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山陵崩
作者:淡然飘过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60

光启四年三月五日酉时末,在位十五年,大唐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的光启皇帝永远闭上了眼睛,时年二十七岁。

哀声响彻太极宫,山陵崩,整个太极宫陷入一片大乱。

光启皇帝临终点了头,这意味着寿王李杰将名言正顺的继承大统。可继承皇位这种大事件不会那么简单,总会有不同意见,有事情发生很正常。

天已经黑了下来,人声鼎沸中很紧张,皇帝的丧事连夜进行。除了归属天成军的少数禁军士兵,龙武军和神策军士兵把整个皇城和内宫围的水泄不通。

杨复恭不允许出现意外,只有自己拥立的皇帝才能放心,自行废立皇帝是宦官的惯用旧例,这次哪怕是使用武力杨复恭也在所不惜。不是不怕左睿,可在这种情况下,杨复恭必须做出选择,何况,他还有坚定而有强大的支持者。

在几天前皇帝病情加重的时候,杨复恭已经和朱全忠与李克用通报了消息并获得了支持,这才是他最大的依仗。

任何人不允许出皇城和内宫,形势看着有些紧张,这也是杨复恭在复起后第一次行事自己的兵权,一切看着好像已经走上正轨。

陈墨无法再去安慰谁,太极宫中灯火通明,可也存在着很多危险。太极殿外,一簇簇松明延伸在殿外,让太极宫周围如同白昼。陈墨与千余名士兵就聚集在殿外,皇帝遗体已经移到这里。太极殿是举行丧礼的地方,众位皇族和官员都已转移到了这里。

所有禁军士兵都除下盔樱,身服素缟。

守卫在太极宫外的禁军士兵分为了三部分。各司其职,同时,不停的有军官在这些禁军进出。大礼仪也隐藏着危机,为了政治的利益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血腥事件,不得不防。

尽管在记忆中这次皇帝的更迭没有出现流血事件,毕竟有了很大不同,陈墨也不得不防范。龙武军一直和陈墨在互通消息并报上平安的讯息。而张造的神策军却没有主动联系陈墨,陈墨也没有派人去联络。寿王李杰和众位皇族、百官都在里面守灵,没有问题。杨复恭等人也没有异动。这让陈墨稍稍放下了心。

已经半夜时分,哀声还在隐隐传出,陈墨的人时不时会来通报里面的消息。

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

......

天放出一丝光亮,隐隐的红色在东方闪现。钟声响起。

钟声起伏荡漾。连绵不绝。这不是报晓的钟声,而是继续昨日的哀钟,所有的钟楼和寺院已经得到通知,鸣钟三万声,哀悼光启皇帝陛下的离世。

一天一夜时间后,第一餐饭终于送了上来。

太阳升起,皇帝大渐的消息将传遍天下,一个新的时代也将随旭日来临。

太极殿中。身着素缟杨复恭做好了准备。

文官肯定还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过杨复恭并不在意。文官左右不了皇帝的人选,皇帝已经点了头,这是他信心的来源。何况,杨复恭最忌惮的陈墨并没有任何异常举动,这让他稍稍放下了心。寿王李杰和陈墨素来有交往,这也许是陈墨不愿意行动的原因,杨复恭其实已经担心了一晚上,好在陈墨并没有异常,最佳时机已经过去,这说明陈墨用武力左右皇帝人选的可能性急剧降低,让杨复恭心中窃喜。

文官终究是文官,他们只会用自己的方式面对争执,总想以理服人的腐儒成不了大事,道理永远及不上刀锋的力量,只要这个不按规矩行事的陈墨不阻止,一切都将无可改变。

韩全海心中打着鼓跑到太极殿外,陈墨就在太极殿的东端,一溜小跑来到几名禁军士兵近前。天成军可不是其他禁军,狠辣之名声名远播,韩全海恭谨的一抱拳:“鄙人要见一见待诏,请行个方便。”

张造和魏玉霆的禁军都已向太极殿靠拢,陈墨看在眼里,不过他没有动,只是稍稍加紧了关注力度。韩全海的到来说明那个时刻即将到来,陈墨当然要见一见。

远远看到陈墨一招手,韩全海赶忙跑到陈墨近前:“待诏。”

没有回应韩全海,陈墨转身来到宫墙前。

韩全海迈着小碎步赶紧跟上,士兵迅速腾出一个空间,陈墨扭过头:“我不管是谁,只要一个顺利平静的过程,大唐禁不起风浪,明白吗?”

