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宋朝的愤怒
作者:木林森444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84

原在就在张鹄和范成大会谈的时候,在朝中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终于改变了完颜长之的态度,彻底放弃了与宋朝的谈判br>

原来在今天一早,斡勒明、术鲁、兀林台、乌延托赤四人连袂来请见完颜长之,并带来了一封驻中都禁卫军主要将领的一封联名上书

在上书中,众将领都对朝廷将土地卖给宋朝的决定表示不解,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怎么能就为了数十万两白银就还给南宋呢?因此众将都向朝廷请愿,请求朝廷收回这项决定,如果朝廷真是缺少钱饷,他们宁愿去南宋抢掠

对斡勒明、术鲁、兀林台、乌延托赤他们几人的请求,完颜长之显然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对待,训斥一顿,赶走了事,而是详细的像他们解释了这个提议的目地和用意而斡勒明等人到底是在会宁寺学艺十余年的人,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因此听完之后这才恍然大悟,忙像完颜长之陪罪,并且保证去说服其他的众将完颜长之对他们也没有责备,而是好言安憵几句,并让他们回去安抚军心

但等斡勒明等人走了之后,完颜长之又陷入了沉思中,这一次给他的触动相当大,因为完颜长之是军人出身,又是以武力夺取皇位,深知军队的重要性,在夺位之后,将会宁寺的弟子都安排到各个军队当中,因此深得中下层将士的支持

而将士大多出身于中下层的家庭,家里拥有的田产都不多,变革税制对他们也沒有什么损失,相反因为税役分摊之后,有不少人家里的负担还有所减轻,因此他们对完颜长之主张变革税制并没有异议也正是因为有了军队的支持,完颜长之才敢不顾其他豪强势力的反对,放手进行税制变革br>

而这一次不同了,土地变白银的计划显然在军队中受到了极大的非议,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反对浪潮,但也足以引起了完颜长之的警惕之心虽然这一次说服了斡勒明、术鲁、兀林台、乌延托赤四人,而且他们也保证去劝服其他将士,但完颜长之心里明白,其他将士并不具备他们四人这样的见识和阅历,也听不懂什么大道理,想要完全说服普通士兵认可这个计划,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在完颜长之心里,以经产生了放弃这个计划的念头,必竟想要牵制南宋,还有其他的办法而且等税制变革成功之后,朝廷的财政也不会捉襟见肘了如果今天张鹄和南宋的谈判顺利,南宋使团有松囗的意思,完颜长之也许还会犹豫一下,但从张鹄带回来的情况看,南宋显然是没有让步的可能,因此这也訧成为压跨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完颜长之终于决定,停止土地换白银的计划

张鹄听了完颜长之的解释之后,也半响无言他也明白,如果再坚持执行土地换白银的计划,只会换来多的反对,甚至于动摇完颜长之的统治地位相反如果终止这个计划,不仅可以平息反对的风潮,同时也能让反对税制改革的人失去了借口,在目前来说,以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收到了金国终止交判的通告之后,范成大也沒有任何过激的表现,因为经过了上一次与张鹄的会谈之后,他对金国以经没有信任了于是二话不说,立刻收拾好行装,率领着大宋的使团返回了南宋而宋与金之间这场来回拉距,长达近一年的谈判也终于以失败告结束,两个世仇的国家之间再没有半点缓冲,只能靠武力来解决了

※※支持原创※《宋翔》于※支持正版※※

范成大回到建康,将这次出使金国的结果向大宋朝廷详细报告了一遍这一下立刻激起了大宋群臣的强烈愤怒,因为这个计划是由金国率先提出,而如今首先终止谈判的也是金国,因此大宋群臣,由其是当初那些曾经相信过金国,并且对这个计划抱以了极大兴趣,大力支持的大臣们,自然难免就有一种被金国耍了的感受

当初对这个计划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则是扬眉吐气,甚致一连得意了好几天同时也有不少大臣要求周葵、叶颙等几个当初极力主张接受这个计划的大臣主动辞职,而御使们也都纷纷抓住这个机会,痛打落水狗,对他们进行猛烈的弹亥,生怕自己晚了一步,错过了这个时机,一时间弹亥的奏章如雪片一般飞到赵忱的案头上

