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剑封喉(一)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578

1946年月12月14日,苏北平原,斜阳西坠,北风凛冽。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江苏新沂,新沂正南有个村庄叫唐店子,山野司令部就临时设在这里。

傍晚时分,还是不断有人拍马而至。

“怎么样,打个大歼灭战吧。”山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笑着对何以祥和丁秋生说道,两人亦答:“好啊,我们早就盼着打个大仗了!”这两句话我摘着何以祥的回忆文章。

陈士榘在一一五师任过参谋长,新四军北上后,任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这次又接替宋时轮任山野参谋长,差不多可以说,以后华野参谋长的位置这个时候也就定了。八师师长何以祥是从山东军区司令部下来的,陈参谋长也是他的老首长,从这以后两人又能常在一起,何有时开玩笑称陈为“参座”,陈士榘乃学四川话“回敬”道:“龟儿子……”这是一个版本里提到插曲。

陈参谋长还捎来陈毅司令员的话,要八师拿出津浦路的状态来。大战在即,陈毅不忘对八师打气,无非鼓励加勉励。而是时华野参谋处主任王德在*中是这样说的:“山东野战军主力跨陇海路来回机动,忽南忽北,一部则长期滞留在涟水,沐阳前线。”这应该是两淮保卫战后山野的状态。不用说,这“忽南忽北”指得就是八师。但八师一直不见发威,八师要像津浦路战役风卷残云,这正是陈毅特别所指望的。

主力就是主力,主攻还是主攻。都说八师是陈毅袖筒里的一只虎,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要你八师吃掉预三旅,吃不了,也得吃!是时,山野24个团包围整编六十九师3个半旅,换算一下也就是7个团。也就是说,八师三个团要吃两个团。当初八师打七军两个团,被咬一口;接着打西北军两个团,也有难处。今天要吃预三旅,难道是吃豆腐不成?

预三旅,全称是预备第三旅,前面说了,以“单位”而论,应是属于整编五十七师建制,宿北战役时受戴子奇指挥,只是一次“借调”。很可能战役结束,又归建五十七师。在现代的武装力量体制中,预备役部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预三旅中“预备”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清楚,这个预备不会和今天的预备役是一个概念吧。据许多史料表明,预三旅是整编六十九师的主力,或者说主力之一,所以放在一个关键的“岗位”上,所以预三旅还是个强敌。其实,要八师包打预三旅,师长何以祥也盘算过,当时八师兵力不足万人,何以祥觉得只是稍占优而已。但任何时候,都是隔行如隔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什么叫排兵布阵,八师要吃预三旅,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拿下一个制高点,不仅是预三旅小命不保,就是整编六十九师也将是大祸临头。

制高点,这个词汇在当今社会很是流行。但我觉得词义的本源应来自军事术语。战争中,兵家对于制高点的青睐,是为众人所熟知的,为夺取制高点而大动干戈不胜枚举,朝鲜战争中的上甘岭之战堪称经典之一。第三野战军战史对峰山之战是这样评价的:“第八师进攻峰山,彻夜激战,三次冲击失利,在天将拂晓之际的关键时刻,第二十三团突击队发起第四次冲击,终于和第二十四团一个连同时攻占峰山顶峰,控制了全战场制高点,使国民党军阵脚大乱。”

峰山的攻占,是宿北战役胜利的基础,这是毫无疑问的。陈士榘在*中也这样说道:“第一纵队、第八师,为西路进攻部队……主力部队由西向东打,首先抢占峰山,居高临下向东发展,消灭六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