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先经济而后军事
作者:祈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495

“几位大人,我们换个地方吧。”李治从龙椅上起身,下到殿中道。

“是皇上。”几人弯腰让开了路,李治率先大步出了太极殿。

“三哥,你怎么在这里?”刚走出殿门,李治就见李恪站在殿门外正与太监总管孙大海闲聊。

李恪没想到皇上从前门出来,神色一愣,又待跪拜,却被李治拉了起来。

“三哥来了刚好,走,一起去吧,去两仪殿。”

几位大人都是一呆,正待劝说时,李治却拉着李恪走远了。

长孙无忌暗道,皇上上次说要把吴王接进宫亲近亲近,却在没了动静,这次又这么亲热,难道他不知道李恪是他皇位的敌人吗?

长孙无忌才不相信李治是一个顾及手足之情的人,别看他以仁孝著称,但哪个统治者会把亲情看的比江山更重。

虽说长孙无忌是猜对了,却是歪打正着。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在权利面前,只要是人都会狠心的抹杀亲情。

两仪殿虽不如太极殿般庞大,但也是皇家宫殿,装饰华丽,这里是内朝之所,所以就少了几分皇家的威严,而多了几分亲近。

进了内房,大家都不似在朝堂之上般拘谨了,当下李治坐了上座,几人围坐在周围。

“朕登大宝,多赖于几位大人的提点。先皇也曾在临终时嘱咐治儿要多听从几位大人的建议。今天召几位大人来此,就是有几件事情要和大家共商。”

李恪脸上虽不动声色,心中却早已经乱了。这个李治把自己拉到政事堂来作甚。看今天这架势,似乎是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难道他李治就真的不怕我有异心?

原来内朝并不是官品到了就可以参加的,在唐初,参加内朝的官员必须要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而自李治登基以来,只授予三位大臣此等头衔,那就是长孙无忌、高季辅、李世绩。

而今天李治却破例的把禇遂良等人也领进了政事堂,可见商量的绝不是一般的小事。

“舅父说起来也对我教诲颇多,禇大人是我朝中难得的栋梁之才,于大人、张大人与高大人更是对朕悉心教导,三哥更不用说,先皇也对其称赞倍至,朕今天聚大家于此,就是为了商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请列为大人不要徇私,尽数将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大家讨论。”

李治说完,摆摆手让伺候的太监出去,自己亲手拿过茶壶,替每人都慢慢的倒了一杯茶。李恪想阻拦,李治却只轻笑着摇摇头,把自己的九龙杯换到李恪的身前,并道:

“三哥,现在这个茶杯借给你,这杯子代表的,不是什么皇帝的身份,而是我大唐的江山。”

几人经李治这几句话,都知道他将要讨论的事情肯定不是小事,心中都重视万分,只是徇私与否却是个人心中之事了。

李治深深的望了众人一眼,拿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章程,放在桌前,看了一眼,才抬头道:

“首先,朕先来总结一下自我朝开国以来各个方面的进步。中朝上的汇报朕很不满意,功过是非都要说,功,可自豪;过,可批评。治国不是童子戏,必须实事求是。”

李治说的这几句更是铿锵有力,而且说话的时候眼睛时不时的看着长孙无忌,惹得长孙无忌心中直突突不安。

“皇上说的好,实事求是,这四字就应当作为治国经世之座右铭。”高季辅猛然睁圆了他那混浊的双眼,赞道。

李恪一时还未适应这种气氛,他不喜欢低人一头的感觉,但这个时候自己在心里‘实事求是’的与李治比一下,发现竟然有些底气不足了。

“先皇名讳‘世民’,既取经世济民之意,朕取经济二字,以定国家的税收、建造、市场、农商之总称。因此首先是这‘经济’。唐俭是老臣,朕不好深说。我朝自武德皇帝建国,至贞观二十三年止,税收与隋朝的开皇盛世相比差之远矣。”

见于志宁要反驳,李治把手一挥,断言道:“朕知道于卿想说什么,没错,隋唐两朝之间是经历了一场旷世大战,十室九空,这也正是朕要说的,经历了隋末的逐鹿之战,至贞观二十三年,我朝经济能恢复到如此程度,确实是先皇英明,臣子贤能的结果。这尤其依赖于均田制的实施。”

李治见几位大臣,尤其是老臣都面露得色,心中不爽,刚想打击他们一下,灵机一动道:“三哥,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不是“朕”,而是“我”!

