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十八章 满载而归
作者:钓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921

水泽在枯水季节是一片洼地,到了丰水时就是一片湖泊,而现在正是涨水的时候,水面在一天天扩大,不过很多地方还是沼泽。放眼望去,大片大片茂密的水草,芦苇、蒲子……在风中招展。

水泽的深处,不时飞起一群群的鸟儿,呼啦啦划过蓝天白云,平静的水面。

李永他们一行人,带着工具,就在这水还没有涨上来的时节,深入到水泽深处。本欠他们对这里的地形相当熟悉,知道哪里可以走人,哪里鱼多,哪里鸟多。

由于都是年轻人,而且组队时就考虑到这一行的目的,特意挑选了那些思想比较活跃的同行者,大家在一起挺有共同语言,捕鱼抓鸟,都没有什么忌讳。

要是这事情被老村长知道了,那肯定会很不满意,虽然说有些传统并不是强制的,也不算硬性的规定,不过既然大家都习惯那么做了,也有不小的约束力。

一路同行,本欠他们最喜欢听李永讲外面的世界,而李永却又喜欢听他们讲山里的生活,相互之间说说笑笑,倒是融洽得很。

当然,李永也不会忘了这次来的目的,一路上也捉了不少的鱼,队伍中有捕鱼的高手,不但能够看出鱼的性别,还能通过触摸肚腹,知道雌鱼肚子里有没有鱼卵。

这就让李永省了不少事情,他要的就是带有鱼卵的鱼,抓到水空间里,放上几天,让它们在空间水中排卵,然后孕育出新的生命,等这些卵孵化出鱼苗,那就是难得的云梦鱼苗了。

现在正好是雪山来水的时候,鱼虾很活跃,都在寻找合适的产卵场,要是在内地话,这种情况就称为“渔汛”,这个时候抓鱼,确实非常容易。

李永就记得有句话叫作“棒打狍子瓢舀鱼”,这里没啥狍子,鱼倒是很多,随便一捞就是,虽然李永的水空间已经很大了,还没等到达水泽的最深处,也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了。

除了鱼,这里的鸟也很多,有的时候往水草深处一跑,哗啦啦就窜出几只水鸟,有的跑不及,慌不择路,一头扎在草丛里,动作快的话,甚至动手就能抓到活鸟。

这一路上,本欠也好好过了把瘾,他喜爱打猎,平常却没什么机会,这次带着大家一起捕鸟捉鸟,收获颇丰。

李永这次来,主要就是想给水空间弄一批鱼,最好是不同品种的,这一愿望,圆满实现,而且是超额完成任务。

等到他们返程的时候,李永发现刚抓的那些鱼,有的已经产出鱼卵,想来不用多久,又一批云梦鱼苗,就能诞生了。

这次水泽之行,前后花了近十天的时候,不过收获还是挺丰的。

回来以后,李永算了算时间,他能留在这里的时间也不会太长了,毕竟离家这么长时间,家里的人都会担心,特别是俊龙村实在是太偏了,就连手机信号也没有,说起来已经很久没有跟家里人联系了,还不知道他们会担心成什么样子。

老村长说到做到,已经去别的村子弄了几只獒犬回来,纯正的西藏獒都要主人从小开始喂养,所以老村长就领了两只幼獒回来,另外又弄了几只獒和牧羊犬杂交的犬种,这种牧羊獒犬,既有獒的野性和凶猛,也不像獒那样野性难驯,是牧民的好帮手,用来看护鱼塘,倒也合适。

有了獒犬的帮忙,看护鱼塘就变得轻松起来,只要有个人守着,加上獒犬的配合就行,毕竟有了獒犬,那些鸟就不敢靠近水泡,飞鸟抓鱼,又不像老鹰那样,一个俯冲就能搞定,多数是在浅水里捕食,如果不能靠近,也就没有什么威胁了。

李永看了看,幸存下来的那处水泡,又放了之前水空间里留下的一些云梦鱼苗,水泡里的鱼苗数量还是充足的,李永看它们的样子,倒是生活得挺逍遥。

李永现在对养鱼,多少有些经验,他这时候也不敢往水里加空间水,就怕将那些鸟再招过来。之前在申城放了那么多水,也没有什么动静,不知道是空间水发生了变化,还是这里的生物特别敏感。

水泡里的鱼,除了自己觅食,因为放养的密度肯定超过自然状态,虽然说现在还是鱼苗,压力不大,还是试着弄些水草,粉碎以后酌量放些进去。

鱼苗的生长情况都不错,至于能不能保持住云梦鱼的优良性状,光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李永打算拿些鱼到日喀则做个测试,孙海宁他们已经在那里弄了个研究所,长期观察这边的水生物生态环境,应该有这样的设备。他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跟家里联系一下,免得老爸老妈担心。

站在鱼塘边,李永就在琢磨俊龙村以后的发展问题,其实就算水泡里的云梦鱼苗长大以后,性状不发生大的退化,对于俊龙村来说,作用也不大,因为这里交通闭塞,养了鱼运不出去,或者就算能运出去,数量少,成本高,那也发展不起来。

李永原先一直在想的,是能在这边培育出不会退化的云梦鱼苗,鱼苗的运输,以及能够创造的附加值,显然就要比成鱼来得更划算。

如果是这样的话,水泡里的鱼苗能够长成什么样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的下一代,也就是二代鱼的性状如何,也就是说,只有云梦鱼苗的优良性状,能够隔代遗传,才有价值在俊龙村发展鱼苗培育的产业。

这就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事情了,可能要等水泡的鱼产出下一代,等它们下一代的鱼长成以后,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

李永也知道,要想一下子改变俊龙村的状况,也不现实,倒是老村长想得挺开,因为他对俊龙村这里的水很有信心:“如果这儿不行,那也就没地方能行了!”

“但愿如此吧!”李永也只好出声附和,考虑到就算行的话,也要几年的时间,他就琢磨着有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让村里的人,还有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