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请你下馆子(求推荐票)
作者:唐观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08

慢慢的,清醒过来的唐海潮悄悄的睁开了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顶部还有些发黄的天花板以及老式的白炽灯泡,接着,他又感到自己的身体也依然是16岁时的情况之后,终于深深地叹了口气。

他这是欣慰,因为他好怕,好怕一睁开眼,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来的世界,重复可悲的人生,而先前的重生过程,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梦。

“唐海潮,你醒了。”

“嗯?谁啊?”听到旁边有人说话,唐海潮立刻转过头去,发现孙海东正坐在自己的写字台前,转过身看着自己。

“孙海东?是你?你……你怎么来我家了?”唐海潮诧异的问。

“还说呢。”孙海东笑了笑,从椅子上跳下来,“昨天咱不是说好了么,说你上我家玩,可今天我等了你半天,你就是没来,这不,我亲自上你家找你来了。结果来了后,你妈说你昨晚学了一晚上,还在这睡觉呢,要我不要打扰你。这不,我说我就在你这屋看书,于是你妈就让我过来了。”

“哦?是这样啊。”唐海潮眯了眯眼,看向床头的铁质闹钟,发现上面已经差五分就三点了,“这是……下午三点?”

“那可不。”孙海东说到这,接着又向唐海潮竖起了大拇指,由衷的赞叹道,“不过唐海潮你可真厉害,居然能熬一夜的学习,牛啊,比我牛多了,我看小说都无法熬一整夜,你居然学习能学到这个样子,果然不愧是好学生啊。”

“呵呵。”唐海潮笑了笑,没怎么做声。

其实,他昨晚的确是熬了一夜,但他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忙着剽窃小说。

就在昨天,他回家后陪老妈看了一集《北京人在纽约》后,接着又会自己房间熬了一整夜,一直写到凌晨七点,这才算勉强写完《天火》、《带上她的眼睛》以及《第六日》这三部小说。等写完这三本小说之后,他的身体再也熬不住了,用尽最后的力气爬上床就倒头大睡,过后还是他老妈早上看他这个样子后,帮他脱了外套,又给他外面盖了一层被子的。

总之,也就是因为熬了一夜,完后他又睡着了,这才忘了去孙海东家玩游戏的事儿了。

不过,唐海潮忘了去孙海东家玩这个事儿,但孙海东可没忘了唐海潮来,而他左等不来,右等不来,这不,居然干脆就找到唐海潮家里来了。

“对了!”忽然,孙海东好像想起了什么,忽然从后面把一本信纸拿了过来,“唐海潮,这些是什么?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小说?”

“哦?”唐海潮一看,正是自己熬通宵的作品,点点头,“是的。”

“哇塞,厉害厉害!”孙海东吐了吐舌头,“我刚才看了,特别好看,对了,你写的这么好,不如给《科幻杂志》投稿吧。”

“我正有此意呢。”唐海潮笑了笑,“等下就去买信封邮票,今天就投稿。”

“那我跟你一起去!”孙海东笑着道。

“好啊,”唐海潮耸了耸肩膀,“你愿意的话,随你便。”

刚说到这,唐海潮忽然感到肚子一阵咕噜噜的声音,不禁摸着肚子苦笑起来:“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弄点吃的,肚子太饿了。对了海东,我妈给我留饭了没?”

“没有。”孙海东摇摇头,“中午你不起来吃饭,所以阿姨就自己煮了个面条吃。还说,你要是起来,让你自己下点面条,冰箱里还有她自己腌制的泡菜跟几个煮鸡蛋,让你凑合着吃一顿,晚上回来她买了菜,再吃顿好的。”

“让我自己煮?”唐海潮愣了愣,“那我老妈干嘛去?”

“你妈去单位加班了啊。”孙海东眨眨眼,“下午的班。”

“加班?”听到这里,唐海潮终于明白了。

说起来,自己老妈原来是东北一普通农民子女,大字认识不了一箩筐,之所以能跟父亲相识相伴,那还是大时代的产物。

想当年,父亲去东北插队当知青,认识了漂亮能干的老妈,也不知道是老妈追老爸,还是老爸追老妈,总之他们在那结了婚,并生下了自己,没想到刚生下自己,紧接着国家就恢复高考,老妈为了老爸的前途,尽管刚生完孩子,但还是劝父亲去考大学。父亲倒是也不负众望,一次就考上大学,而他考上大学后,又是母亲现提出来,让父亲孤身一人先去上大学,她在东北老家会照顾好自己。

或许正因为老妈这种带着点小聪明的体贴跟豪气,加上老爸也有点良心,当然也有自己的牵挂,总之老爸大学毕业后,并没有跟当时许多知青一样,为了回大城市抛妻弃子,而是一直都挂念着老妈跟自己。

父亲大学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加上当时国内普遍缺高学历的干部,因此很快就分配去了烟海市文化局工作,他稍微一稳定,立刻就想尽办法把老妈跟自己接回了烟海市,紧接着,他又想法把老妈安排进了当时的烟海第三食品厂工作,一家人总算是在烟海市落了户口。

烟海第三食品厂是一家不足一百人的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主要是生产挂面,也生产一些煎饼跟馒头。这企业在当时效益还算不错,工资发的甚至比一些国企还多,但是到了八十年代末,这个第三食品厂的效益就开始逐年下滑,毕竟那会儿挂面厂越来越多,挂面也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开始变得激烈,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市场上挂面的竞争已经开始激烈化了。

