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元帅自责(三)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72

附一:

何、丁、王、刘诸同志:

此次两次到南边分局筹划行动,东冬两日始归前指,颇感疲困。(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昨宋参谋长回部言到八师情形,如你们备战积极,前丁政委来许大庄言及你们打通思想等经过,甚好!甚好!颇引为慰。现我来七师小住一日,本似来八师一行,现因要回去与华野会晤,以便迅速行动,则到八师之行,只好俟诸后日,甚以为歉。

此次南行决定行动,并得中央批准,即集中华野、山野两部,避开桂系,突击中央系;辟开两淮,突击淮北,巩固苏鲁;辟开敌正面,突击敌后及其弱点;先掌握陇海路,巩固自己的根本,然后渡河出击。这是胜利的打算。当我军北移沐、宿之间,使战局已变于我有利的地位。假令敌早几天一部占领沐阳、宿迁,则战局对我极不利(因造成了山东震动,华中被围的局面)。假令敌人不进两淮,而进新安、沐阳,同样造成我军极大困难,主要是补给线打断,山东空虚。这证明敌人兵力不足,企图打下淮阴、渔沟之际,我十分担心这一着。现我军北移,并华野已北移,战局开始有利于我,进可能攻,退可以守,山东无虞,淮海区巩固,因而华中局面亦有保障,加上出击淮北胜利,则全局改变。

由于三月来战争,山野在淮北未能连续胜利,既未完成截断津浦的任务,内线亦未歼敌,而且丧失五个城,部队撤退多,前进没有转移多,疲困病苦;与各兄弟兵团如刘、邓、粟、陈等比较相形风绌,因而生长失望的情绪,因而对领导不满,这种现象急须说服。可分两层:对悲观失望的情绪,由于没有看见全国局势,我军胜利的有利局面,两淮和承德撤退,并不足以决定战争,决定因素是有生力量的消长;蒋已被消灭二十几个师,近三十万,实难弥补,已决定了蒋军必败,今后蒋还可占领更多的城市,但蒋军必更多被歼;一到我军全面反攻之时,蒋军必陷于丧师失地的两处俱败的局面,故战争仍可在一定时期结束;这些道理讲清楚,故能提高战气战力。另个一层,对领导不满和不信任。这又应分两层:一方面是好现象,这是自我批评的表现。三月来未打好,不是部队不好,不是师旅团不行,不是野战军参谋处不行,主要是我这个统帅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先打强,即不应打泗县;一个是不坚决守淮阴。如不先打强,至少六十九师、二十八师已被我消灭,我八师、九纵不会损伤过重,即损伤亦有代价;一个如守淮阴,七十四师即可能被我消灭,蒋军不会吹牛。我应以统帅身分担负一切,向指战员承认这个错误。然而三月来,我军主力保持,敌未消灭我一个排、一个班。在长期战争中谁笑得最后,则谁笑得最更好。我军将有消灭敌人的机会,有追随兄弟兵团骥尾的机会,因而要认识到缺点和估计到胜利的基础,因而才能全军一道争取胜利,不致于发生怀疑不满和不信任的情绪。世界上有常胜的军队吗?有不后退的军队吗?如斯大林及其红军堪称常胜而无愧,曾一退莫斯科,二退斯大林格勒。因此常胜规律,在于善于撤退然后再进。我愿山野同人在不利情况应赞成撤退,在有利情况善于勇进。目前已到猛进的时候了,应该集中精力恢复淮北,表现本领,这是战局的重点。不此之图,我们将再犯错误。

目前行动:敌如渡河,我即迎击敌不渡,我迅速西进,突击他的后方,能攻占古邳、睢宁、皂河或宿迁,置七十四师、七军于无用之地,徐州震动,即是大胜,可弥补过去的损失,这依靠全军的英勇奋斗。

一切是渡河问题,请八师要多作此行准备。渡河后是打几个据点,八师应发挥特长。八师始终是很好的头等兵团,纪律为各军之冠。南下北来,人民交口赞誉。希望同志们努力打几个好仗,则定不辜负期望。同志们,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我从来不抱怨部属,不抱怨同事,不推担责任,因而不丧失信心,对自己也仍然相信能搞好。我从来不向敌人低头,但对自己的同志,我常常自我批评,很愿意低头。胜利时如此,不利时也如此,即失败时亦如此。过去党内的同志曾有公论,认为我这个人最善于打败仗,这话很对。我愿这次从不利转到有利,再度证实这个评论。

上述意见,我在七师是如此说的。不能来八师,用笔谈,希加讨论,并努力部署。过几天再亲来一次。

布礼!

陈毅 十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