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霜寒剑气(一)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77

战云依旧密布,时光却是一天天明朗。(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陈毅心境也到了秋高气爽的节气。

1946年10月底至11月初,涟水西北的陈师庵召开的会议是非常有历史意义的。陈师庵是当时*华中分局的临时所在地,山野和华中分局领导同志多次在这里开会。有人说这就是华中分局的“七人批陈会议”,这肯定是片面的。据第三野战军战史记述:“在大的战略转变中,产生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统一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陈毅在陈师庵会议中,“比较成功地解决了各级领导指挥,特别是高级干部的战略思想转变和两支野战军统一领导指挥的问题。”

一个新的战略格局要出现了。一个思想理念的转变是要用鲜血换来的。一个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阶段要开始了。

但这还是一个“将出现”却“未出现”的时期。

八师在南罗、北罗、马兰屯接连几仗,或无功而返、或半途而废、或力不从心,想起去年津浦路作战时的风卷残云,这真是让八师非常地不爽。仗打得不顺,根本原因叶飞也点到了,就是未能集中兵力。八师撤下阵地,是上级的命令,谁也没指责八师。但对八师参战部队和作战指挥的职能部门来说,还是要从自己的角度找找原因。比如对北罗的攻击,客观上来说,接到命令突然,八师于拂晓前转移到蔡家庙,中午12时突然接到野司围歼三十七旅的命令。“研究区分任务,下达命令,派出侦察,组织开进等,忙得不可开交,各团的组织准备时间更少,以至24时才打响。”

八师过去对城市攻坚有很多经验,也有很好的战绩。但野战亦有许多新的问题,如敌情的侦察、火力的准备、突击的发起时间,一切都是在运动之中进行。以后几天里,八师参战部队对经验教训作了总结。不过,我想作战指挥的职能部门总是要来“挑剌”的,严格一点,没有坏处。

眼下这一仗,八师付出与斩获相当,战果小,伤亡却不小。但比起一纵来,八师又不算“大亏”,叶飞一纵这次和整编二十六师的快速纵队交手,由于缺少打坦克的经验,吃了大亏。连整编二十六师师长马励武看了战场后,只见“尸横遍野”,亦不由“目击心伤”。我父亲所在鲁南军区十师也参加了台(儿庄)枣(庄)路反击战。记得我父亲也说过一纵队打惨了的话。

一纵入鲁时,兵力曾达两万五,几仗下来,伤亡不小,兵员就成了大问题。当时兵员来源有二:一是参军农民,二是地方武装升级。但有一个说法,一纵竟要不到兵员,只能合并北上时带来的团队。合并团队的作法很普遍,像八师这样能拆散人家,补充自己的只是个例。以后,三纵济宁战役失利后,也只能合并,结果就剩7个团,一直到淮海战役后,还不如一纵。当时一纵要不到兵员,应该是一时吧。

二十军驻浙江很久,我父亲就说过二十军山东人多,看来是这样的。二十军9个团,其中就有3个山东团队。不过,一纵也很“精明”,三个团一个师摊一个,这样三个师的建制就保留下来了。今天,这个军抗战胜利后的“老弟兄”都还能聚在一起,非常罕见了。三十八军也得走一个呢(一一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