貌似到了92年的时候,厂子效益就开始不太好了,而厂里为了增加收入,增强产品竞争力,开始实行薄利多销的政策,也就是降低挂面的出厂价,再增大供货量来增加收入,以此来重新抢占市场。这样一来,虽然效益暂时上去了,但厂里的职工却压力骤增,大家都要加班加点的干活,否则就完不成任务,也发不出工资。

唐海潮还记得,93年年底的时候,老妈经常发不足工资,就整天拿挂面回家,那时候家里几乎是顿顿都吃挂面,吃的自己那叫一个腻歪,看到挂面就想吐。可就算这样,等到了1995年的时候,这家厂终于还是撑不住破产了,完后老妈就成了早期的下岗职工。下岗后,老妈找不到好工作,曾经批发了部分雪糕去外面卖冷饮,还是老爸好面子,不喜欢自己老婆在外面当小贩,又找了关系,给老妈找了个在供销社看仓库的工作才算完。

03年的时候,老妈退休了,可她耐不住性子,在新住宅小区附近开了一家东北菜的小饭馆,生意不好不差,也就过个小日子。

“喂,我说你别发呆了。”看见唐海潮还在发愣,孙海东在一般催促道,“你还吃不吃饭了?”

“吃,怎么能不吃。”唐海潮苦笑了一下。

“怎么,看你这副表情,你不爱吃面条?”孙海东眨了眨眼。

“废话!”唐海潮斜着眼瞥了他一眼,“你忘了,我老妈就挂面厂的,早吃够那东西了。唉,可惜老爸出差还没回来,不然可以跟老爸要点钱出去吃。我老爸比较大方,不过我老妈平时太节省,抠门得很,不会给我钱出去买着吃的。”

“原来是这样啊。”孙海东笑了笑,“那要不,我请你出去吃?”

“什么?你请我?”

“嗯哪。”孙海东点点头,接着又伸手从口袋里一掏,掏出了一张印着工人、农民跟知识分子大头像的钞票,“看看,我这有五十块呢。”

“五十块?”看到这张钞票,唐海潮立刻张大了嘴巴,“你,你哪来这么多钱?你不会是偷的吧?”

“切,你才偷呢。”孙海东撇撇嘴,“这我妈给的,是给我今天当零花的。”

“一次给五十当零花?”听到他这么说,唐海潮立刻咋舌。

五十块啊,这在1993年可是大手笔了,毕竟这不是后世通货膨胀的时代,这会儿的五十块,都赶上2010年的三百块了。唐海潮记得他当年从初一开始存钱,到初三毕业也就存了二十来块,可你看看人家,零花钱一下就给五十块。

“唉,人比人,气死人。”唐海潮忽然叹了口气,“不过想想也是,你老爸可是大款啊,出手当然大方。”

“嘿嘿。”听到唐海潮这么说,孙海东一个劲在旁边咧嘴笑,似乎能听唐海潮这么说,感到挺满足。

而看到他这个样子,唐海潮又是一阵唏嘘。

唐海潮记得,这孙海东的父亲叫孙继平,早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就上广州倒腾衣服袜子什么的回来卖,成了烟海市早期的万元户之一,等做到92年的时候,人家已经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专门到处倒腾货物。他以前是从南方倒腾衣服鞋袜过来卖,92年年底的时候,则是倒腾香烟白酒什么的去俄罗斯,又从俄罗斯倒腾皮毛、木材什么的回来,那利润在这年月可不老少。总之说白了,孙继平就是个倒爷,这年月最有钱的一个阶层。

尽管唐海潮并不知道这孙继平到底有多少身家,但既然他父亲当年能开的起公司,那么注册资金最少五十万。当然了,这时期注册公司未必真就必须有五十万,很多时候都是借钱去开公司,不过以他父亲公司的情况来看,恐怕资金规模比五十万是只多不少,唐海潮估摸着,孙继平现在怎么也得有个百来万身家。

虽然有个百多万的财产,此时跟那些官僚资本还都没得比,但在这年月也算能叫的上名号的富豪了,要放到以后,这就是身家过亿的级别了。

同时,唐海潮也记得了,貌似后来那个孙继平,还真就是一个身家过亿的大富豪,不过唐海潮记得人家孙继平在07年的时候就移民香港了,所以那会儿他也不能算国内富豪了。

想到这里,唐海潮再次看向了这个一连笑容的孙海东,心中不禁摇了摇头。谁又能想到,现在这个微微有点自卑,被周围大多数人看不上、不待见,又总被别人欺负兼取笑的家伙,将来居然是个超级富二代呢。人家到后来注定是宝马香车,美女环绕,小日子过的不知道多舒服,反倒是那些在这时候学习拔尖,眼高于顶的家伙,后来早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窝着当蚁族去了。所以说这人生啊,你不走到最后,根本就没法下定论啊。

“喂,又在想什么呢?”孙海东笑着伸手在唐海潮眼前挥了挥。

“想葛玲呢。”唐海潮故作深沉道。

“哦?”孙海东听到这里眨了眨眼,接着又再次一摇钞票,“请你下馆子,怎么样,还想葛玲吗?”

“葛玲是谁?”唐海潮一副疑惑状。

“哈哈哈哈。”孙海东开怀大笑。

“得了,快走吧!”唐海潮一下蹦起来,对还在大笑的孙海东笑道,“不要请客么,快点吧,我肚子可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