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市舶条例
作者:舞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42

钦江的出海口在钦州,几年前,钦州在廉州府内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港口,他上比不过合浦,下比不得北海,即吸引不了吨位较大的海船,又没有合浦引以为傲的政治条件(合浦为州府治所),但自孙延寿进驻钦州,将水路兵将部署开来,派人拓宽了海港,整顿了道路,以钦州为中心,自龙门至乌山,方圆几百里之内,海船穿梭不息,往日空寂的海道一时间竟然有些拥挤。

合浦港本来因着府治所在的缘故,在廉州府最为繁华,曾几何时甚至能与广州相比肩,但今日却不同了,崛起迅速的钦州城内不知挤满了多少来自三江五湖的豪商巨贾,安南运来的稻米、江南运来的丝绸、整船待运的海盐…….各色各样的货物把钦州港内堆的满满的,眼见商港有进一步扩大的需要,孙延寿便又在商港附近划了一大块土地,让外地的商家自建屋房、自备货仓。

消息传出,不到一月的功夫,在钦州港外竟然似模似样的耸立起一座不大不小的城镇,看其发展势头竟然还有进一步扩张的可能。

这一日,合浦刘家的长公子刘禹低调地进了城,没有惊动任何人,待见了赵三泰之后,只见赵三泰拍着脑门直叫唤:“哎呦!贤侄,你可来了,你再不来叔父我可就要累死了。”

刘禹笑了笑,礼貌的行了个晚辈礼,然后嘴中道:“赵叔父可是威震岭南的大人物,这钦州的区区小事,又哪里能难得到你?”

赵三泰咧嘴苦笑,嘴中道:“哎呀,贤侄你可不要再挖苦我了,我有几把刷子你还不知道?要不是上下的事情都有你潘叔父打理,只怕我现在早忙晕咯。”

说到这里,赵三泰又意犹未尽的说道:“自打将军修了海港,整了税务,如今岭南这一块儿,所有的海商都跟那闻了腥的苍蝇一样蜂拥而来,南边的安南、海边的吕宋、江东的老财可都望着咱钦州呢。这还只是咱方圆千里之内的,依我看呐,等到军门缓下心思,一炮打响了名头,只怕海外欧罗巴的夷人也会来咱钦州交易,到时候海内海外都围着钦州转,娘的,想想就爽快!”

刘禹笑吟吟的接口道:“市舶司的规矩,军门还没定下么?”

原来孙延寿出征之前,只是粗略的立了个市舶司,至于其详细的条规行令因着思虑不全,一时半会儿也就没有列出来,要不是内有精于内务的牛庭直,外有混黑道的赵三泰、合浦刘家的刘禹,孙延寿的海港怕是要折损不少银两。

赵三泰的脑中回荡着宝贝女儿几天前说的话“梵书他厉害着呢,灭了安南一王,如今又另了一王,这翻云覆雨,抬手间改朝换代的事情可是人人能做的事?可偏生他就做的出来!”女大不由人啊,美滋滋的在心中念叨了一番,他嘴中道:“军门没回来的时候,潘仁美跟王琼曾经拟了几条,当时无人做主,一时间也就晾了下来,如今军门凯旋,他觉得那几个条例还成,这不拿到外头让几户商家士绅评议去了么。军门还说了,试探一下商贾的反应,那只是其二,这其二嘛,还要看看你刘禹刘易平的意思!”

说起来,潘仁美之前也曾做过几年生意,并且常年在外头走动过,后来若不做生意亏了本,也不会被赵三泰拉拢,做了他的副手。这一次赵三泰“慧眼识英主”,他潘仁美“鸡犬升天”,在市舶司内挂着个不大不小的职司,可美的他潘某人乐不可支,一无所有之后的收获总是最难得的,患得患失之下,潘仁美定出的几条法令前几条利于经商,后几条却又自相矛盾,那却是顾虑孙延寿的反应,不敢做的太绝对,因而留下了缓冲商讨的余地。

等到孙延寿回到钦州,看了那几条法令之后,他觉得有必要好好修改一番,念及此处他就发出公函,向全府范围之内的商贾征求意见,各地有名有望的商人士绅哪个没有亲朋好友?再者,钦州的市舶司可是关系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这么个人人盯着的事情,自然是一阵风一样的在岭南传了开来。

不到三日的功夫,孙延寿手下的大小衙门主官就收到了无数的嘱托,嘱托他们的人,希望这帮官吏能够打听出条例的具体内容。

确切的条例虽说不出个准话儿,但那个草拟的细则却在岭南传了开来。

之前孙延寿虽然也开了海,并在钦州免去了一部分的赋税,但那还没形成惯例,只是口头上的许诺,之后的市舶司虽然一直遵守诺言,并未追加赋税,但这种与商贾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若没有几个明码标出的条例,只怕许多商人都还是心中没谱。

此次孙延寿宣谕告示的行动,在岭南引发了一场规模极大的舆论。

这种舆论由上及下,由士及商,由市井自民间,颇有后市艳(照)门网络传播的恐怖态势,一开始岭南的商贾还不曾相信,但等到更加详细的细节经过知情人爆出之后,也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先是与廉州搭界的广东,然后便是闽浙、苏鲁…….消息传播的情况比起孙延寿正儿八经传播的公文还要快捷。

孙延寿在打发走英国佬之后,一直在盘算着自己的下步棋究竟该怎么走,挥兵直上?如今三藩战火越演越烈,自己如果没有一锤定音的实力,很有可能会深陷泥沼!渡海远击鞑子的后路?凡事可一不可二,在杭州被孙延寿一把火烧掉了那么多的军粮,军心动摇之下更是在杭州引发了民乱,有了这么一件血淋淋的教训,就算是个傻子也会长记性!更别说老谋深算的小鞑子玄烨了。

思虑再三之后,孙延寿还是决定稳住后方,发展海路贸易的同时,抽些功夫回桂林去看看他的二哥孙延龄!

自打数月前两兄弟分道扬镳,他们如今已经有小半年的功夫未曾亲近了,虽说孙延寿对他的二哥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不管怎么说,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拜他这个便宜二哥所赐!

打小孙延寿的父亲就教育他:吃水莫忘打井人,直到今天,父亲的臻臻教诲还时不时的回荡在耳边。

是了,必须回去一趟,不然常此下去,桂林定会成为自己的一个心结。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