而民间的各方人等也对金国出尔反尔的态度十分激愤,纷纷上书朝廷,要求朝廷立刻出兵北伐,收复失地于是大宋全国朝野上下在突然之前,发起了一阵反金的狂潮

三天以后,赵忱下旨,称这次背盟是金人弃议,与朝中大臣无关各位大臣都是为了国家,也是一片好心,因此朝廷不予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但以后朝中再也不许提与金国议和的事情,也不接受任何有关和金国协商的事务

不过皇帝虽然言不追究大臣的责任,但当初对这个计划不遗余力支持的周葵、叶颙心里还是清楚,皇帝这么做,只是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面子,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别人也许还能躲过,但自己也没有脸再呆在朝廷里,因此都主动提出辞职,要求外发,出去避几年风头,再想法重回到中枢来这也是过去大宋政坛中常用的手段

两天之后,朝廷下旨,接受了两人的辞职,任周葵为知隆兴府事,任叶颙为知江陵府事,都外放到地方为官又任命礼部尚书张栻和兵部尚书叶衡接替他们两人,出任参知政事,并任命朱熹为礼部尚书、陈亮为兵部尚书,陆九渊和吕祖谦但任侍讲兼制诏

同时赵忱还顺应民意,下旨命令边境的各御前驻军做好准备,大宋将会随时出兵,进攻金国这一道旨意也得到了满朝大臣的一致赞同

※※支持原创※《宋翔》于※支持正版※※

赵忱笑道:“还是姐夫有办法,这一下连打带消,金人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腳”

杨炎道:“陛下不要过于高兴,我们虽然化解了金国的诡计,但对金国本身来说,并没有受到多少损失,相反现在金国也在学我大宋,进行变法革,一但让他们变法成功,国势必会大增,也于我大宋不利”

赵忱道:“这一点朕到并不但心,因为变法革是何等大事,岂是能够在一时之内就能成功的就是我大宋,先有熙宁变法之戒,又有韩相、赵相、辛幼安、姐夫等一干忠义贤良的大臣尽心竭力的操持,也是费了四五年的功夫,才不过小有成就金国又岂有一蹶而就的道理,何况朕也不会让金国就这么舒舒服服的变法革,因此在这个时候,我大宋出兵进攻金国,一是顺应大宋的民心,二也是抓住金国的软肋,不知姐夫以为如何?如果缺少军费,朕可以从内库中拔出钱来”

顺利的摆脫了金国的阴谋,而赵忱的名声也没有受到半点损伤,相反还因为主动拿出内币,还为赵忱赢得了不贪钱财享乐,一心只为江山社稷的好名声,这一段时间以来,人人称道大宋终于出了一位有道明君,因此赵忱也十分高兴,当夜又招杨炎进宫面议,出兵北伐的事情

杨炎摇摇头道:“官家,现在还不是大举出兵北伐的时候,一则金国国力犹在,国内亦未有动乱,不可轻易征伐,二则是我大宋内部尚有隐患,就是安西的任氏一族攘外必先安内,内患不除,又何以平外寇呢?”

赵忱皱了皱眉,道:“朝廷以经派了毕再遇坐镇安西,姐夫不是以认为安西路有毕再遇在,任氏也翻不起多少浪来吗?”

杨炎道:“话虽如此,但朝廷也不得不做好预防,万一毕再遇平乱不利呢?因此朝廷还是要留有余力才好?”

赵忱苦笑了一声,道:“姐夫说的也对,只是任氏迟迟不见举动,也是心腹之患,现在大宋上下求战心切,正是军心可用之时,朕但心朝廷如果不有所作为,恐怕伤乃士气民心”

杨炎道:“官家想得也不无道理依臣之见,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可令江淮边境的御前驻军在边境四面出击,发动一些规模不大的进攻,一方面顺应现在的士气民心,另一方面也可以牵扯金国的精力,使其无法全力投入变法革如果取得一些小胜,也可以振奋军心,而就算失败了,也损失不大,不伤朝廷元气同时也可以激使任家尽快有所举动,而朝廷也保留了相当的力量,以应付其他变故发生”

赵忱这才点了点头,笑道:“姐夫之计甚好,朕看就由姐天去督促江淮边境的御前驻军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