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惊天秘密
作者:福川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59

猛然惊醒后,穆春江起身就准备跑回住处,却被一个服务员一把拽住,“先生!您还没付钱呢!”

穆春江这才想起自己还没买单,赶忙掏出钱交给了服务员,然后撒丫子跑回了楼上。冲进屋子,穆春江径直来到床前,看着影印稿上的文字,他再次陷入了深思:如果这些文字采用了两种方法,那么就至少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先拆字后添字,另一种则是先添字后拆字,《论字解密》中的字和影印稿上的如此相似,这说明后添字的可能性很大,按照同一规则进行添字,所以才会导致它们如此相似,而之所以又有所不同,正是因为影印稿上的文字先经过了拆字处理,已经和正常的汉字不同,所以使用添字法后,也会和正常汉字使用了添字法后的模样不尽相同,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先按照《论字解密》中解析的规则把影印稿上的文字反向去除多余笔画,让它成为运用拆字法后的文字,至于它们究竟采用的是哪种拆字规则,就只能试着看了,运气好的话,也许《论字解密》中解析的方法就可以成功,如果运气不好,书中并没有介绍,那自己可就惨了,又是空欢喜一场……

思考清楚后,穆春江决定当即开始工作,他找出第一张影印稿,按照《论字解密》中相关章节介绍的“规则”,把影印稿上的文字全部还原成加密前的状态,虽然还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但这些文字是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他决定只对第一张影印稿进行试验,一张成功,其它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一张影印稿被解密后,由于无法确定究竟采用的是哪种拆字法,他只能运用最笨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试验,一种方法一种方法的淘汰,只要有一种方法所解密出的是正常的汉字,并且由解密的字组成的句子基本通顺,那么自己就差不多成功了。

穆春江不知疲倦的按照古书上介绍的规则,一个方法一个方法的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天尽拂晓的时候,他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一种明代军队中广泛使用的拆字规则破译出了影印稿上的文字!

穆春江欣喜若狂,他顾不上休息一下,一鼓作气的把所有的影印稿一张一张的全部破译过来,写在一张张白纸上,其间他又是只吃了一袋方便面。傍晚时分,全部破译工作圆满完成。

此时,穆春江才得以从对单个字的关注中转移注意力,把所有的字连在一起通读一遍。

不读不要紧,这一读之后,穆春江竟被震惊得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一个惊天的秘密在尘封了几百年后,终于浮出水面——

崇祯十六年,大明江山内忧外患、风雨摇曳。

内有闯贼李自成发动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占据襄阳,以“三年不征,一民不杀”之口号安民,建立大顺政权,被拥为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制定先取关中,再攻山西,后取北京的作战方略,亲率大军北上河南,在汝州之战中歼明军4万余人,乘势间道缘山追击,尽歼镇守潼关明军,占领潼关,西安,旋分兵追歼明军残部,连下延安,汉中,榆林诸重镇……

外有满清强敌挺兵中原,势如破竹,克松山、塔山,破蓟州,分道南向,河间以南多被攻陷,至山东,连破兖州等府,共攻克八十八城,鲁王朱以派自杀,乐陵、阳信、东原等诸王皆死……

大明江山风雨摇曳、岌岌可危,崇祯黄帝自知大势已去,遂命右副都御将军施邦辉率领几十名贴身侍卫,又征用了大量车马、民工,将国库及皇宫中的大批金银、宝藏秘密运出京城,藏匿于外省一个秘密地点,以求一旦大明灭亡,东山再起之用。

为了不泄漏机密,宝藏被藏匿好之后,右副都御将军施邦辉命令手下的几十名侍卫将民工全部杀死,掩埋于乱石岗下。随后率手下侍卫赶赴京城,途中,施邦辉按崇祯黄帝密诏,伺机在食物中投放毒药,几十名贴身侍卫全部中毒身亡,无一幸免。施邦辉挥泪将手下的尸骨掩埋,孤身一人昼夜兼程赶往京都。

时下兵荒马乱、强盗出没,施邦辉将军孤身行至涿鹿之时,遭遇山贼,一番苦战,终因山贼人多势众,施邦辉将军败下阵来,且战且退,走投无路之下被逼上悬崖,为了不辱没大明都御将军的名节,施邦辉舍生取义,纵身跳下悬崖,不想并未丧命,跌落在半山腰处的平台上。

