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北京光复
作者:木子蓝色      更新:2022-07-24 13:04      字数:5000

-->

<div class='nr_nr' id='nr' >

<div id="nr1" >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秋忙秋忙,绣女也要出闺房。”

回东京的路上,沿黄河而行,两岸一片秋忙热闹景象。天清日高,百姓们忙着收玉米忙着种小麦。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天当时。农民们总结的农时经验,可是非常宝贵的。”

文安之也骑着匹马伴随皇帝身后,这位年轻的首相已经完全适应了揆首的身份,并在这个职位上干的有声有色,甚至赢得朝野一致称赞,都说他比前首辅宋之普干的好。

“今年又是个丰年,连河南山东江北湖北还有汉中也都丰收了,江西湖南江东四川更是大丰收,各地丰收喜讯连连,这天公也作美,各地天气都很好,现在各地粮站已经开仓收粮,储备仓、转运仓、常平仓、义仓等也都开始收储粮食,这个冬天,不用担忧饥荒了。”

刚结束战事的湖北,虽然秋收粮食还不多,但周边各地的迅速调配下,冬天也不用担心的,尤其是百姓们抢种的豆子、红薯、土豆、玉米等,也能解决不少。

“江北的几省,今年的秋种应当没问题吧?”

“各地都动员起来了,官吏们都在忙这个事,目前已经有不少百姓回乡,恢复生产,主要的问题还是战后缺少耕牛、种子、农具,种子问题各地官府都组织送种下乡,免息借贷。

耕牛、农具缺口较大,虽然也通过朝廷和民间的调配,从各地调配,缺口还很大,现在我们是一边继续从各地调配牛马骡过来农耕,一面是鼓励百姓结社换工,先以人力挽耕,先齐心协力把秋播完成,后续还会继续调牛过来。”

江南安稳,如今从江南也是不断的运牛北上,另外与青康藏的和硕特关系好,也早建立了稳定的茶马贸易通道,源源不断的牛马运进来,而新打通的河西走廊直通天山,也一样有牛马从那边运来。

不管是青藏的牦牛、犏牛,还是南方的黄牛甚至水牛,又或天山或鄂尔多斯的黄牛,以及河套马青海马等,这些大牲口,只要教犁,都是耕地好帮手。

“牛、马、骡现在十分紧缺,朝廷要帮助百姓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提供专门的牛马贷,每户第一头应当享受无息甚至极低息,若是地方宽裕一些的,官府甚至还可以给百姓一些补贴。

其次,要保护好耕牛等,禁立宰杀耕牛等,违者入罪严惩。不得私宰,若有病、残疾,无法再耕种,也得报备官府,由官府派人检查核定后由出钱收购,再专人宰杀出售。”

官方在与蒙古人等进行牛马贸易采购时,也要优先考虑农业需要,以军队骑乘战马、运输战马第一优先,农业耕种第二优先,工商运输再其次,私人骑乘挽车放最后。

甚至要工商、私人买卖牛马骡驴使用时征收牲畜交易税,甚至车马税,再补贴农民购买耕牛等。

文安之记下皇帝的特别交待,这些其实各地也都有些相关的规定,只是还不够全面系统。

一骑快马赶到,侍卫远远拦下,一番检查后,将他带到御前。

“陛下,宣府捷报!”

皇帝下旨山西、直隶,让他们休整,停止用兵。

但现在捷报传来,山西的马国柱奏捷,已拿下宣府。李际遇、许定国、丁启光等倒不是神勇无比,只是此时形势下,鞑子已经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原来降于他们的汉将,不管是入关后降的,还是入关前就降的,也不管是入旗的,还是没入旗的,眼看着明军都打到北京城下了都,谁还不开始考虑后路。

马国柱他们本来也打算安心休整过冬。

结果宣府那边,原崇祯末定西伯、居庸关总兵,先降顺后降虏的鞑子定国公唐通,他此时驻怀来,眼见形势不妙,与心腹一番商议,便举旗反正,拿下怀来后,迅速进军居庸关。

唐通率部,仍举着清军旗帜,赶到居庸关,谎称宣化已失,明军杀到,他们不敌退来。

居庸关守将佟国鼎与几位爱新觉罗家的宗室贝勒贝子驻防关上,但兵马并不多,尤其那几位宗室不是太年轻就是太老,还都是没什么打仗经验的,此时驻于关上,更多是个监军。

佟国鼎想让唐通所部就驻于城外,唐通便故意在关下鼓噪起来,这边关外喧哗,当天晚上,关内的原郧阳巡抚赵兆麟和前陕西巡抚雷兴,都曾是与唐通一起在关中围剿过顺军、义军的,也早接到唐通密信。

