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海边整编
作者:朱由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23

tXT下载Www.XsHUOTXT.Com小说下载www.XiAOShuoX.Com 尽管这些明军还不知道什么是“阶级立场”,但是义斩成辉,使永历的人望又提高了一大截,这次正式确立了永历皇帝对这支残明的军队绝对的领导权,意义重大。最后永历到底没挨到那二十军棍,因为李定国及时赶到,骂了李嗣兴一顿,那军棍打到李嗣兴身上。可就是李嗣兴挨了打,也是无怨无悔,因为他也心服口服了。

丰沙的百姓看见明军如此仁义,对待明军更是热情了,镇长甚至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献给永历,又送了一个铜鼓,说“天下苗人是一家”,将来有用到苗人的地方,可以敲这个鼓,永历改正说“天下汉苗是一家”。另外多达一百个各族青年参加了明军。尽管丰沙百姓再三挽留,永历还是决定继续东进广西,临走时留下老弱病残在丰沙,由一个叫陈二狗的总兵带领,慢慢在当地发展势力;还有派出张信重返彝山,联络百彝,积蓄力量,为将来反攻云南早做准备。安排完毕,永历率领六千明军进发安南。

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穿越密林,明军终于到达了中安边境镇南关。因为越南在顺治十年,就向清廷献表称臣,所以清廷对安南根本不防备。雄伟的镇南关只有一千不到的绿营守军,就是这样,永历也不打算惊动,怕的是进入广西后,引来清廷的注意,派大军围剿。所以明军等到黑天,悄悄的从镇南关下绕路进入广西。

回到广西境内,一些大臣提出北上攻打南宁的建议,就是平阳侯靳统武也提出攻占南宁,恢复广西,再图广东的计划。但是都被永历否决了。看到皇帝不听自己的意见,群臣们群情激愤,眼看皇帝一意孤行,于是竟然开始罢朝,全躲了起来,不见永历。

永历想找人办事,可是大臣们都称病请假,就是不来见他,可把永历急坏了。没办法,永历只好派唯一还来朝见的陈起月(其他大臣派来望风的),去挨个把群臣们请来开会。陈起月放低身价,好说歹说把群臣说动。永历心想反正是开会,不如召开一次大型的扩大会议,将自己的战略思想详细的解释给大家,省得他们总是掣肘自己。又教给陈起月一翻说词,让他在朝会上如此发言。

在一个广西沿海的小渔村,永历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官员大会,包括文官三十二名(包括没品的文案),武官一百七十三人(把总以上),没有开会的场所,永历就带人跑到海边,席地而坐,吹着海风开会。

首先,兵部尚书陈起月做了转移以来的成果汇报。先对永历皇帝的英明领导大加赞扬,又对全军上下官兵的表现予以表扬,最后提出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官员们思想散漫,不服从领导,并有冒进思想,要置大明于万劫不复之。,直说的那些提议北上南宁的大臣们汗流浃背,全都跪下向永历告罪。

永历看到对这些大臣劝慰了一翻,表示以后该提建议继续提,只要别动不动就罢朝不来,要自己做孤家寡人就行。在一片笑声中,那些大臣们才稍稍安心,继续听陈起月的朝论。

陈起月又提出现在军队气象更新,士气正旺,但是军队体制混乱,指挥不统一,必须重新整顿,再制定新的军规军纪。说到这里,武官们也不笑文臣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想听下文。

陈起月说完,转身对坐在高处吹风的永历深施一礼,“请万岁示下。”

永历扫了一眼文臣武将们,也没写稿,直接说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指示决定,一个被后世称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外一个叫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永历剽窃了何凯那个时代伟大的领袖的战略思想和人民解放军光荣历史,再结合此时的国情,想了又想制定出的战略计划和治军思想。

第一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永历是这样解释的,明军转进闽赣边界山区,建立中央根据地,慢慢发展实力,再派人到全国各地农村去,发动汉族百姓起义,或者联络反清义军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为手段,在清廷内部全面开花,打击清廷的统治。等到时机成熟,立刻起兵反清,再从中央根据地出兵江南,这样清廷顾此失彼,等到夺取江南,大事可成!

当文武官员听完,无不拍手称赞,武官们更是擦拳磨掌,准备大干一翻,软榻上的李定国更是频频点头。

永历继续说明军改制的事情,首先提出明军新军规军纪,概括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大明的军队来自大明的百姓,所以要爱护百姓,要让百姓发自内心的拥戴大明的军队。

虽然,以前李定国大多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详细的军规,听的李定国耳朵都“竖”了起来。那些武官们大都农民,也都同情那些老百姓,听到这些无不赞同。

最后关于军队的编制,为了便于指挥,永历干脆借用后世军队的编制法,将六千明军编成两个团,每团三千人,设团长一名,政委一名(须永历帝亲自培训后才可担任,主管思想和平时生活,战时辅助团长),参谋四人。团下分为三个营,每营一千人,设营长一名,教导员一名(与政委工作相同),参谋一人。每营分五个连,每连二百人,设连长一名,指导员一名(与政委工作相同)副连长一名(考虑到基层军官阵亡率高的缘故才多设)。每连分四个排,每排五十人,设排长一名,副排长两名(原因伤亡大)。每排再分为五个班,每班十人,设班长一名,副班长一名。除此之外,还余五百余人,用四百人建立了辎重大队,用一百人建立了直属皇帝卫队,与团同级。

武官们听完,立刻有人表示了不满,官位太少,不够安排的,但是在靳统武,李嗣兴的弹压下,才都闭上了嘴。

接着,兵部尚书陈起月宣布了团长级的任命,第一团团长平阳侯靳统武,政委空缺;第二团团长晋王世子李嗣兴,政委陈起月。至于团级以下长官任命几天后再宣布。

李嗣兴可没想到永历会让自己做团长,毕竟自己年轻,父王病重又靠不上,而且屡次犯上,当看到永历热切的目光时,梗直的李嗣兴很是感动,心中暗暗发誓永不背叛永历皇帝。

两天后,公布了营连排级军官的任命,很多资格老的将官被降职,还有的把总被降到士兵,于是相互鼓噪,扰乱军心。靳统武,李嗣兴对此极力镇压,在杀掉了几个闹的最凶的军官后,才安定下来。这时永历又来安慰这些降职的军官,许愿将来在战场上,每个立功者都有封侯拜将的机会。听到皇帝的许愿,不甘心的军官们内心才平静,暗自鼓劲准备多立战功。

经过这次整编,加强了明军的协调指挥系统,提高了战斗力。后来随着明军的发展壮大,后又在团的基础上加设了师,和临时的集团军编制。(后世的各**队都是参照大明的军队编制设置的)

改编完军队,安定了军心,永历皇帝开始琢磨,怎样才能从清军的眼皮子低下潜入到清廷的腹地哪?

(今天第三更,怎么推荐票还不见多那?)

<h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