这个奴才才是真正能够挑起大清顶梁柱的汉臣。

这个奴才不但能够在战场上打败不可一世的洋人,还能够在谈判桌上不吃洋人的亏,甚至还能够让洋人吃亏。这个叫冯相荣的奴才,才是自己所要寻找的人才——这就是《中法合约》签订后慈禧对冯相荣的初步看法。

慈禧一人静静的望着看来得让老七奕譞好好的抓住这个叫冯相荣的奴才的心了,让他好好的为爱新觉罗家效力。

福州北门黄华馆钦差行辕,左公行辕标着“肃静”、“回避”字样的灯笼。

此时早已病入膏肓的左宗棠正躺在床上静静的等会着胡雪岩的到来。此时的左宗棠神色惨白,人也显得十分的瘦弱,每一次呼吸都显得十分的困难。不过左宗棠身上那坚毅不可一世的眼神,仍旧在表达着一名强者的骄傲。

自从左宗棠得知冯相荣的勇军在镇南关前取得大捷的消息后,就顾不上病体,亲自挑选精锐士兵组成“恪靖援台军”准备东渡台湾。只不过当左宗棠突然接到清廷的停战和谈诏令后整个人顿时就焖住了,左宗棠完全不知道慈禧为何要在达到了目的之后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和法国人和谈。

不过当左宗棠知道负责此次议和的大臣乃和自己斗了三十年的政敌李鸿章后,就猜想这次将士们的出生入死,可能要白费了。和李鸿章斗了大半辈子,左宗棠很了解李鸿章的为人。

李鸿章的眼中有的只有自己的权势,他只会拼命的做官,至于国家利益李鸿章从未真正的放在他心中过。同时左宗棠也对李鸿章对于洋人的惧怕,卑躬屈膝极尽鄙视。左宗棠不用想也知道此次议和李鸿章肯定又得要出卖国家利益了,又得在洋人的恐吓之下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

不过当左宗棠知道此次议和中的人也包括了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材之子冯相荣之后,悲观的心中升起了一丝的希望。自从通过冯子材的口中了解了冯相荣的事情后,左宗棠就把素未谋面的冯相荣看成了知己,同时左宗棠也对冯相荣的才华十分的欣赏。

左宗棠可以感觉得到冯相荣同自己一样感到十分的孤独,之所与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二人都看的太远,走的太快,环顾四周却发现空无一人;想的太深,以至旁人难以企及。

“真相在走前亲眼看看被自己认可的冯相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左宗棠出神的望着北方心中默默的想到。

“左大人,大清和法国人的和约已经签订下来了,这是我刚刚接到的电报,。”走进左宗棠卧室的是一个一眼望去就能人明此人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人,此人就是胡光墉。

胡光墉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哦,是雪岩兄啊。”左宗棠回过神后赶紧接过胡雪岩的手中的电报看了起来。看完《中法和约》后左宗棠惨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啊!真的是太好了。元符兄(林则徐)我左季高终于找到托付终身大事的人了,吾之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

直隶总督府,包大廷手中拿着刚刚接到手下传来的情报后,急匆匆的去见冯相荣了。

“大廷,你这是怎么了?”冯相荣见包大廷神色十分的匆忙,奇怪的问道。

“相荣,你前几天不是叫我监视那个被你认为是日本人的可疑人物吗?现在我已经查清楚了那个人的真实身份了,和他背后的实力了。”包大廷回了口气后道。

“哦,怎么这么快?大廷,我不是说过不要打草惊蛇吗?你怎么没有通知我下,这么快就动手了!难道你这么快就挖出他背后的势力,他有没有其他同伙”冯相荣的脸色有点不自然,他曾让包大廷等人顺藤摸瓜的查出那个日本间谍的,按理说就这么几天,以包大廷手下的情报局的实力是不可能那么快就把一切查清楚的。除非是包大廷违背了自己的命令,偷偷的将那个人控制了起来,逼供出了这些情报。不过这也代表着冯相荣对手下势力的失控。

“相荣这次我并没有动手抓他的,而是他亲自来见我向我求助的,是他把所有的一起都告诉我的。”包大廷此时注意到了冯相荣的脸色变得有些不自然,赶紧解释道。

“这是怎么回事?”冯相荣被包大廷的话搞糊涂了,这个日本人怎么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告诉包大廷呢?

“相荣,原来是我们搞错了。这个人并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天朝的弃民。他叫刘名,祖籍在广东,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他是兰芳共和国的代表,这次来大清是因为去年荷兰人入侵了兰芳共和国,他是来向大清寻求帮助的,希望大清能够出兵帮助他赶走荷兰人。

他在我们来之前就已经花了不小的钱见了李鸿章一面,可惜李鸿章知道他是弃民并且此行的目的后就马上把他赶了出去。他这几天守候在直隶总督府门口,就是希望能够再次见到李鸿章,希望能够让李鸿章回心转意,让朝廷派兵帮助兰芳共和国赶走荷兰人。

他这次主动找我,就是因为他知道你就是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将军后,看到我这几天一直和你进进出出的,希望我能够代为引荐,安排你见他一面。”包大廷把刚才遇到刘啊名的情形告诉了冯相荣。

听了包大廷的解释后,冯相荣的脸色这才变得正常,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包大廷,同时注意到冯相荣脸色变化的包大廷心底也松了一口气。

PS:yangxuan4183读者你是否知道我们中国的纺织产业基地福建长乐呢?不过还是很感谢你提出的建议这章来的比较迟各位见谅还有你指出的错误之处已经改了,

注一是那个开‘谷’字我用酷狗输入找不到额抱歉哪位读者能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