施邦辉将军被困在半山腰处三天三夜,上上不到山顶、下下不到谷底,万念俱灰,遂用密语将经历记录在山洞的石壁上,之后将自己砌死在山洞中,引剑自尽。

将军以山洞为墓,以石壁为碑,生在尘世中,死在天地间,无牵无挂,无欲无悔,能够与情同手足的手下们同去,已然是他最大的渴求……

……

通读完石壁上的影印文字之后,穆春江悲喜交加、喜忧参半,喜在自己竟然获知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悲在施邦辉将军临死也没有透露出宝藏究竟藏匿于什么地方……

穆春江琢磨起来:施邦辉直接受命于崇祯黄帝,所以他自尽之后,这世上就只有崇祯黄帝一个人知道宝藏的下落了,可是——,崇祯黄帝也死了!这样一来,死无对证,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宝藏究竟被藏匿在什么地方了,如果真是这样,即使获知了这个惊天的秘密,岂不是也行同虚设,没有丝毫价值?不对!天下绝不会有这么傻的人!放着那么一大批国家宝藏,怎么可能就让它自此人间蒸发呢?崇祯毕竟是一个黄帝,就算是自己不能光复国土,他也一定会期望着后人利用这笔宝藏东山再起、重整旗鼓!所以,崇祯黄帝在李自成攻入紫禁城、他在景山的老槐树上自尽之前,为了宝藏不至于失传,一定会把藏匿宝藏的地方记录在了某个地方或是告知了某个亲信!宝藏的藏匿地点一定是非常隐蔽、机关重重,只是口头描述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应该是留下了记录,把记录直接交给亲信的人。可是究竟会记录在哪呢?老槐树上?可是老槐树早就死了!不对,肯定不会记在树上,那样也太容易被李自成发现了!那究竟会被记录在哪呢?这样胡乱猜想一点用处都没有,看来,要想知道崇祯黄帝究竟把藏匿宝藏的地点记录在了哪里,只能靠自己修习明朝末年的历史,寻找线索才有可能知道了……

想明白后,虽然寻找宝藏的下落要费些周折,不过穆春江还是非常兴奋,毕竟这个世上也许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这个天大的秘密,只要通过努力,他相信一定会发现蛛丝马迹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寻找到宝藏的希望还是相当大的。

他又通读了一遍密语文稿,发现施邦辉将军并未提及“纯钧”宝剑的事情,如此一把久负盛名的宝剑为什么会在他的手里?难道他平时就使用这把即使是在明朝也肯定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宝剑吗?还是他从众多的国家宝藏中挑选了这把纯钧宝剑据为己有?无论哪种可能,纯钧宝剑都还是一个不解之谜,也许,在真正寻找到宝藏的藏匿之处时,这个谜团才会不解自破。

穆春江开始有一点想念自己的战友吴俊同志了,如此惊人的发现,自己一个人怎么能承受得了?如此复杂的查询过程,自己一个人又怎么可能完成?吴俊这小子“跑路”也有一段时间了,日本领事馆好像已经没有了什么风声,按说事情应该算是平息了,是不是应该打个电话让他回来,帮助自己一起查询宝藏?有吴俊这个南派殿前校都出谋划策,查询工作一定会容易许多,单凭自己单打独斗,难度确实太大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穆春江决定还是先不给吴俊打电话,日本人生来就是狡诈多端,所以不得不防,别看眼下没有明显的对自己实施跟踪的迹象,但暗地里是不是还在对自己进行监控无法判定,况且还有那几个输红了眼的赌徒,说不准也在四处寻找着吴俊,所以还是让他多在广东呆一阵子,以防不测、节外生枝。

穆春江决定,自己独立开始调查,先从修习明末的历史开始,甭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要仔细研究,说不准在什么地方就隐藏着重大线索。

此后,穆春江竟然成为了国家图书馆的常客,这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一个想当年视书本为大敌、视读书为苦孽的不学无术之人,竟然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书不可一日不读的“文化人”,看来这世界上的事情确实都具有着两面性,不能一味的评判好与不好,比如自己的偷盗行为,固然不是好事,可偏偏是由于被盗文物的缘故才使得自己开始喜爱读书、学习,而最终确立了成为“文物专家”的宏伟目标,这确实是自己意想不到的。

在经过刻苦的研习后,对于大明崇祯末年的历史,穆春江有了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