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94)大和尚前三口
作者:习惯呕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420

谷实这些天以来心事重,本来就很不情愿与人交道,只是今天来的这位大和尚颇有些来历,与他又是多年故交,这才耐着xìng子陪和尚说话。开 心 文 学 他自己很清楚,他对客人有些冷淡了;但知道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他明明知晓这不是待客之道,却偏偏无法装出热情的模样,最后没有办法,也只好听之任之了。要是商成不是来得及时的话,他或许已经托病送客了。

商成一来,先同贺岁说话,又与和尚说话,三言两语之间便把亭本来有些冷清的场面搅和地热烘起来。谷实脸也露出由衷的笑容,把客人都让到亭坐,又叫人送来新茶汤,随便带送些糕点果脯过来佐茶一一嗨,他昏头胀脑地,竟然把这些事都忘记了!他又狠狠地瞪了在亭边的两个贴身侍女一眼:眼睁睁地看着他出如许大的疏漏,怎么不说帮忙弥补一下?

侍女们也委屈。他一天到晚把老脸拉得比驴脸还长,除了蝉儿之外,对任何人都没个好脸sè,谁还敢在他面前自作主张?

再转过头时,他又是笑容满面,亲手执了壶要给环坐在石桌边的客人们斟茶汤。头一个当然是商成了一一可商成却在蹙着眉头朝他递眼sè。

谷实一怔,旋即便反应过来:他真是昏头了,直到现在,他竟然都还没有介绍大和尚究竟是何许人也!

“看我,看我,一一今天先是与大和尚重逢,又有子达这样的贵客登门,哦,还有伯年这样的朝中俊杰作客,居然把我高兴得都犯糊涂了!”谷实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随即又说,“子达,这位大和尚是佛门的一位高德,南山宗一派的经钵再传,海外rì出国京都第一名刹飞鸟寺的奉经僧,佛名是前三口。”

前三口?商成差点就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前三口,这是乱七八糟的名字?还有什么第一名刹飞鸟寺,那是在什么见鬼地方?不过,这名字似乎有点耳熟,仿佛是在什么地方见过或者听说过;至于海外的rì出国……难道说的是rì本?

他掉过头去再次下打量着前三口,想从他身寻出点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测。可是前三口从相貌到衣着,从表情到口音,没一样不是地地道道的中原风俗,说话时顿音重吐字不是特别地清晰,带着明显的陕南人说话的腔调,要不是有谷实在旁边作介绍,商成完全就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他忍不住赞叹了一声:“啧啧,原来还是个rì本和尚!”盯着前三口再看了几眼,摇着头又感慨说,“了不起,大和尚有勇气,有气魄!”

谷实和贺岁面面相觑,闹不明白商成莫名其妙地来这么一句感慨是什么意思。只有前三口心头明白,商成这是指自己渡海东来的事。十一年中他三度往来于rì本和大赵之间,往返六次,其间惟独第二趟来回还算是顺利,其余都在海遭遇到厄难。他本人也是两度死里求生,有一回更是被狂风巨浪卷进海里,若不是他平rì里戒律jīng严虔心向佛,在危难时刻有菩萨的加持佑护,必然无以逃出生天……

他正默然回想着几番惊心动魄的海经历,又听商成问道:“大和尚西来,是来求学问,还是来向佛法啊?”

前三口抵达京还不及旬rì,在藩属院备案换文再到槐抱李寺验碟挂单便花了差不多两天时间,紧接着闻讯赶来拜访的佛门旧识又纷纷门,连说经论佛带客套周旋,又去了好几天,好不容易今天寻到一线空暇,由恰逢是朝廷的休沐之rì,他便立刻赶去左相汤行的府邸投贴拜谒。然而,到了地方他才知道,汤行老相国病体沉重,早就闭门谢客。没奈何,他只好去寻董铨,谁曾想董铨也辞去官职回了家乡……他接连跑了三四家早年间结下善缘的人家,尽是象汤行和董铨这样因故不能相见。虽然接连无果,他却既不灰心也不丧气,接着再跑第都没吐出来,活生生地全被压在肚皮里。可商成相问,他还不能不答话,诵了一声佛号强忍把胸膛里的一股无明火硬压下去,说:“现下是在平安京。”

商成点了点头。这下他明白了,原来rì本是处在历史的平安时代。他记得,rì本的奴隶社会就结束在这个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推翻旧有的贵族阶级以及僧侣统治集团之后,迫不及待地开始分割利益,就象西汉时的豪强地主庄园一样,rì本国的地主们也搞出一个“不输不入”的庄园制度。地主不向国家缴赋税,这就是“不输”;国家的税赋官吏不得进入庄园,这叫“不入”;不缴租、免除杂役、官吏还不能进入庄园,这三者结合,rì本的地主们成功地获得了统治庄园的一切权利,成为事实的领主,从而完全地彻底地实现了封建化的过程。然后小的庄园主向大的庄园主效忠,大的再向更大的效忠,从而形成逐层分享土地的金字塔般的体制一一在rì本国,好象还有专门的词来解释这个事情,是叫做“本家”还是“领家”来着?也可能是两个词都是,本家管着领家,领家再管着下一级……

