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铁甲末日(三)
作者:晓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67

见敌坦克过来了,杨营长一声令下,在成排手榴弹的爆炸声中,战士们纷纷跃出,直扑坦克。(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虽然这个战车营也算是见过世面,但也没有见过这个阵式,居然慌不择路,一头下了河沟。黄团长文章说的河沟,也就是沼泽泥塘,这下可好看了。这小乌龟可是铁乌龟,下河容易上河难。纵有十八武艺也施展不开了。

记得打坦克父亲曾也绘声绘色对说过,爬上坦克并不难,当年父亲也只是二十出头鲜龙活跳的年纪,但坦克里的人也不是等着挨宰,也是千方百计和你斗,坦克炮塔一圈一圈转,常常爬上去又被甩下来,记得父亲曾说把泥巴糊在坦克了望孔上,这样坦克就成了瞎子。

总之,这一仗战车营几乎一网打尽,有两个住院的班长听说要打坦克,也溜号出来打仗,果然也有斩获。黄团长在回忆文章中说:“两个战士押着3个扛着机枪的俘虏来到杨营长跟前……”试问为什么俘虏还扛着3挺机枪呢?为什么?没有人说,我只能作个揣测,但很可能就是*不离十。

国庆60周年的阅兵式上国产最新式的坦克是九九式A型,这一型坦克在世界坦克排名也算得上顶级。但若问装备有几挺机关枪,只要是初级兵器爱好者都知道――两挺,一挺并列机枪,一挺高射机枪。但若问当年鲁南战役中**的M3“斯图亚特”坦克有几挺机关枪,说出来只怕你要咋舌――5挺。坦克当然不是机枪越多越好,M3“斯图亚特”坦克早期型号装备5挺机枪(以后是3挺),甚至在车体两侧还有机枪座,装备的是勃朗宁机关枪。

坦克成了胜利品,坦克带不走,但这款机关枪却可以?下来,陈毅来了一看,怎么啦,把宝贝都“大?八块”了,赶紧叫停。陈毅在鲁南战役中有一张坐在坦克上的照片,看来就是在三十团打扫完的战场上拍摄的。

当时八连有个排长叫张运昌,就曾经这样回忆:“这时到来了一大队人马,好几个首长骑着大马,挥手向我们问候。我一看很气派,心想肯定是大首长。连长说,前边那个胖一点就是陈毅,陈毅跟前瘦一点的是粟裕,他们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陈毅和粟裕,非常敬仰他们。这是我一生中亲眼见到的**里最大的官。”

这一仗打得太好了,当然是黄团长指挥的好,错!不是指挥错,而是当年没有黄团长,只有邢团长。邢团长就是前面说过的邢天仁。邢天仁后来改名黄作军,为何改名不在我话说之内。但对团长还是要说几句的。

二十二军您不听我说也许真不知道,二野有个十八军没人说知道的人也不会少,因为中国只有一个西藏,当年就是十八军上了雪域高原。说来十八军成军最晚了,淮海战役都打完了。这个黄团长以后就是十八军的五十三师师长,鲁南十师的人在十八军为数还不少,且大小都是官。

黄作军和何以祥一样,也是川娃子,不过,他当红军是在四方面军,何以祥则在二方面军。要说二万五千里,二方面军走得最顺当,四方面军最折腾。三过雪山四过草地,但最最磨难的还是西路军。我看了一些史料,黄作军父子俩都是红军,他父亲是红十二师三十四团一营三连的炊事员。1933年2月,黄作军刚满17岁,对母亲借口说去看父亲,一去不回留在了父亲的连队里。黄作军脑瓜挺好使的,以后在团里任青年干事并代理敌工队长,但因一次损坏武器,又“削职为民”,当战士重零开始。西路军失败后,黄作军被俘编入马步芳的补充团,经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交涉,黄作军1937年回到延安。可能这段经历让黄作军在*中大吃苦头,黄是在四川省军区顾问职上离任的,最后定居成都。

至于黄作军怎么去了十八军,这可是“跨军区”调动,当年可不兴扯关系开后门的。

我只能把后面的故事在这里就*了。1948年初,三纵七师(即鲁南十师)奉命支援中原军区的豫皖苏军区组建,当然走的只是师部,当时七师的两个团全留下了。不过,按军制上来说,中军帐搬走了,你七师也就拜拜了。据说七师人员全部分散到豫皖苏军区的各军分区中(也有一说是三分区),十八军除了五十二师老主力(原二十旅),还有两个师是豫皖苏军区的地方部队。七师留在豫皖苏的人员中有许多因此就这样走上了天路,但这与一个建制部队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我说七师“无疾而终”。

有人不信?

那你说这支部队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