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青铜人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57

随着陈留势力的壮大,加上一个接着一个胜利,高原的威望与日俱增,陈留各级军政官吏对他都是惟惟诺诺,畏惧多余亲爱。王滔、黄镇这些起兵时的老队员还好一些。不过,那时的老弟兄留在现在的也不过几百,而现在的高原手下有两万大

人是多了,但这些人对他却多了一分畏惧。也只有荀宗文这个陈留军政二把手敢顶撞高原。大概是同明朝文人特有的狂傲有关吧?老实说,高原还真有点畏惧这个老夫子,当他听荀宗文冷冷地说:“我是文官”时,也只能苦笑,以免遭到一通训斥。

但高原的脾气毕竟有些火暴,自从有了陈留这么一大片家业后,他也收敛了许多。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中还是不免窝火。

回到火神庙后,高原恼怒地将外套脱下,露出一身健美的肌肉。他恶狠狠地将衣服扔在床上,“这个荀宗文实在可恶,当中驳我面子,非……”,大概意识到身边还有其他人,高原立即醒悟过来,改口道:“非扣他薪水不可。”

“将军这是在生荀老夫子的气呀!”旁边的傅山小心地提起那件汗淋淋的衣服,让高原的警卫拿出去洗。他看了看高原的脸色,道:“其实,将军是不明白荀先生的苦心。”

高原有些奇怪:“此话怎讲?”

傅山自从回到高原身边之后。做了高原地宣武卫威武将军府主薄。这个职务不过是一个秘书头,虽然地位不高,经手的却都是机要事务,算是高原的首席参谋。加上他本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有他在,高原也能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脱身。也因此。这段时间高原感觉日子重新过得清闲起来。

傅山字斟句酌道:“将军现在势力膨胀,粮草充足,兵强马壮,文武分途势在必行。荀宗文现在负责陈留地方政务,若再让他编练新兵。将来,军政一把抓。将军将如何自处?对他,对将军都不好。我以为,新降之兵还得由将军自己……”

高原苦笑着一摆手:“青主你想得太多了。”

听高原这么一说,傅山立即闭口不言。

高原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荀老夫子地脾气是恶劣了些。不过却是一个好老师。将来我有了儿子,一定交给他教育。”

傅山道:“首先,你有儿子吗?其次,等你儿子长大,到时候,将军囊中也不知道有多少博学鸿儒,荀老夫子怕是不能担任少师一职。做个少傅,还不错。”所谓少师,是东宫的一个虚职,负责教授太子的文化知识。而少傅。则负责监督太子的言行。傅山这话的意思是,老荀的学养不高,不是一个好老师。

听傅山这么一说。高原面色一变:“青主慎言,我现在是闯王麾下宣武卫威武将军。”

傅山一笑:“将军恕罪。”他假意一施礼:“说起来,将军正当壮年,却一直未娶,也没有子嗣。长此以往。却不是好事。在下颇通相人之术。隔壁那位身份高贵,望之有宜男之相。将军不如搬了过去。”

高原瞠目结舌半天。“青主这话说得,当我高原什么人了?”

傅山嘿嘿一笑,又道:“好,就不提这事。要不这样,过几天我让程枕貘他们从扬州给将军选择几个女子过来。”

高原张大嘴巴:“买女人!”

傅山:“扬州瘦马天下闻名,养之府中,也是一桩雅事。若能诞下子嗣,续接将军地香火,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傅山这次回来,高原心中非常欢喜,对他比起以前那种招之即来呼之即去的态度大有不同。高原以前在他面前说话随便惯了,傅山虽然在高原面前很是恭谨,却也能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

高原心中不禁一动,老实说,来明朝快两年了,自己一个女人都没碰过。他身体即壮,血气自然旺健,说不想女人,那是不可能地。

随着陈留商业的进一步繁华,不良商人将青楼这项含金量极高的无烟工业也引了进来。刚开始,高原还想过派人过去查封。无奈,不光商人们极力恳求,军中诸将也是拒绝反对。

于是,这事也就不了了之,拖到现在。

夜深人静的时候,高原也不是不想过要干那事。可自己是军中统帅,若去那种肮脏的地方,传出去还怎么见人。只能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克制着。

可这么憋下去也不是办法,最近,高原居然梦遗。男人这事完全靠压制也不是办法,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找个女人,也是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总比去妓院要卫生安全有面子。士兵们也不会妞妞死得早,小红和自己今生注定没有缘分,红娘子……算了,随便找一个女人结婚生孩子好了。爱情这东西,重要吗,重要吗?

迟疑了片刻,高原突然红着脸问,“青主,那个什么马贵不?”

