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轻取峄城(三)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34

抗日战争胜利后,许多伪军被**“接纳”了,如吴化文部。但峄县伪县长石振久手下也有1700余人,却迟迟未见**前来“招安”,把枪交给八路又不甘心,所以一直固守峄城。当时人们也还是骂吴化文部是伪军,但此“伪军”却是有**番号的,但石振久没有这样的“待遇”,没人给他“摘帽”,所以还是“二鬼子”。

这时离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已近一个月了,日本兵正陆续回国。峄城鬼子不多,只有180多人,而且分别在两处,南关和火车站各有一部分。打鬼子的任务就给了二十三团。这些天,日本兵正翘首盼着回家呢,无心恋战也是正常的。峄县外围作战比主攻早两天,9月9日二十三团夺取车站后,又包围了南关的日军,希望日军放下武器,但小鬼子也挺猾,虽然不想硬拼,但也不想投降八路军。最后还是乘着天没亮的时候,找了一条缝隙逃向了枣庄。

虽然比峄城更大的据点泗水也打过,但二十二团还是组织的很精心,仗打得也顺手,仅10分钟就打开了口子,3个小时解决战斗。活捉伪县老爷石振久。虽然没缴获到重武器,但还是得了21挺机枪,这让八师首长非常满意。天刚露曙色,王师长兴致勃勃地说:“走,看看去!”

一行人进了东门。何副师长观察地很细致,“城门口和大街上躺着不少敌人的尸体”,看来“二鬼子”也是拼了一阵,但伪军打仗的确是不在行,何以祥想。“敌人工事不强,如果城外有多道铁丝网,加上外壕,城内再筑有巷战工事的话,我们伤亡就要大了。”总之,用何以祥的话来说,“这回还算不上啃‘硬果子’”。

打峄城,八师快刀斩乱麻,三下五除二,旗开得胜。不仅给鲁南军民摘了一颗“桃子”,而对多年窝在山里的“土八路”来说,还有许多开眼的事。

八师师部就安在一家医院里,八师作战科有个参谋叫魏学诚,魏参谋山里待久了,进城后感觉就是不一般,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似乎到了半个**。而团长王吉文当年还不到30岁,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青年。这个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青年”还挺“前卫”的,跨上摩托车,拉来一个美国神甫当老师,两天就开的满地跑了。

这是八师“出山”后的第一仗。八师小试牛刀,锋芒毕露。这次攻城也可以说是“大戏”的预演,为一年后的二打峄城积累了作战经验,这又是后话了。

前头说了,打贾汪十八团给八师作了一回“下手”。其实,在鲁南军区,警九旅十八团和八师最有“缘”。抗战胜利后多次协同配合作战,前面说的打贾汪算一次,第二次是在打邹县的前几天,十八团和二十三团同心协力,一举端掉一个大据点――宿羊山。

魏学诚在日记中有这样记述的:“为扫清残存伪军据点,改善我军阵地,下旬师令第二十三团并加强给师特务营南下,准备在警十八团协同下攻歼宿羊山据点之刘斐然部。”八师攻城得手后,还要“略地”。但在攻打宿羊山之前,警备十八团已经和刘斐然过了一招,狠狠地扇了汉奸一巴掌。这一仗我父亲在一篇文章中有过记述。

自反攻以来,十八团仗打得不顺,贾汪只打了半截,接着向徐州以西出击,战果也不佳,但更恼火的是,刘斐然竟乘十八团出击时,来了个“乘虚而入”,向十八团的根据黄邱套发动偷袭,在解放区杀人放火,把老百姓残害若了。有大批群众“逃反”。“逃反”即逃难,当年鬼子扫荡时,老百姓纷纷离家躲避,但在形势大有好转的1944年后,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多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