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露脸国子监(中)
作者:吴言软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76

“年轻人勇气可嘉!”李世民赞了一句,又道:“比一下未尝不可,但切不可意气用事。你们同为大唐功臣之后,乃是兄弟,不是敌人,谁胜谁负,都不要看得那么重。什么弟子、师傅的?成何体统?这样吧,无论谁胜谁败,双方都要握手言和,今日之事都不许再提。至于胜者嘛,朕就特赐他着紫佩金,如何?”

房遗爱和长孙淹都忙不迭地领旨谢恩。

房遗爱其实对于比试谈不上有多大把握,他之所以要这么做,还把话说得这么满,一是身处在这个境地,他没有其他的选择,否则真要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了。二是他也料定李世民看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脸上,绝不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如今李世民的一席话证实了他的料想,可谓正和他的心意。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比试的彩头竟然是“着紫佩金”。

所谓“着紫佩金”就是穿紫袍佩戴金鱼袋的意思,也就是相当于享受三品以上的待遇,这在唐初该是多大的恩宠啊!有不少曾经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秦王府老人,如今还穿着绯袍戴着银鱼袋呢。

像房遗爱这样已经是官居五品,着绯佩银的人都感到兴奋,就不用说那些还未踏上官场的国子学的娃娃了。他们有的虽然因父辈的身份、功劳,小小年纪已经有了这样那样的爵位,但那是靠着父荫所得,哪比得上靠着自己努力所得的来得光彩和荣耀?不由得个个摩拳擦掌,两眼放光,就像是狼友见到了美女一般。

“玄龄和无忌要避嫌,朕看就由玄成、冲远、景仁三人为评判,尔等以为如何?”李世民乐呵呵地对着众大臣说道。玄成也就是魏征,冲远乃是孔颖达,而景仁是个中年人,房遗爱也见过,名叫岑文本,官拜中书侍郎,相当于现在的中办主任。据说李世民的诏诰,皆出其手,算是此时的天下第一秘。

既然皇帝这么说了,在这等小事上,大臣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于是由魏征、孔颖达、岑文本三人组成的裁判团算是成立了。

裁判是定下来了,但选手方面却出了问题。这边就房遗爱一人,自然不会有人选问题,但那边就热闹喽!长孙淹理所当然地认为,事由他起,自然他是不二的人选,但其他那些人眼热着紫袍金鱼,哪肯让他,除了几个年幼的,个个争先恐后地抢着要出战。仿佛房遗爱是块豆腐一样,谁来都可以把它捏碎。

好在皇帝在这,诸生不至于过于失仪,否则打起来也有可能。最后在一名国子学博士(相当于班主任)的协调下,通过推选,确定了出赛的人选——莒国公唐俭的小儿子唐观。

房遗爱微笑着看着国子学的诸生用现代的公推公举的方式选出了自己的对手,心中感叹:民主和选举其实就在人们的心间,关键在于统治者敢不敢用,会不会用。

三名裁判将房遗爱和唐观唤到一旁,商议比试科目和顺序。

房遗爱故作大方,表示无所谓,任凭三位大人做主。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唐观去选择,因为他料定唐观一定会要求先赛文再比武。

他是个现代人,对骑马射箭一窍不通。穿越过后也没来得及试一下,这借来的身体还有没有忘记原来的本领?所以他怕的是比武,其实压根就没打算比武。他心里的如意算盘是先赛文,如果输了的话就此认输;如果赢了的话,那就显示一下风度,以勿伤了和气为推脱,免去比武。

他的对手不会知道这些,他们所怕的肯定是和他比武。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房遗爱就是一介武夫。而且,他曾听房禄说起过,说他在贞观二代中马上功夫可排在第一位。因此,唐观一定会争取先赛文,以期在文比中就将他彻底打败。

果然,唐观以国子学考核惯例作为由,不但要求先文比,还要求以文比为主。

作为国子监的祭酒,孔颖达自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倒是魏征,还征求了一下房遗爱的意见,房遗爱笑了笑,说是就按国子监的规矩来办。于是便定下来先文比再武比。

至于文比的科目,也按国子学的常规来设,一为策论,二为杂文一篇,也就是作诗一首。

魏征等三人商议了一下,定了几个策论的题目,请李世民最后确认。大概是在国子监的缘故,李世民定下的题目是孔子的那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听到是这个题目,房遗爱不但一颗悬着的心落下了,还差点没乐出声来。策论不比作诗,需要有深厚的古文底子,房遗爱自认没这个水平,他唯一可以依仗的是,他的脑子里存有不少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他梦想着能否借鉴一下这些大家们文字格式,再加上自己现代人的思想,作一篇文字过得去,但有内涵、有深度的文章,以期和唐观在策论上打个平手,再在杂文上将其击败。

现在好了,房遗爱有信心在策论上就将对手击溃。因为这个题目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有一篇现成的,几乎一字不用改的千古名篇可供他剽窃,那就是韩愈的《师说》,一篇文科学生都背过的文章。

房遗爱在案桌前坐定,定了定神,闭着眼睛默默地在肚子里把《师说》通背了一遍,这才睁开双目,磨墨濡毫,开始书就两百年后韩文公的那篇《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房遗爱时而挥笔疾书,时而又作苦思冥想状……他磨蹭着时间,但用眼角悄悄观察着唐观的作文的进度。他不能写得过快,那也太惊世骇俗了;但他也不能太慢,总要抢在唐观前面交卷。

(这国子监的几章老吴构思和写得都很累,也很费时,不知书友们看后感觉如何?还望多提宝贵意见,当然,也别忘了推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