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给带英来点意识形态小震撼
作者:符华      更新:2023-10-14 17:11      字数:4772

玛利亚所说出的话,放在以前那必然是秘密,但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当然,这件事也就只有乔治六世和玛丽听到,其他人都只是听到他们在交谈,但听不清楚是什么内容。

更何况,即使被听到了,也只会被当成阴谋论。

掌握着解释权的苏联官方,只要不承认,他们再怎么去说也没有意义。

因此玛利亚说得很随意,而且她对这位不怎么严肃死板的堂兄,也颇有亲切感。

相较于玛利亚的随意,乔治六世和玛丽就不一样了。

乔治六世是放下心头大石。

虽说,提议让阿列克谢参与到针对玛利亚的计划里面,但乔治六世还是很担心,玛利亚会不会对阿列克谢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

这份担心,让乔治六世不得不去试探一番,玛利亚究竟是冷酷无情,还是有血有肉。

很显然,答案很让他满意,至少阿列克谢是得到了安全保障。

再怎么说阿列克谢也是自己的堂弟,如今玛丽的教父,多照顾也属正常。

而玛丽的心态则显得格外震惊。

她首先震惊于玛利亚与丘吉尔的交谈。

她们之间的交谈是如此的深奥,却又如此的激烈。

玛丽很喜欢丘吉尔,因为在他眼中,丘吉尔是如此的博学多才,如此的威严。

她曾经向自己的父王乔治六世说道。

“只要首相是丘吉尔,英国就能安枕无忧。”

但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所崇拜的国内政治家,居然在辩论中一度处于下风。

她是听完玛利亚和丘吉尔之间的辩论过程,可听完不代表听懂。

所以,在偷听的过程中,她几乎是全程懵过去的。

虽说听不懂,但她看到了丘吉尔的轻蔑和狂傲,跟自己是印象中的‘伦敦火药桶’完全一致。

相较于丘吉尔,玛利亚则显得特别许多。

似是一把归入鞘中的利刃,仅露出半分,已是寒芒乍现。

这份光芒让玛丽又羡又恨。

她羡慕于玛利亚的才能,又恨玛利亚居然如此冷漠地对待自己。

原本冷却掉的追星之心,又一次重新燃起。

对于玛丽心中想着什么玛利亚一点都不知道,也没兴趣去探究那么多。

她只是默默地喝着酒,跟乔治六世聊着家常,聊着一些民生的事情。

乔治六世希望可以通过这次谈话,淡化苏英之间的恩怨,让两国实现真正的友谊建交。

玛利亚则希望乔治六世,可以多利用自己的王室身份,更多关注全世界的民生问题。

而玛利亚的一句话,却让玛丽给听在心里。

“你要知道,单纯的吃饱对世界上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奢侈,他们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吃,泥土,树皮……只要能填饱肚子,他们都会吃。”

