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所谓激情是战争
作者:祈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64

长安书院是自翠微山改建而来,整体傍山而建,正是春光漫山,书香满院。

“皇上,今天长安城内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官家子弟,还有那些有志气的人都来了。人比较多,皇上还是在此藏书斋小坐的好,待人群都规顿好了,在请皇上移驾,让百姓一睹天颜如何?”

现任长安书院的院长正是朱子章,这个老人,年过六旬,但还是为人处世都谨慎低调。但文采确实非凡,虽比不上许敬宗一流的唐初文坛领袖,但胜在只是博大精深,而且对各个流派都以同视之,并不存在偏见。就凭这点,李治才用他做这书院的院长。

李治也知道一个皇帝确实不适合往人群里挤,但又不想在这里闷坐,就道:“那朕到书院的后山走走吧,又他们陪着朕,没有什么危险,当年先皇也是很喜欢这里的,朕想去凭吊一下。”

皇帝既然说了,朱子章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多派了人,禁止任何人进入后山,一时间,长安书院的后山成了禁区。

修建长安书院的时候,本就是向着翠微山靠拢的,整个书院占地庞大,却井然有序。后山正是翠微山的山腰,凭山远眺,几十里外长安城池尽收眼底。

“父皇对翠微宫异常喜爱,想不到朕如此不孝,竟将其改建。”

李治也不知想起什么了,感叹道。

朱子章跟在后面,看王连习以为常的默不做声,小桂子想说点什么,也没有说,自己也只好缄口不言。

“秋日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李治朗声读了这首诗,有摇摇头道:“可惜朕终究不是父皇,还没有父皇那样的王者之气。”

朱子章一听见诗,眼睛就开始发光,细细一品,果然是一首不错的诗,隐隐有出尘之气。

李治扫了一眼朱子章,微微一笑,不理睬他欲言又止的模样,缓步走上一座凉亭,早有人在那里摆了瓜果,还放了几束鲜花。

“你们都随便吧,这里又没有外人。”李治淡然道。

“朱子章,长安书院已经一年有余,如今朕想听你交差了,朕交给你的时候,你可是给朕保证出几个人才的。”

朱子章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着向皇帝汇报,今天见皇上主动问起,忙答道:“皇上,长安书院成立一年,虽说建树不多,但也着实有几个杰出的人才,只是最好在培养几年,皇上若是急着用人,也可以提前一些。”

这在李治的意料之中,本来现代的教育方式算是比较先进的了,但培养一个人才,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正常情况下要十六年,虽然长安书院已经属于大学范畴了,但毕竟来到这里的人,思想大多根深蒂固,要接受一些新生的思想,还有些困难。

“好无聊啊,是不是该找点刺激的事情干了。”李治在心里喃喃,口中含着也不知是什么吃食,心里却很烦闷。

“小桂子,李道宗应该来了吧,去给我叫来。”

小桂子应了一声,他是知道的,昨天皇上已经暗暗叫了很多人来长安书院,其中,自然就有已经从土蕃回来一年有余的李道宗。

李道宗比之三年之前,反而硬朗了一些,见到皇上,扣安以后,不像朱子章那样拘谨,随意坐到李治的右侧。

李治瞄了一眼朱子章,看他还在那里正襟危坐,暗道这老头好不识趣,轻轻的咳嗽了一声,王连心领神会,一抬手道:“朱院长——”

朱子章这才意识到这里根本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还想罗嗦几句,被王连一把推走了。

“这个老头,真是不识趣。”

李道宗看着朱子章的背影道。

李治浅笑一声:“不要说他了,国公在土蕃竟然一住就是二年,回来以后朕也没和你好好说说话,如今有时间,说说你在土蕃的琐事,朕也想听听那里和中原有何不同。”

李道宗不妨李治问起这个,低头想了一会儿才道:“不瞒皇上,臣在土蕃住了两年,其实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其国都,与禄东赞交往。禄东赞太过狡猾,而土蕃人又大多不慕钱利,是以臣用了两年时间,才勉强完成皇上的任务。”

李治点点头,知道现代的土蕃虽看似强大,但其内多战事,虽说禄东赞极力封锁了消息,但又如何瞒得住。三年来土蕃一共发生了三次比较大的叛乱,虽说都被禄东赞闪电般的镇压了,但这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又有大唐在后面暗暗的支援造反的人。土蕃一时之间还真的没有功夫对付大唐。

“自朕登基三年以来,赖国公等人的大力,我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不过——”

李治话说道一半,看李道宗想说,点点头。

“皇上可是想——”

李道宗用手指了指东方,其意不言而喻。

李治低声道:“吴王回京,给朕带来的消息好坏参半。”

“高句丽与新罗之间已经不死不休,李恪又将百济扯了进来,现在是高句丽对付联手的百济和新罗,盖苏文那支老狐狸没有想到,我大唐明着向他示好,暗地里却在怂恿令两国。不过就算他想到了又如何。”

李道宗笑道:“皇上和得意啊。”

李治突然笑容一凝,冷道:“不过最近新罗和百济似乎遭遇了败仗了,派来的使者竟然说如果大唐不出兵,就投降,哼,以为朕是三岁孩童吗?”

“所以皇上想出兵?”

李治点点头,心中对李道宗的机警很是欣赏。不过李道宗肯定不知道的是,在还有更深的用意,那就是和太宗皇帝是一样的,虽然这对天下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来说,确实必须的,那就是不能让天下长期和平。

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大大不同的,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长达千年之久,可见其本身就有着适合中国的地方,尤其是民智未开的古代中国。

“不过现在正值春耕时期,朕还不打算动兵,等今年秋后,朕就决定对高句丽动武,李卿,给你多少兵,能在半年之内把高句丽给朕平了?”

李道宗一愣,没有想到李治竟然属意让他领兵,他本来以为这回应该是李世绩了吧,看来皇上还没有动李世绩的意思。

“皇上,恕臣直言,若是想在半年内灭了高句丽,臣需二十余万,李世绩将军恐怕只需要十五万,皇上若是还不启用李将军,恐怕他的宝刀都已经生锈了。”

李治暗笑了一下,李世绩的宝刀怎么可能生锈了呢,这三年来,他在陇州可没少给朕添麻烦,就因为凤凰上的强盗,陇州的人口三年来锐减不足鼎盛时期的五成。虽然这“强盗”从来都不离开陇州。

禇遂良在陇州呆了半年,没有按时完成李治交给的任务,被李治一旨贬到了黔州,这个唐朝四大书法家之一,在李治的特意“关照”下,已经开始脱离阴暗的官场,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书法的创作上了。

“好了,朕也不多说了,李世绩宝刀生锈与否,朕心里自然清楚,这次高句丽之战,卿家还是好好想想该怎么打吧。另外,几年长安书院新开的军事理论课,朕打算让卿家和契苾何力将军同讲,学生可都是武科的进士。好好准备一下吧。”

李治大笑着离开,临走时,用力拍了拍李道宗的肩膀,那双后,轻若无骨,手上的力量却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