李恪这时候心已经放开了,他并不是小心眼的人,李治能如此大度,他为什么就不能放开胸怀呢,再说这并不是为了李治个人,而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三哥,你不用顾及,先皇可是以纳谏闻名的,自不怕你直言,朕虽不殆,亦不敢不尊先皇纳谏之意。”

李恪第一次在李治的面前笑了一下,他忽然对李治产生了一丝好感,不是他的九弟,而是已经登基的李治。

“皇上不弃,李恪就直言了。我朝实施均田制,是因为初建唐朝时太宗皇帝深知民众的力量之大,所以着重在立法时考虑了这些。通过这些年,可以看出,太宗皇帝确实是远见卓识。但恕李恪直言,贞观二十三年期间,有二十年我朝存在战争,我朝以府兵制建军,战争必定会拖累农业生产,虽然因为将领出色,每次战争均闪电般结束,但仍然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太宗皇帝亲征高丽,战事久拖,对农产造成了极大的创伤。战争极大的迟滞了我朝经济。这是一。其二,我朝地广而人稀,关东、陇东,关内的百姓分布极不均衡,这就造成了有的州府地多人少,有的州府地少人多的现象,从而延误了农产。”

李恪说到这,有意无意的望了长孙无忌和禇遂良一眼,他生性高傲,从来都不会曲意逢迎,也不顾及长孙无忌的感受,就把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提了出来。

长孙无忌手捋了一下胡须,咳嗽了一声,见皇帝也似乎无意间望了自己一眼,心中揣揣,难道皇帝也对自己的政权垄断产生了戒心?

长孙无忌所代表的关陇集团正是在关中有着绝大的利益,关中的百姓远远多于关东,这就是李恪所说的“州府地少人多”,但他们又绝对不愿意关中人口流失,因为这样就没有人给他们种地,给他们出苦力了。而唐朝时的人口就那么多,所以这边多,关东自然就剩下寥寥无几了。

几个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尴尬起来,李恪是皇子,什么都不怕,无忌与禇遂良反而心中忐忑不安,高张是作壁上观,于志宁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李治看时间也差不多了,这个时候不能和长孙一派翻脸,不是李治不能扳倒他,现在的长孙一派虽然势大,但比起李治来还是不行,毕竟在古代古人最中礼法,长孙一族是贤臣不假,但绝对不能成为天下之主,,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当年李恪的威望比之李治要强不知多少倍,哪怕是长孙无忌的支持也是无济于事,李治最终成了储君,还不是因为他是长孙皇后的三子,而李恪是隋炀帝李广的女儿杨妃的儿子。

“三哥说的有些道理,还有第三点,就是我朝现有的均田制,并不足以恢复经济,农业虽是国之根本,但利有限,前日朕与对经济之道的数位大臣商论过,工商业之税率远远大于农业,所以朕以为,我朝应鼓励商贩,减少商税以促其发展。”

“陛下,万万不可,商人乃低贱之人,若重商轻农会引起天下文人的唾骂。”

“皇上,长孙大人说的对。”于志宁附和道。

另外几人也点头表示赞同,只有吴王李恪一副深思的表情。

李治的心中突然涌起一阵抑制不住的失落,都说理解万岁,在这个他陌生而又熟悉的朝代,他最希望的莫过于一个人的理解,商业利润大于农业是基本的经济常识,可悲这些人竟然如此轻商,还拿圣贤来搪塞。都说古人聪明,有许多现代人还办不到的事情,可古人能办到几件现代人引以为常识的事情呢。

当然,李治也知道,唐初虽然有贞观为他打了基础,但毕竟地广人稀,农业极度贫乏,大力发展农业才是正途。可话有说回来,毕竟哪个朝代都有温饱的问题,在贫乏的农业上有限的发展商业以推动社会的发展,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也就是这样,李治就更加渴望得到李恪的忠心,也只有他,才能真正的从深层意义上去思考,而不是像这些老家伙一样脑中被锁了一辈子的封建落后思想。

“众位大人的意思朕明白,朕也只是从纯经济的角度来和几位商议,朕并没有重商轻农的意思,再说,不一定要昭告天下本朝要重商轻农,只要在侧面为商贾开方便之门。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朕如此殚精竭虑,不也是希望百姓富足,朝廷康健吗?”

“皇上所言即是。”几人又是齐声赞颂,李治一直就怀疑,他们大臣这些赞颂之言是不是之前就约好了的,要不然怎么都不约而同呢。以前看电视剧的时候李治就对这些嗤之以鼻,以为是导演的恶搞,现在经过非常严密的考证,李治可以肯定的发表一篇论文,这种现象不是不存在,也不是偶然,事实证明,偶然是必然的儿子!

“长孙大人,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一个月内给朕答复,若是你敷衍塞责,朕绝不饶你。”

李治说这话的时候,笑容满面,没有丝毫的霸气,但众人都觉得他现在非常严肃。

难道做皇帝都是这般,喜怒无常,让人看不出心中所想?