这句话,乔治六世听起来并没有多少感触,在他的生活里面,就没见过这种事情。

他或许听过,但不会在他的人生中留下多少痕迹。

玛利亚不一样。

她见过,她触碰过。

当年,她在非洲刚果金的时候,与当地人民一同生活。

她曾一个星期没吃过一餐饱的,就连睡觉,都是睡在车内,披着干草就入眠了。

冒着炎炎烈日,扛着沉重的锄头,在汗水的挥洒下,跟当地人民一起开垦荒土。

她见过,也为其做过。

这天的舞会,几乎在没有多少人跳舞的情况下结束了。

很特殊的一场舞会,通过关系进入会场内的记者,将其称之为‘苏英辩论舞会’。

这两位记者发挥出自己的文笔特长。

《英国晨报》的记者,发挥出他的过硬描写手笔,他几乎将玛利亚和丘吉尔之间的谈话内容,一五一十地写在了报纸上。

《泰晤士报》的记者,则发挥出他的优雅文笔,他将玛利亚和丘吉尔描绘成舞会中的对手,写得那叫一个优雅。

两种报纸都有着各自的受众,而它们所带来的新闻爆款,立马将玛利亚和丘吉尔二人给推上热潮。

要知道,二人的理论辩证并不是第一次,就是在1924年的《道威斯计划》时期。

那时候,双方也同样进行了辩论,其激烈程度与昨晚的舞会几乎一致。

身为舆论中心的丘吉尔和玛利亚,却一点印象都没有。

丘吉尔还在处理有关于印度那边的问题。

北方邦革命和巴基斯坦革命,不单严重威胁到国大党的地位,更严重威胁到英国在大印度地区的控制力。

现在,英国和国大党已经达成了秘密合作协议。

这份秘密合作协议,主要体现在‘停战’,即英国和国大党不会在表面上发生任何冲突。

就连‘非暴力不抵抗运动’都被叫停了,由此可见,国大党是有多大压力。

玛利亚这边得显得轻松许多。

因为行程安排,安娜和塔基亚娜都会分别前往各自的地点进行任务工作。

安娜是生物学家中知名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生命学院院长到来剑桥演讲,对于剑桥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所以,剑桥对此事十分上心,在玛利亚等人还未飞来英国时,剑桥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

剑桥高层或许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有所顾忌,但剑桥的教授和学生,则为此而疯狂。

就连拿了诺贝尔奖的弗莱明教授,也亲自到来。

他曾被安娜邀请到苏联当做顾问,而他也确实当了五年的顾问。

除了剑桥,牛津也在其列,只不过牛津是明天的事情了。

丘吉尔肯定会有所防备,所以他安排了军情六处中最得力的一名探员过去戒备。

而这位探员,又是金菲尔比。

除了安娜之外,塔基亚娜也同样受到欢迎。

在剑桥那边,学生和教授以热情招待安娜的到来,在圣保罗教堂这边,大量的新教信徒和神职人员,欢迎着塔基亚娜的到来。

如果说,安娜能获得如此热烈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她的才华和在生物界上的贡献。

那么,塔基亚娜的原因,则源自于梵蒂冈教皇的认可,还有其解放神学所带来的影响力。

首先出发并且到达目的地的人是塔基亚娜。

对于这种宗教上的演讲,塔基亚娜已经是经验丰富了。

她在意大利那边就进行了好几次演讲,都是传颂解放神学,而且因为墨索里尼的原因,梵蒂冈真不敢反对。刀都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他哪敢说。

除了意大利之外,德国、法国、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都去过,毕竟这些国家的底层百姓,都是信徒。

只不过,这是她第一次前往英国。

而英国所信奉的新教,同样是基督教的分支。

相较于天主教,新教的历史也同样黑暗。

如若要说,当年的猎巫事件谁最卖力,新教必然在其列,在烧死人方面,新教是专业的。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教跟天主教一样,成为了国家利益的棋子。

此次到来,塔基亚娜也如往常那样,开始述说了解放神学的真正含义。

她张开双臂,向台下众人说道。

“解放神学是根据上帝的道,对基督徒的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解放’的意义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分别是经济、社会和政治。”

“解放神学所强调的是实践,即思考和行动之间的不断互相作用。”

“我们提出了‘解放的灵性’,而灵性,便是‘受圣灵感动以生活体现福音的一种具体方式。’

“而这样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对耶稣的忠信和为受压迫者而献身这两者之间。”

“我们的出发点,不是停留在反映世界,而是力图成为世界改造的一部分。”

“《旧约·出埃及记》中,上帝站在了被压迫者这一边,使得被压迫者得到解放。”

“《耶利米书》22章13~16节,上帝所行公义,谴责不义。”

“基督的表现,即为创造和拯救,即体现于人类历史中的解放。”

“教会从来都不是中心,而是拯救的圣礼和解放的记号,教会需要发挥先知谴责不义,为穷人和被压迫者宣传解放福音。”

“教会不是中心,教会是走向人民。”