趁半夜也派家丁关中放火作乱,居庸关大乱,雷兴趁机带家丁打开关门,引唐通入关。

唐通军入居庸关,与雷兴等几部联合起来,在关中四处乱杀,此时守关的多是些八旗余丁、老弱,许多汉军旗、蒙古旗还跟着倒戈,佟国鼎和那些贝勒们跑都没跑赢,全被一锅端。

拿下居庸关后,唐通与雷兴等又转身杀回宣化,沿着桑干河、洋河迅速扫荡,并派人赶往天成卫,请明军前来。

得到消息的山西明军,一开始还不相信。

可后来看到佟国鼎和那几位贝勒人头,尤其是那些印信等,也就将信将疑,最后还是抽调人马赶去。

两军最后汇于宣府城下。

明代的宣府被鞑子改称宣化,是原万全都司及后来的宣府镇治所,号称京师钥匙,

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挹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今大同)之固,是内地通往蒙古和大西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防御北方入侵的战略要地。

明代时,这里向来是重中之重。

但因鞑子新迁都燕北,而太原、大同又丢的太快,加上各地官将的投降、反正等,导致鞑子根本来不及再稳固这要地。

留守的都是些二线部队,还因唐通的叛乱,而导致了这道重要防线的迅速失守。

明代时,这里是防范蒙古鞑靼、瓦喇、兀良哈诸部的边防重镇,生死攸关,是京师西北门户。

可连居庸关这内三关之首的大门都被轻松拿下,大同也早被夺取,宣大夹在中间,又如何能幸免。

总兵娄光先,道台胡全才面对着大军两军围城,尤其是雷兴还是他们的老上司,一番劝说下,便都树起白旗投降。

“雷兴本辽东秀才,后来努尔哈赤据辽东,设科取士,雷兴还去考取了举人,授秘书院副理事官,后迁都察院理事官,汉八旗立,隶正黄旗,入关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此后历任陕西巡抚、河南巡抚等职,此人曾随多尔衮、阿济格、豪格等征战,多立军功。”

朱以海对这个雷兴不以为然,不过又是张存仁、洪承畴这类的汉奸罢了,只是如今见风使舵又改换门庭。

相比起来,他比唐通还好点,毕竟他虽然以前是辽东秀才,但很早就投了鞑子,跟着很多年。

而唐通这人怎么说呢,是陕西人,正经的明朝将门,崇祯七年时为榆林守备,后从总督陈奇瑜征剿张献忠,不久迁汉中游击,在明末剿匪战中积攒了军功资历,历宣府副将、密云总兵等。

崇祯十四年的松锦大战,唐通是八大总兵之一,十三万人救援锦州,却在松山大败,战后贬官,却仍镇密云。当年冬天皇太极越过长城南攻山东,连破八十八城,唐通只敢尾随其后,不敢一战,甚至杀良冒功,荼毒地方。

等清军回师时,唐通与白广恩还被清军大败。

崇祯末年,唐通虽然连连败绩,却仍任密云总兵、宣化总兵等要职,手握兵权,举足轻重,崇祯都只得亲自召见安抚,赐蟒服玉带,对他寄予极大希望。

甚至封他为定西伯爵。

李自成破大同,唐通入京勤王,奉旨守居庸关。闯军抵达关下,唐通倒也对的起崇祯的封爵赏赐,出关迎战,结果监军太监却在背后开关投降,唐通也只得投降了。

降李自成后,唐通被派往山海关镇守,老朋友吴三桂出兵突袭,唐通大败,仅余八骑身免,麾下八千人全降吴三桂。

后来唐通又率一万余人战多尔衮于一片石,仍大败而归,跟着李自成逃到府谷,见李自成败落,便又袭击李过,向清军主动请降,入正黄旗,加定西侯,授绥德总兵。

唐通降清后,跟着雷兴等在陕西攻打闯军,围剿各地抗清义军。

稍一了解唐通的经历,就知道这人典型的明末武夫,毫无忠诚信义可言,他们也没有节操,一味的招兵买马抢地盘,各种克扣兵饷杀良冒功。

谁强降谁。

唐通给皇帝上奏,自称自己如何忠于大明等等,狗屁不是。

“现在具体什么情况了?”