低头哈腰,韩全海赶紧道:“待诏深明大义,我大唐就是需要待诏这样的忠心臣子,鄙人五体投地。”

“平静才是天下之福,百姓之福,韩内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陈墨就像自己所说的,他很平静。

韩全海向前凑了凑:“静难军与保大军会得到照顾,请待诏放心。”

这就是交换的条件,也是政治的延续,杨复恭为了度过这个最关键的一环做出了妥协,只是没有具体内容。

要动昨晚就已经行动,何必等到现在,陈墨点头:“静难军与保大军保持原状,该受到照顾的地方必须受到照顾,韩内侍去吧。”

韩全海继续低头哈腰:“待诏说得对,我大唐不能乱下去了,还是待诏最忠心为国!”

没有再说话,陈墨一挥手,韩全海立刻再次施礼,随后转身离开。

......

太极殿。

素缟充斥,官员在按部就班的祭拜,皇族守在巨大的棺椁两侧。

杨复恭出现了,他的身后是几名大宦官和寿王李杰。

恭恭敬敬的进行了祭拜仪式,垂下几滴眼泪,杨复恭直起身:“陛下遗愿,请寿王殿下监国!”

“请寿王殿下监国!”几名大宦官早就有默契,在杨复恭话音一落的同时,立刻开始对寿王李杰跪拜。

要的就是这个时机与效果,大庭广众之下,只要这个过程。监国就是临时行使皇帝权利,当监国者真的被确定,政令发布,谁也无法改变。

无论是殿内正在祭拜的官员,还是殿外正在做准备的官员,一片惊诧。

这根本不符合规程,杨复恭显然要把监国的权利强加在寿王李杰头上。

“不可!万万不可!陛下没有遗诏,监国之事无比重大,事关社稷,应该在政事堂进行公议!”殿内几名官员立即反对。

杨复恭早有准备,他厉声道:“陛下临终前已点头同意寿王殿下监国,难道尔等要违抗陛下遗愿吗!”

这...是实话,光启皇帝真的在临终前点了头,至于是不是同意了让寿王李杰即位谁也无法说清楚,皇帝当时已经处在弥留之际,他的真实遗愿恐怕会成为历史谜团。

“请寿王殿下监国!”宦官们不敢再等,立刻继续。

“杰何德何能?不敢受!”没等其他人反应,寿王李杰开始推辞。

“寿王殿下英明神武,请监国事。”

“还有太子与吉王殿下,监国事理应公议!”文官们反应过来,一些在殿外的人赶紧进殿。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寿王殿下暂监国事!”内官们可不不管文官的反对,齐声大呼。

在争执的同时,谁也没想到太极殿前的禁军士兵也参与进来。正在外面安排丧事,当三位宰辅带着大量官员出现在太极殿门前,竟然被禁军士兵阻挡在了外面。

这是历史的重现,在历史上杨复恭就是这么干的。

陈墨远远地观望着,以三位宰辅为首的文官拥在太极宫前拼命的要进入,禁军士兵就像后世的防暴警察,组成几道厚厚的人墙,任凭打骂,绝不还手。

有些搞笑,禁军士兵自不敢和这些朝中大佬动手,场面很火爆,冲突却无法升级。

吐沫横飞,这些文官毕竟讲究身份,除了平平无奇的叫骂,也没有什么过分的污言秽语。叫骂和指摘声传入太极殿,杨复恭满意极了。

禁军还是在观军容使的领导下,陈墨只要不动,这些文官掀不起风浪。隐隐的,杨复恭感觉到陈墨这个人有些可爱起来,尽管他当初被陈墨压制的自己死死的,也曾经让自己很没脸面,可在这种情况下没出手说明他还是比较识时务。

强行监国还在继续,文官们一直在反对。

经过最初的激烈反对,文官们很快反应过来,不能耽搁祭拜过程,这对皇帝不尊重。随着各地节度使派来的使者进京,为了不耽搁皇帝的祭奠,文官们的声势在无奈中弱了下来。

路程不同,使者到达的日期也不同。朱全忠的使者到了,不久后河中与河东两地的使者到来。左睿派出的使者到来的同时,陇西郡公李茂贞的使者也到了,灵州等地的使者相序到来、由于李思恭刚刚去世不久,继承夏州节度使的李思谏派来的使者较晚。

内官在行动,文官也在行动,此时不寻求支持一切就晚了。

杨复恭很得意,因为除了左睿没有明确表态,其他几个较强的节度使几乎全部表示支持寿王李杰。朱全忠、李克用、李茂贞、王重盈都表示了支持,尤其是曾是张造手下大将的黔中节度使、观察使李铤和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陈策两人,这两人的支持意味着杨复恭已经对神策军完成了统一。

出身杨家的几位刺史,兴元节度使杨守亮、感义军节度使更不要说。力量是压倒性的,支持寿王李杰的声音完全盖过了吉王李保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