塔基亚娜的话,造成了不少轰动。

她给英国民间,带来了新的世界观,新的宗教观念。

新教为此而感到苦恼,而人民则陷入沉思。

在英国这里,新的宗教思想有么苗头,正在人民的思考中,生根发芽。

如若要说,塔基亚娜的作用方向是底层人民。

那么,安娜的作用方向,则是英国的知识分子。

前往剑桥的路很顺畅,当安娜来到此处时,剑桥校长亲自出门迎接。

她一身的研究人员白衣,加上鼻梁上的无框眼镜,在众多师生的热情欢迎下,一步步地走上了讲台。

在这里,她回应了师生们的热情,同时,也抛出了一个充满哲学的话题。

“我们人类,究竟是什么。”

放在学术界上,这是一个学术问题。

可是,身为苏联生命学院院长提出这个问题时,立马有了不同的颜色在里面。

台下的师生很快就冷静下来。

十月,明媚的阳光,为这露天讲台带来了光芒,衬托着安娜的一身白。

“人就是生命,构成生命的最主要元素有八种,而一个元素,正是我们人类的核心元素,那边是碳元素。”

“我们,即为碳基生物,有机化学,即为碳化学。”

“所以,人类是元素,是构成世界的一部分。”

以此来作为开头,安娜将自己的学术研究展开了。

她所研究的方向,是以病毒学、癌症学为主要方向,特别是癌症,成为了安娜研究得最多的地方。

而当她以‘人类是碳基生物’作为这次演讲的开头时,她便一点点地,将剑桥学生的思绪,引导到自己所要讲的方向。

即,癌症的本质。

“众所周知,癌症成因有三个学说阵营,分别是‘外源性物质假说’‘癌症病毒假说’‘基因癌症假说’。”

台下的学生都被这个话题给吸引住了,整个会场都安静地等待着安娜的演讲。

“前两者我们都能理解,无论是外源性亦或是癌症病毒,都是有事例,而且可以通过复刻实现。”

“但是,基因癌症解说,却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就在不久前,我在实验室中对劳斯病毒进行研究时,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劳斯病毒……

当安娜说出这个病毒名称时,大部分学生脑海中都有了画面。

劳斯病毒是在1910年的时候被发现,但那时候的生物学还未完建立,无论是理论还是设备都不足以让他们看到病毒。

所以,他们无法了解劳斯病毒。

他们不理解安娜为什么会提出这个病毒,但她接下来的话,却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我们都知道,dna不能直接合成蛋白质,它要先生成rna,而这个过程叫做转录,然后rna再指导蛋白质的生成。”

“而我在研究室内所研究的病毒,正是rna病毒,其内部只有rna。”

“但我发现,它在感染细胞后,它的rna居然会逆转成dna,再附着到细胞自身的dna上。”

“也就是说,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可以改写正常细胞的dna。”

此话一出,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因为,这是生物学中的重大发现。

也就是说,安娜的发现,让病毒模糊的概念,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这场演讲,安娜不单提出了基因癌症,还将苏联目前最新的治疗癌症手段,放射性治疗法给提了出来。

只不过,安娜也将放射性治疗法的危害也一同提出。

在这场演讲中,安娜并没有隐瞒多少内容,她几乎将自己的学术成果,毫无保留地贡献出去。

最后,她以一个令人深思的内容作为结尾。

“我们从一位癌症患者中提出了一点的细胞,直至现在已过去五年,这细胞仍在分裂。”

“癌症的深层作用机制,至今仍是一个谜,却让我不禁联想到,人体胚胎和器官内少量可以不断再生的干细胞。”

“我由此推测,癌细胞也具备相同的机制,杀死大部分癌细胞时,少部分则充当了干细胞的角色。”

“只是,癌细胞无法像干细胞那样完成任务后,在此陷入沉睡。”

“于是,癌症复发。”

“如果从哲学方面去理解,我们是否可以如此认为,癌细胞企图模仿器官的再生。”

“或者更加令人不安的是,它在模仿生物体的再生。”

“癌症所执着的再生,就仿佛是生物体本能的一种执着。”

“对永生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