他一边想着,一边随口说着一些不沾边的话,打趣两句谷实的棋艺,打听一下贺岁的公务,还和前三口拉扯了几句佛经。这一拉话,他这个假和尚立刻就露了底细一一别说是律宗,他就连中原传播最广的禅宗都不太懂,能说的就是“禅宗最讲顿悟嘛”,另外就只知道达摩和少林寺。他还讲了个“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野史故事,大家倒也听得津津有味。贺岁说,他在一本中唐时的《闲落草卷》里,见过这个事情的记载,所以商伯的故事不能说是野史,只能说它没被记载在正史里而已。

拉扯完少林七十二般武艺,商成又找前三口。他好奇地打听道:“大和尚,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冒险渡海,不可能就是想学点学问?你说说,你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这话一说,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谷实是深知就里,因此商成的话一出口,他就头疼不已;贺岁的品秩太低,不是很清楚状况,但他现在的事情就是随时监督着前三口,因此多多少少也能猜出一些端倪,但谁来问他都能出言打发,偏偏是商成来问,他便不好开口了。前三口却是有点犹豫。十一年里他三次冒险西来,担负的是同样的使命,即便没有一回能够获得成功,可至少也有点收获。他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残酷而严峻事实,那就是大赵的官员已经越来越厌恶他了。他第一次来到京,不仅是朱宣和常秀他们的座客,还曾经进过皇城到过宰相公廨;可第二回就至多能与几位官员在私府相见,而且还是只谈佛学不论其他;这一回就更加凄凉,别人连见都不想见到他,他处处都是吃的闭门羹。现在,他应不应该把事情告诉眼前的应县伯呢?

他很犹豫。

前三口虽然是律宗,但眼下他却有禅宗的“顿悟”,他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眼前的这个青年肯定会帮他,而且一定能够帮到他。可是他又觉得这种想法很不可思议。一个世袭的县伯,哪怕他同时还兼领着柱国的勋衔,又有什么能力让那些宰相们改变主意?他不应该相信这个人!他不可以相信这个人!他绝不能够把使命告诉这个人一一这是他和大赵的显要们达成的默契:只要他不到处传扬他的使命,大赵的宰相和将军们就不会彻底地关那扇寄托着最后希望的大门;而他也相信,只要那扇大门完全打开,那么在国天威之下,所有的反抗都将是挡车的螳螂……

他还在迟疑的时候,贺岁吞吞吐吐地说道:“商伯,前三口大和尚的事情,这个,这个,怕是,这个怕是……”

商成漫不在意地摆了下手:“多大的事情,还不能说了?这里是谷侯的善厅,在座的又都是些熟人和朋,谁还会大嘴巴把消息捅出去?”

贺岁立刻闭嘴。商成毫不犹豫就把他划进了熟人和朋的名单,这当然使他心花怒放,但职责所在,又不能不有所表示,就赶紧朝谷实递眼sè。

商成转过头,板起脸来居高临下地斜睨着贺岁:“我说老贺,你这是什么毛病?我请大和尚替我解惑,你应该为我感到高兴才对。可是你呢?你看看你,一一你不单不为我感到高兴,还拼着命地朝谷侯眨眼睛。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我眼睛里进了土。”总算贺岁有急智,找了个好借口。

商成又望向谷实:你有什么指教?

谷实当然……当然是没啥能指教的了。他把张开的嘴又阖,低下头专心地吃茶。

商成这才望向前三口,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敢请大和尚为我解惑。”文绉绉的话说完,看前三口还是犹豫,便笑道,“其实你不说,我也差不多能猜到。礼部的官员陪着,你显然不是普通的僧人,至少兼着部分使臣的责任。你为国出使,行事又是如此地诡秘,不用问,必然是不能明说的事情。不能明说的国事,无非就是那么两样,一是宫掖之变二是战事将起。你们的天皇制度一一就是他们的国王,”这后一句是给谷实和贺岁作解释。他估计,两个人都不知道rì本国的国王自称天皇,而前三口就更不敢在他们面前提什么天皇。要是谷实他们知道了rì本国王居然自称天皇,前三口这国使也就当到头了一一大赵的圣君都只能是天子,区区的rì本国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破落国王何德何能,就敢称天皇帝?何况天皇氏是中原夏族人的一支,rì本国竟然敢僭越逾制窃尊名而自居,居心何在?