傅山忍住笑意,“好的也不过一万两左右。”

“啊,一万两!”高原愤慨地嚷嚷道:“用一万两去买一个女人,那是犯罪。”

傅山一笑,就什么话也不说了。

女人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继续商议如何训练新兵。

以高原现在的身份,若再像以前训练李自成骑兵时那样,背着一个背包跑到军营里去与士兵们同吃同住显然已经不现实。那是低级军官地做法,而现在陈留军已经膨胀到两万之巨,再想像从前那样。同每一个士兵亲切交流已经没有任何可能。

最好地办法是,由他来训练军官,然后由军官去训练士兵。

这个时候,教导队的作用就突现出来了。

新抓地俘虏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六百士兵不堪使用,已经打发到何长顺那里去做工了。剩余的人马应该尽快充实到部队中去。这一万多人还都是强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可望还真给人丁匮乏的高原送来了一分大礼。

但问题也来了。单独成军肯定不合适,老实说,对农民起义军的战斗力高原不包任何幻想,若平均分配到长胜营和无畏营去。人数也实在太多了。有明一朝,一个卫所也不过五千精兵。上万人地营,闻所未闻。人多并不代表战斗力地提升。一上了战场,反有指挥不畅之虞。冷兵器时代。将官地命令最多能够让五千士兵知道,再多就乱了。古人的军制还是很有道理地,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五千人一营是最佳选择。

所以,拆分长胜营和无畏营是当务之急不但这两个营,连高原亲领地飞虎营也拆开了。除保留其教导队外,其余老兵都分了下去,只保留基本骨干。

飞虎营现在还保留着一千人的编制,主要成员是孙可望的那支骑兵。飞虎,飞虎。没有骑兵,自然也飞不起来。从根子上说,高原长于骑战。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做骑兵统帅。

高原同傅山商量了一下,王滔依旧领无畏营房,黄镇领长胜营。他们的副手应保和黄大牛则抽调出来成为两个新军地统领。应保领有的一军名曰:定远,旗帜是一头雄狮;黄大牛的新军叫:镇远,旗帜是一头野牛。将来如果还要成立新军不妨起名:经远、来远、致远……以此类推。全部套用北洋舰队的军舰名字。-----这大概是基于高原的恶趣味吧。

当然。陈留军给部队取外号的恶趣味比他这个长官更甚。以雄狮为旗号的定远营被士兵们亲切地称为“小猫营”,而镇远则被称之为“牛子营”。

其实所起来。此战之前陈留军主要以新兵为主。在这次大战之后,五千士卒都成长起来。用这五千人带一万五左右降兵,一老带三新,只要多花些时间训练,军队的战斗力依旧能保持较高水准。

高原军队的基础是以前俘虏的明军辎重队和王、黄两家地青壮。这么多场残酷的战斗下来,还剩四百多人,在军队中都是十夫长以上的军官。又经过这么长时间地学习和培训,都能识字,军事素质也是极高。现在队伍膨胀了,这些军事骨干也都分派下去,当了各级正职。而投降的孙可望新军在经过甄别之后,也提拔了一批军事过硬、又能简单认几个字的人给他们做副职。

当然,副职们不能立即上岗,还需要去教导队学习、洗脑,以达到高原所提出的: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军事过硬,秩序正规、内外团结、安全稳定、忠于高将军之要求。

培训期为一个月,有的是经久沙场、性格变态地教官去折磨他们。

至于高原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傅山地建议是:每三天给他们上一堂思想政治课就可以了。为上位者,需高屋建瓴,细节不用亲历亲为,但意识形态必须占领。

高原深以为然。

至于武器装备问题,老实说,缺口极大。打败孙可望之后,倒也得了一些兵器、铠甲,但数目不太,也不过五千左右。但这些装备质量都不高,大多已经破损,需要重新修补。很多人在同陈留军对阵的时候,手中还提着木棍和竹竿。打败孙可望,高原浪费了大量地弹药,还付出了一百名老兵的代价,若不是增加了这一万多壮丁,可说是亏到姥姥家了。

幸运的是,大战之后商路通畅,钱庄又将河南和扬州商人尽数捆到陈留的战车上。在商人们的高效率的工作下,一船船物资通过大运河和黄河送到开封。因为秋收在即,而陈留前一段时间又囤积了大量粮食。因此,这段时间送过来的物资以钢铁和棉被等军用物资为主。

崇祯十五年的秋天气候依旧干旱,地里的收成也不好。大量农民闲置在家,为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何长顺再次将军工企业的规模扩大,又招收了两万工人,起了上百座小高炉,将就扬州商人送过来的生铁打造兵器和铠甲。

对于炼钢高原是一个外行,也没办法指导。对这个时代的作坊式手工业,对质量和数量也没办法进行必要的数据管理。刚开始,他只能看到一座座小高炉在黄河边上拔地而起,浓烟滚滚,污水横流。如此恶劣的生态失衡,让他大起嫌恶之感。

随着一批批军用器械流水一样地被制造出来,高原惊讶地认识到,只要人够多,荷包够壮,低效率的手工业也有极到的产量。这可是一个几万人的军工企业呀,就算每人每天只能用铁锤敲一个枪头,一天下来就是好几万个,而陈留军现在也不过才两万人。谁说大跃进不可以实现,只要有必要的技术和物资保障。当然,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陈留军现在的编制多以长枪兵为主,这个兵种装备简单,给他们一人一把长矛就可以了。只要给以一定训练,以陈留军特有的纪律约束,加上步兵长枪阵的威力,对上这个时代的所谓精兵在战场也占有一边倒的优势。唯一麻烦的是,长枪方阵机动性不足,遇到敌人远程打击力量非常吃亏。

好在高原现在有一支骑兵在手,这个漏洞也不成其为漏洞了。

训练新兵和军官的事情自然有军官去办,也不用单独找人负责,王滔他们就个营官做得就很好。高原更多的精力则放在军械的生产和制造上面。

这一日,高原和傅山来到何长顺那里,才愕然发现,长枪兵并不省钱。陈留军的四个兵种中,骑兵最贵,火枪手次之,然后是炮手,最后才是长枪手。可听了老何的话,高原才发现自己想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