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诗圣杜甫(上)02
作者:唐三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05

诗句吟完,众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好一会才称赞起来,高适正色道:“子美此诗,我所不及也。”

杜甫此诗确实在高适等人之上,全诗一开头就出语奇突,气概不凡,又委婉言怀,不无愤世之慨。而“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之句另有含意,道出了山河破碎,清浊不分,京都朦胧,政治昏暗之状,所以追思太宗时代,“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则借指李隆基与杨贵妃在骊山饮宴,过着荒淫的生活。日晏即日落,暗比大唐将陷入危乱,又同秦山破碎四句呼应,申述所怀百忧。正由于玄宗把政事交给李林甫,李排抑贤能,所以“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贤能的人才一个接一个地受到排斥,只好离开朝廷,象黄鹄那样哀叫而无处可以投奔。

最后一句“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则指斥趋炎附势的小人,就象随着太阳温暖转徙的候鸟,只顾自我谋生,追逐私利。李复心想,这是否说的是杜位等人呢,杜位也是杜甫同宗,为考功郎中、湖州刺史,李林甫的女婿,是一个品质恶劣、攀龙附凤的人。去年岁暮,杜甫曾在杜位宅守岁。在他那里,杜甫遭到冷遇,又看到杜位依附权势灸手可热,不胜拘束之状,杜甫极为厌恶,斥为小人。

全诗有景有情,寓意深远,“一凭眺间,觉山河无恙,尘昏满目。于是追想国初政治之隆,预忧日后荒淫之祸而有高举远患之思焉”,后世称此诗为改变天宝诗风的转折之作,并非虚言。

接下来储光羲与岑参也各赋诗一首,储光羲和高适一样,也都用大半篇幅描绘寺塔和眼前景色,但和杜甫此诗比起来,却不免逊色。

倒是众人中最年轻的岑参,他曾从军西域,听到过军中笳鼓,看到过大漠风尘,诗句一出口就显得气魄雄伟,特别是其中“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之句,展现出一幅雄深苍秀的关中秋色图,气象颇为壮阔。

岑参其实也是世家子弟,他的曾祖岑文本是太宗时的名相,伯祖岑长倩为武则天时宰相,从伯父岑羲为中宗、睿宗时宰相。后因岑长倩、岑羲得罪被杀,家道中衰。岑参虽也有功名之心,曾献书长安,但他的性情,却是近于道家清逸的一类。曾一度在嵩山和终南山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山水诗写得极好。后来高中进士,不久被征调到大唐最远的边塞安西和北庭,曾在高仙芝幕府任职,真正是投笔从戎。

岑参一生中五次入戎幕,两次出塞,“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高适应制举中第任封丘县尉的那一年,岑参赴安西边塞,去岁才返回长安。

五人各自赋诗完毕,公认还是以杜甫诗作为冠,几人说笑要杜甫请众人吃酒,杜甫身上哪有这份闲钱,不免有些惶恐。

李复见状,拉一下李彭,上前几步,朗声道:“诸位若有酒兴,这客就让在下请了罢。”

杜甫见有人解围,不免长吁口气,和众人一起望向面前这二人。

李复二人上前自我介绍,众人听得这二人年轻的是东都留守李憕之子,稍长的说崔国辅是他的恩人,俱是认识的人,免不得各自见礼。

其中储光羲乃开元十四年进士高第,与崔国辅等人同榜。紧接着又奉诏入中书试文章,也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特科考试,制科又及第,才华出众,名列同考者崔国辅、綦母潜、常建、王昌龄之上,成为一时名士。见二人提起崔国辅,觉得很有些亲切。

而杜甫更是曾做诗献与崔国辅,将其引为知遇之人,也去过李憕府第,虽当时未见过李彭,但此时相见,也很是高兴。

李复说他二人也是初来长安,早仰慕各位大名,今日幸得与众人相遇,愿以新制的“太白烧酒”宴请各位。听得酒名,杜甫与高适已是大感兴趣,他二人都是李白挚友,杜甫更是写过《酒中八仙歌》,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此际见有人如此推崇李白,用他的字来命名酒,当然想要一探究竟。而高适不得意时,更曾效仿他的同乡、汴州雍丘高阳乡的郦食其,做过好久的酒徒,对酒甚为喜爱,听得有美酒,自是愿去,此时日已西斜,也正将近饭时,便拉扯着几人同去。

酒宴之上,众人谈诗论句,很是热闹,对李复这新制美酒也是赞不绝口。都引杜甫诗句说李白称为酒中仙人,这酒也算是酒中仙品了,用太白的名字倒不算辱没之举。

杜甫饮着这“太白烧酒”,怎能不想起挚友李白。天宝三年的四月,他为李白之风采所吸引,与李白一见如故,后来与之出游梁宋,又遇高适,三人有时醉后登上吹台,慷慨怀古;有时登上荒芜的单父琴台,旷望平芜;有时到孟诸呼鹰逐兔,驱马游猎;也曾论及当时的政局,对危机四伏的未来,表示了深深的忧虑。次年,高适南游楚地,李杜又同游齐、鲁。想起当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那段亲密无间的日子,杜甫都无比怀念。只是如今三人都不得志,李白也不知又神游到哪里去了。

高适此时心中也有此感,所以与众人连连举酒,似乎想借此解去心中烦忧。储光羲见状,也不由说起崔国辅无端获罪之事,几人都在叹息,李复说了崔国辅在竟陵的近况,请各人不必担心。众人听了,又扯到了竟陵太守李齐物身上,说他也是受奸小所害,可恨可叹。

李复趁着席间众人不注意,对杜甫道:“杜待制慈恩寺塔之诗,高标烈风,登兹百忧,岌岌乎有漂摇崩析之恐,正起兴也。泾渭不可求,长安不可辨,所以回首而思叫虞舜,瑶池日晏,言天下将乱,而宴乐之不可以为常也。杜公正是明世之人,明世之心啊。”

杜甫正在为崔国辅感伤,微叹一声,道:“公子见笑,诗作只是一时之感,别无其它。”李复见他并不愿多谈此事,知道是此际还不够熟识,他对自己还不够了解和信任,也就不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