果然,在听了商成的话之后,谷实和贺岁再看向前三口时,都流露出厌憎的眼神。他们连忙间还没来得及反应商成所说的具体是“皇”还是“黄”;但不管是同字还是谐音,都让他们感觉到很不舒服:东倭,不过海外一野夷尔,焉得与三皇样出现,否则商成也不会言之凿凿。至于商成是从何处听闻或者见过rì本国存档几百年的国,前三口已经来不及思考了。他完全被商成一句接一句的步步进逼吓得心惊肉跳,别说答话,就是眼珠子都错挪不动半分,只能傻呆呆地坐在石鼓凳望着商成一一诸天佛菩萨,这人还想说什么?!

商成却不再提那份国,而是轻飘飘地把话题转回去:“……刚才说到哪里了?哦,对了,你的来意。我才说过,就只有不能说的情况就只有国事。战争当然不可能,不说你们那点人口和兵力,就说你们的天皇和宰相一一好象不是叫宰相?幕府将军……好象也不是;关白?摄政?算了,不扯这个。就说你们的天皇和宰相正在扯皮的事。在他们没拉扯清楚之前,哪里有空打仗?宫掖之变也不可能,原因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理由,除了天皇家族之外,没人能坐那个位置。你来找我们哩,不外乎两件事的其中一件罢了:一,帮你们的天皇;二,帮你们的宰相。”他笑眯眯地望着前三口,“大和尚,你说我把事情说对没有?”

前三口哪里还能说得出一个字?

另外两个听众,贺岁还好点,毕竟他知道的不多,最多就是敬佩一下商成的思路敏捷;可是谷实就不同了。商成说的一点没错,前三口十一年中三次来赵,都是痛哭求助,说什么rì本国的摄政藤原氏,欺凌国君把持朝政,屠杀忠臣驱逐宗室,横征暴敛荼毒百姓,总之是把坏事都做尽了;为了rì本国的国王和臣民,同时也是为了伸张正义,前三口受rì本国王的秘密派遣,前来拜求国出兵镇压藤原氏,还rì本国一个朗朗乾坤……

商成撇了撇嘴。出兵海外?这不是扯淡嘛。别说如今的航海技术能不能支撑大规模用兵,就是技术没问题,这打仗的钱粮从哪里来?何况大赵自己就忙着北挡南杀,家里事情都没搞出个眉目,哪里还有力气向rì本那么远的地方派遣兵力。

他笑着对还是目光呆滞的前三口说:“大和尚,别这样嘛,我都说了是朋间聚会拉话,纯粹就是扯淡而已。一一对了,我问你一个事情。”

前三口勉强在脸挤出个笑容,有气没力地说:“商伯有事,尽管说便是了。只要我知道的,必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突然又有了一种新的“顿悟”。他觉得,就算他不说,人家也一样能知道。就象那个圣德太子封在皇宫里的国备案,别人不也同样知晓得清清楚楚吗?

“那我问了。”商成笑道,“你这次来,给我们谷侯,送的是什么?”

谷实一口茶汤没来得及咽下去,顿时喷得满石桌满地到处都是。

商成浑不在意地抹了抹衣袖的水渍,继续对已经彻底傻了的前三口说道:“我想,你请谷侯替你们说项,总不可能教人白白跑路?是这,我哩,怎么说也是个县伯,大小哩,也和谷侯一样,同样是个柱国。”他很诚恳地望着前三口。“一一我也可以帮你们说话的。我说话的分量肯定没有谷侯足。但你知道,在谷侯这样的位置,有些话不能说,有些话得看时候说。可你看看我?管他是谁,一看到我这张脸,就知道我是个浑人。浑人说话嘛,就不用管顾那么多。一句话,给钱多,话就多;给钱少,话就少;不给钱,那就没话可说了。”他拍了拍前三口的肩膀。“大和尚,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他转过头,瞄了一眼哈着嘴眼珠子都不动了的贺岁,说:“老贺,看着就成了,千万别说出去啊!回头我发财了,必然有你的好处。”又说,“你赶紧把大和尚送回去,让他一个人清净下来好好地想一想。”

等贺岁连拖带拽地把前三口带走,谷实又闷着头坐了半晌,这才问道:“你想撺掇着出兵倭国?”

商成笑着说:“这种事情是张朴他们该考虑的。我就想能比照着你的例子,也收他一份钱粮。”他喝了口茶汤,“他这回送了你多少?”

“两樽金佛四樽金罗汉,合一起能有三十来斤。”

“啧啧,这么多!”商成使劲地咂着舌头,说,“你今天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知道有好处的时候要把我叫。”说着就把棋盘重新摆,“今天咱们下棋的彩头就是金佛金罗汉了。一盘定胜负!”

谷实把装棋子的小藤箩摆到石桌,冷笑着说:“我的金佛金罗汉就在家里,你的呢?”

“太小气了?你都是排在十大杰出大地主行列的人了,还在乎这点东西?”

“你的彩头呢?”谷实手捂着藤箩继续追问。

“输了你自己去我家里搬。我那里没金佛,金盘子金碗多的是,都是孙仲山他们从草原弄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