李恪在一旁冷眼旁观,他对李治可以说是相当了解,但没想到他一坐上龙椅,变化竟然这么大?

“好了,经济暂且揭过。”李治喝了一口茶水,高声道:“来人。”

见小桂子进来,李治指着几位大臣道:“你差人告知急问大人的家眷,就说朕有事商榷,今天几位大人恐怕回去会很晚,另外准备一些便饭吧,朕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就不要奢靡了,几位大人是不会介意的。”

“是,皇上。”小桂子答了一声。

“朕再来说一说这军队的问题。”

李治一说到这里,几人的眉毛多忍不住跳了两跳,尤其是李恪,更是双眼直视着李治,想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意思。

“我朝以府兵制建军,自武德皇帝南征北战以来,颇显成效。朕思索再三,认为这是我朝现今最合适的建军之法。

先皇亲征高丽未果,以各位看此因何在?”

这里的人几乎都略通军事,且大都随太宗皇帝征战过,所以也多多少少有些经验,至于李恪,更是军事大家。

看几位大臣都沉默不语,李治指着长孙无忌道:“舅父,这里您最有资格,要不您先说说?”

长孙无忌抬起头,看禇遂良和高季辅都低着头假寐,心头不爽,于是沉吟道:“还是吴王殿下先说吧,老臣记性不好,还要想想怎么说呢。”

李恪眼中寒光一闪,但也无法,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藩王,比不得长孙无忌这个中书令。

“那三哥,要不你就先说?”

李治这么一说,李恪在也不能沉默了,只好道:“微臣鲁钝,不明所以。”

李治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心知李恪不敢留下话柄,只好兀自道:“那还是朕来吧,先皇只所以亲征高丽的原因,像是大家都是很清楚的。征其未果,只要有三:其一,高丽正值国内一统,我朝进犯,致使民心向背;其二,我军士气不足,君暮将疲;其三,”

说到这,李治停了一下,意味深长的扫了一眼众人,加重语气道:“其三,战事久拖,士兵思农,无心恋战。”

“想来大家都知道了,这也是府兵制的缺点,但以我朝之经济,又不得不以府兵制建军,无法实施募兵制。不过朕以为,需组建一支小部队的募兵制以待不时之需。平常时令其护卫京师,有战事就拉到战场,各位以为如何?”

提到军队,几个人都开始谨慎起来,军权是一个臣子在君王中的价值所在,但这又是一个敏感的东西,有的时候,不如不要。就像现在,几位大臣都明白,李治初登基,肯定会揽权,若这个时候紧抓兵权,那可真是不顾死活了。

“何为募兵制,请皇上详细道来。”李恪疑道。

李治就很系统的解释了一下募兵制的基本制度,尤其是对募兵制与府兵制相较之优缺点,说的极为详细。

“皇上,恕臣直言,募兵制对“经济”要求太高,虽然战力强劲,但仍不适合我朝。”李恪对李治提出的募兵之法颇为吃惊,而且李治把两种兵制的优缺点说的极为清楚,他深通军事,当然李恪就明白了李治的用心,当然下意识的不想李治多了一支护卫京城的军队,所以出言反对。

“皇上,老臣认为此法可行,我们只需组建一小部分的军队以实验募兵制法,应该不会影响我朝的财政。”

长孙无忌一听之下,立刻表示了支持。

“微臣认为可行。”高季辅不说则已,一句话就将众大臣拉到了支持李治的这一方。

李恪说完之后就后悔了,盖因为这关系到他内心最隐秘的想法,所以说话的时候就欠考虑了一些,虽然李治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关注,但李恪现在却不会在天真的认为李治并没有注意了。

之后七人又就具体的细枝末节讨论了许久,才终于敲定了这一增军方案。

“这募兵之法,就请长孙大人最后核对后交中朝大臣们讨论。好了,几位大人也都累了,走,朕今天也算是道东,请几位大人吃顿便饭。”李治站起来,看几人都李恪站了起来,只高季辅的身体晃了两晃,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走吧,三哥,你扶下高大人,高大人年事已高,朕都有些于心不忍了。”

高季辅不似旁人那般对李治恭敬,苍笑了一声:“能让皇上挂心,老臣真是荣幸,皇上放心,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折腾几年,想是能帮皇上平定内闱。”

李恪对高季辅还是很尊敬的,毕竟是老臣了,高季辅和许敬宗两个人是当时有名的文学领袖,许敬宗这个人比较张扬,不懂得收敛,所以更多的人喜欢高季辅这样比较内敛的人,李恪也不例外,在他看来,他比长孙无忌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