“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皆下。”

“马国柱已移驻居宣大,许定国驻居庸关,丁启光驻昌平,李际遇驻西山,唐通驻顺义。”

“直隶的土国宝也率军北上,土国宝的大营都立到了泸沟桥,杨国海驻通州,李化鲸驻良乡。”

“两路大军会师北京郊外,四面合围了北京城。”

“北京眼下并无多少守兵,可能这会北京已经拿下了,捷报正在路上。”

这进展,朱以海都愣的久久无言。

这犹如当年李自成北上一样,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从西安打到了北京,当年也是两路出兵,最后合围北京。但李自成当时面对的明廷,兵马还不少,甚至有周遇吉在宁武关的拼死阻击。

相比之下,鞑子现在反而远不如了,入关时鞑子也就六百左右的牛录,但短短几年时间,他们在中原收编的那几十万明军绿营、汉军旗,也都陆续崩溃被歼灭或投降,剩下的八旗也死伤惨重,不断减员。

鞑子当年成也靠汉军,现在败也因汉军。

其实早在朱以海当年光复南京后,那个临界点就打破了,此后交战已经不再可能是一城一池的拼死争夺了,人心变了。

当朱以海去年在山东济南、兖州两次全歼清军,今年又全歼颍州清军,接着又把湖北南阳清军围了,整个局势都变了。

此时所有人都明白,鞑子也就比李自成稍好一点,比李自成在北京多呆几年,但终究是败了。

且再无赢的可能,没有人愿意再跟着鞑子一起输。

就有如大堤出现漏洞,一开始只是有一点点漏水,慢慢的管涌,最后直接决口垮堤,彻底崩塌。

十一月十七,马国柱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午后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

半夜,城中八旗汉军率先打开外城西侧广宁门,明军进入复兴门。次日,又有汉军打开正阳门,迎许定国所部军。

至此北京光复。

虽然安亲王岳乐顽抗抵抗,可明军来的太快,他本驻于天津,从天津驰援北京,仅带回五千满蒙八旗,但士气低落。

明军四面围城,炮轰连连,城中的汉军八旗甚至汉官们还纷纷倒戈一击,开门迎敌。

八旗一开始要守城,又要防汉兵,等外城破后,不少蒙古人也开始背刺,到最后,许多绝望的满八旗也一样开始投降。

绝望的岳乐退守煤山,身边仅余八百人。

土国宝和马国柱一起前来劝降,岳乐拒绝。

土马二总督下令,用火炮轰击,步兵围剿。

八百女真,最后都随岳乐一起被轰成碎末,北京彻底收复。

北京既下,长城内的其余诸城,再无抵抗之力,消息传出,天津、密云、永平等地剩下的不多鞑子,开始慌忙弃城逃窜。

许多迁入关圈地的八旗,一时逃不及的,则被土国宝等各部人马围剿捕杀,一个不剩,毫不留情。

天津、蓟州、密云、永平、抚宁、遵化,纷纷收复。

当朱以海沿黄河而下,一路回到了东京奉天时,已经是十二月了,每日都有捷报南下。

到此时,整个长城以南,尽皆收复,连山海关都收复了。

鞑子守都没敢守,残兵败将带着老弱妇孺,直接弃关北走。

东起永平府山海关,西至嘉裕关,万里边墙尽皆恢复。

中原仅剩下被堵在蓝武道里的尼堪等那支清军,仍在苦苦支撑着,却也是灭亡在即。

天下震动,举国欢腾。

众多官员士绅甚至上书,请求皇帝移驾北京,恢复旧都,今年就在北京过年庆贺。

鞑子被赶出中原,北京失守后,济尔哈朗没有率兵过长城来夺北京,反而是拥着顺治帝,连夜向北逃遁五百里,去了赤峰。

东京,内外诸城提前过年一样,人人喜笑颜开。

北京收复,鞑子逃遁,这就有如当年太祖派徐达北伐,收复大都,蒙鞑子逃遁漠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