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四、《采桑子》与花蕊夫人
作者:嗟余听鼓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14

词牌名C部8--2

《采桑子》与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一位艳绝尘寰的妃子。“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是苏东坡对她的赞美。蜀主孟昶纳她入宫,非常宠爱,把她封为慧妃。花蕊夫人本姓徐,青城(四川灌县西)人,是徐国璋的女儿,沦落风尘,貌美如花蕊故封为“花蕊夫人”。

宋太祖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率军6万向蜀地进攻,14万守成都的蜀兵一溃千里,孟昶自缚出城请降。山花烂漫的965年春天,孟昶与花蕊夫人被迫离开他们醉生梦死的蜀地乐园,前往汴梁。在途经葭萌关驿站时,花蕊夫人感慨万千,提笔在驿站的墙壁上题了一首《采桑子》: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因军骑催促,词仅成半阙,只得一步三回头地离开故国。

被押解到汴京后,宋太祖久闻花蕊夫人之名,令立即召见。宋太祖厉声指责花蕊夫人:“人说女色是亡国祸水,你倚仗美貌,使孟昶沉溺于游乐,败了国家,该当何罪?”花蕊夫人面无惧色,坦然陈辞:“作君主的掌握军政,占有权力,不能悉心打理朝政,强军保国,自己迷恋声色,又要将罪名加到宫妃身上,是什么道理?”宋太祖见花蕊夫人如此气概,就换了一副笑脸说:“听说你的诗词俱佳,做一首试试?”想到自己从皇后沦为阶下囚,一路上备受折磨,悲从中来,就把在葭萌关驿站没有完成的《采桑子》续完: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

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宋太祖看了以后问:“何出此言哪?”花蕊夫人说:“昔日在蜀时,我夫君孟昶曾亲谱‘万里朝天曲’,以为是万里来朝蜀国的吉祥预兆。当时妇人戴高冠,都高喊‘朝天’,却想不到是万里降宋的应验。” 宋太祖赵匡胤听罢长叹不语,连饮三杯,要她再做一首新诗。花蕊夫人沉思片刻:

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述亡国诗》悲愤婉转,不亢不卑,表达了一个有气节的亡国之女深沉的悲哀。宋太祖更加深了对花蕊夫人的爱慕之心。三天后,孟昶复被邀请入宫喝酒,被宋太祖以家传的“牵机药”把情敌毒死。孟昶的母亲本来就为儿子的请降而感到羞愧,也绝食而死。从此,花蕊夫人经常被召进宫侍寝,不久封花蕊夫人为贵妃。自此太祖每日退朝必到花蕊夫人那里,饮酒听曲。

关于花蕊夫人之死有两种说法:

其一:花蕊夫人来到大宋之后,第一眼见到她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白袍将军赵光义。赵光义也被花蕊夫人的美丽与气质所折服,并深深地爱上了她。花蕊夫人也看出了这一点,因此在宋太祖宣花蕊进宫的前一天晚上,她向赵光义求救,以挑起他们兄弟之间的冲突,好为丈夫孟昶报仇。然而赵光义怕自己篡位的野心暴露而得迟迟不肯答应。就在赵匡胤病重时,赵光义深夜去探望,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之机,早就对花蕊夫人垂涎之久的赵光义在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恼羞成怒,用玉斧砍赵光义,但力不从心,砍到了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又怕花蕊夫人泄露真相,就连同花蕊夫人也一块杀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疑案“烛影斧声”。

其二:赵光义看到哥哥赵匡胤迷恋花蕊夫人,并且花蕊夫人有干政的迹象,为确保大宋江山永固,防止后蜀的势力死灰复燃,在一次外出围猎中,赵光义找了一个机会,从背后一箭将花蕊夫人射杀。

但不管是那一说,花蕊夫人之死都与赵光义有关。才名远播、艳绝尘寰的花蕊夫人就这样香消玉殒,留给后人是一连串的问号,还有一连串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