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万恶的绩效工资
作者:刃上S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970

“爹爹放心,孩儿来年必定金榜题名。无弹出广告小说 ”王先站起来,端起酒杯,豪气干云的说道,王镇满意的点了点头,眼光转向王森,眼中颇多期盼。

“中举这事就是运气好。”王森也站起来,咳嗽一声说道,王镇的脸色顿时变了,却见王森依旧喋喋不休的说起来,“考进士也是一样的,有道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我认为,考进士不能抱有太大希望,大哥我这不是说你,你别瞪我,要碰运气,再说考中就考,考不中就拉倒,爱咋咋地么!”

王镇的脸已变成猪肝色。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们要以一颗淡定的平常心来看待考试,现在把大话吹出去将来会被人笑话的……哎呦!”

王镇的第二只鞋结结实实的烀在王森的脸上,王森落荒而逃,身后连珠串的飞过鸡毛掸子瓷瓶椅子凳子盘子碗等杀伤性武器,打得王森抱头鼠窜。

“考个举人就把尾巴翘起来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兔崽子!”王镇在后面边追边骂。

此后多日,王森进城都要绕着走。

……

秋风萧瑟,王森站在河堤上,看着百姓们挥舞着镰刀收割庄稼,今年夏季天旱,造成了水稻一定幅度的减产,但是玉米红薯等抗旱作物却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油菜也得到了丰收。

由于底肥下得足,黄豆的产量也提高了不少,这种作物对水肥的要求很高,只有在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上才能获得好收成。

“土地还是太贫瘠。”王森抓起一把黄土放在手心,掰开看了看,土壤白森森的,含碱量极高。他扔下土壤,拍拍手,叹了口气,虽然属于黄河滩涂,随着一年年黄河水的冲击给黄淮海平原带来深厚的黄土层,但是黄淮海平原的的地势仍旧很低,造成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要想提高产量,就得从这盐碱地下手,让土壤脱碱,适合植物生长。

王森决定在今冬进行积粪积肥,靠粪肥提升土壤肥力,通过深耕种植,多施肥等手段将碱性土壤变成适合耕种的微酸性土壤。

“在春天的时候将土地上的盐碱收集起来,用大锅熬,提纯之后便是硝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王森自言自语道,“到时候咱们就可以制作包括肥皂在内的很多东西了。”

“二少爷,什么叫做肥皂?”张华一脸惊奇的问道。

“肥皂这东西,怎么说呢,”王森笑了笑,“洗脸洗头效果特别好,比皂荚好用多了。”

“那好啊!”张华兴奋的说道,“我这头发总是油腻腻的,用皂荚也洗不干净。”

“你是年轻,火大,憋的。”王森一阵见血的指出了问题的根源,“我给你三两银子,去城里找几个窑姐,立刻药到病除。”

“会有用么?”张华晃了晃脑袋,忙不迭的抢过银子,直奔城里而去。

“当然有用。”王森看着一溜烟钻进海州城的张华,哈哈大笑起来。

……

粮食的收获速度很快,今年秦山寨总共收获水稻一万两千石,玉米一千五百石,红薯八百石,油菜黄豆若干,小李村,张庄和沭东村三个村子二百六十顷水旱田地总共收获水稻九百五十石,玉米五百石,黄豆,豇豆,黑豆等若干。

王森首先从苏家调派资金,以水稻每石一两一钱,玉米每石一两的价格将三个村子的新粮收购到秦山寨,又将自己手下的这些粮食进行调配,拨出七千石水稻,两千石玉米,还有黄豆油菜等油料作物,存进刚刚扩张修建的粮库,准备按照贾同知的意思支援豫东,鲁西等干旱地区的饥民。

剩下的粮食做了分配,挑出籽粒饱满的粮食作为明年的种子,悉心保管起来,其他的按照每家每年的吃喝用度以及这一年的劳动成绩进行统一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你干活少,到头来婆娘孩子饿肚子算你倒霉,秦山寨不养懒人。

如此下来,秦山寨里有好几户好吃懒做,每天跟在众人身后偷懒不干活,想浑水摸鱼的懒汉现了原形,看着人家将一石石的粮食菜油扛进家里,老婆孩子乐呵呵的享受丰收的喜悦,自己只能守着按劳分配的一点粮食,站在冷巴巴的庭院里欲哭无泪。

“对付胖三那几户懒人,就不能可怜他们,今天心软了,可怜了,那么以后他就会有了依仗,更会不认真干活了。”王森面对几个小头目,训诫道,“不要可怜他们,谁敢可怜他们,我就把他家分到的粮食收回,让你们一起去陪他们嗑西北风!”

“小的,小的们知道了。”杨阿山擦擦汗,要是细细的排起来,那胖三几人和王森家也算转折亲,没想到王森发起狠来六亲不认啊。

“我们,我们来年一定努力劳作。”杜忠发誓一般在胸前砸了一下,今年他工作认真,领着手下的老百姓开了五六块地,所以今年他家获得了十七石的水稻,黄豆菜籽若干的奖励,这更坚定了他努力工作的决心。

“今年干得好的,过年时还有猪鱼肉类的奖励,”王森笑道,“当然,懒汉是没有的。”

待众人走后,小六惴惴不安的看着王森,“二少爷,小六这一年来什么都没干,就跟着您到处乱跑了,是不是只能饿肚子了?”

“你今年跟着我鞍前马后的服侍,劳苦功高,应当受到奖励。”王森笑着说道,“这样吧,过年时奖励你一头猪,怎么样?”

“一头猪我吃不了的,太多了……”小六认真的想了一下,“半头猪就行了。”

“想得美,去给我打盆水来!”王森笑骂道。

……

分完粮食,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张三等几户人家已经快揭不开锅了,王森想想也不忍,便弄了些秕谷糠皮送过去,作为对他们的惩罚。

“王森,如此多的粮食,想必能解决不少饥民的吃饭问题。”贾同知派来的小粮官詹知事看着那高大的粮仓,面带喜色,连声赞叹。

“知府大人的意思是……”

“知府大人的意思是征调民工,顺着运河北上运粮。”詹知事说道,“运输粮食的船只由各地县州抽调,这个就不劳你费心了。”

“我的意思是……”王森说道,“要如实核报,不可贪墨,不可毁损太多,要不然我这一番好心可就打水漂了。”

“这个这个你放心。”詹知事蓦地变了脸色,尴尬笑道,“本官办事,知府老爷历来是放心的。”

“如此便好。”王森笑了一下,请前来的官吏们吃了一顿农家饭菜,便组织百姓们将粮食装袋运往涟河边上,由涟河入高邮湖,乘船直下大运河,在与漕运总督李三才联系之后,从大运河转入大船,一路旖旎北上。

知府段大人办事利落,几张调令就把沿岸船只民工调度的事情安排妥当,王森也乐得清闲,在涟河渡口看着数不清的小船装载粮食南下,便领了寨民们转回秦山寨,撒手不管了。

与此同时,北方大旱的消息也被刘继业得知了,他认为发大财的时候到了,便撺掇刘百万召集了大量民工,准备运送粮食前往豫东,鲁西等地,发国难财,牟取暴利。

(嗯嗯,说的没错,看书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