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易宝(3)
作者:拭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51

“宋先生有何急事?”岑伤雅岑仙子问说。

“哎,我是来向各位求药的!宋怀古一脸无奈地说。

“宋家世代居于岭南,那岭南山脉重重,奇花异草、灵石仙兽无数!千百年来,华夏大地之上除了姬家、孔家恐怕没有那个世家聚焦的宝物可以和您宋家相提并论了,宋家都没有的东西我们这些散修恐怕是没有!”岑伤雅仙子说道。

关于岑伤雅提到的姬家、孔家我还是知道的,孔家是孔子一脉传下来的,孔子后人世袭圣公,直至今日,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公爵,九十多岁的孔德成依然生活在世俗界。

相比较起来,姬家则要神秘许多,姬家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家族了,轩辕黄帝就是姬氏的先祖,所以轩辕黄帝又称姬轩辕,中国大多数人只知道周王朝的王族性姬,夏禹、启、商汤、周文王都姓姬;严格上说起来孔家也是姬氏的分支,孔子的祖上也是姓姬的。姬氏是中国古代最昌盛的家族,商周封神大战之后,分封的各路诸侯之中,光是姬姓诸侯就多达五十三个,可是时至今日,中华大地上姬姓却寥寥无几,其原因还要追溯到春秋战国和唐代唐明皇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各路诸侯数量之多,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这些诸侯都是太周天子册封的,这些诸侯多数是姬姓人士,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姬氏王侯的后人在周王朝九百年的历史中姓氏都进行了改变,或是改的和封地的封号相同,或是改先祖名字为姓氏,如齐、秦、赵、魏、李、张、孙……等几百上千姓氏都是姬姓演变而来的,这是姬氏最大的演变过程。说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那是一点也不错,到了唐朝唐明皇时期,唐明皇名李隆基,姬和基是同一发音,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姬氏纷纷把氏改成了周朝地国号——周,这才造成了今日姬氏人丁凋零地场面,在这些少得可怜的姬姓人群中,还有相当部分是在唐代以后后把周姓改为姬姓的人。但是轩辕黄帝传下来的嫡长系姬姓却从来没有更改过,也没有人敢让他们改,他们一直隐藏在华夏大地的一隅,隐世不出。而这嫡长系才是生活在这华夏大地真正的姬氏家族。

正当我在回忆姬孔两世家的时候,宋怀古又无奈地说道:“不瞒大家,我父亲二百年前去蓬莱仙境寻找一味仙药,到今天也没有回来,而家里药库进入的方法偏偏只有我父亲知道,要是能进药库,我也不来求各位了,这不,我刚刚去了山东曲阜求见孔家当代族长,可是连个孔家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这才来到金陵城的。”

“那宋先生求的到底是什么药?”岑伤雅岑仙子好奇地说。

宋怀古一脸尴尬地说道:“哎!一言难尽啊!说起这事,还不是为了我这个儿子,我那儿子骄横跋扈,天不怕地不怕,到处惹祸,这不,前几天,他在南疆得罪了一个避世高人,被那高人种了一种蛊,这蛊……哎……这蛊让我好好一个儿子变得……变得喜好龙阳之事了……”

我和小狐狸对望了一眼,事情居然这么巧,昨晚刚让寄荷炼了一炉乙丹,这种丹药就是改变对自身性别认识的,今天居然就有人需要了,而且似乎需要的人还大有来头。

“各位,如果有人能帮我治好我儿子的病情或者驱除其体内的蛊虫,宋某必有重谢!”宋怀古对在座之人躬身说。

我看了看周围在座之人,各个都是一脸惋惜之色,想必都不是在同情宋怀古的公子,而是在惋惜不能拿出治好宋怀古儿子的药,能从宋家换点好东西出来。

我心中一动,问道:“宋先生和金陵城的宋家是什么关系?”

宋怀古见我说话,先是一脸激动,听了我的问题之后又垂下了老脸,有气无力地说:“除了都姓宋之外,没有什么关系。”

我心中顿时大定,生怕这岭南宋家和金陵宋家是一系的,那捅的娄子可就大了。

“哎,看来我那逆子是难救了,各位,以后如果谁有办法救治我那儿子,我定奉上我岭南的三样宝物,百灵孔雀卵一对,千年柑橘一斤、灵韵翡翠一块。”宋怀古说道。

宋怀古话语一落在座的这些人,脸上的惋惜之色更盛了,就连这里的主人姚雨杭也有些意动。

说实话,宋怀古说出这三样东西的时候,我不但没有任何兴奋,反而有些失望,百灵孔雀卵能浮出百灵孔雀不假,可是孵化期却有百年之久,再说了,即使立马孵化出来,我也不见得稀罕,百灵孔雀不过下等灵兽,而我江山社稷图里的仙鹤确是上等灵兽。

千年柑橘也算是人世间不可多得的灵果了,不过我江山社稷图里,这种档次的灵果却也是不少,虽然暂时没有,但那些灵果生长周期在灵气充裕地江山社稷图里也只有几年时间,比较起来千年柑橘缺少对我的吸引力。

再说灵韵翡翠,这东西是炼制水系法宝灵器地材料,而且只有岭南出产,可我的水之精华外面包裹的那层翡翠比起这个来,不知道高了几个档次。

固然在我看来这些东西比较垃圾,但是在座的这些人可不这么想,首先灵兽一旦长大,那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坐骑,何况是百灵孔雀这种能飞的坐骑,而且是一对,千年柑橘在灵药仙草缺乏的现代也算是珍贵了,比起太湖徐泽道拿出的茶花果要好上一个档次,再说灵韵翡翠,这个东西是岭南特产,又是炼制水系法宝的,太湖的徐泽道和玄武湖的郑则刚都是修行水系法术的,要说不动心,那就假的。

宋怀古正要走,我在身后叫道:“宋先生!”<!--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