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八四、感谢天缘(下)
作者:hou3776330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40

八四、感谢天缘(下)

文进在7月份的稿件上稿率,可谓是收获最多的一个月。这个月在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稿件5篇;在通化日报发表4篇;在吉林日报发表1篇;在通钢报发表2篇,共7篇。加上电台的5篇,总共12篇。

7月14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通钢耐火厂机关干部积极参加防汛”;

7月24日,电台在周末笔会节目里,播出了散文:“一位残疾人的追求”,记焦化厂炼焦车间团支部书记冯志昌的事迹;

7月26日,电台在农家百事节目里,播出了通讯:“不谋私利的村支书”;

7月28日,电台播出了新叔闻;“通钢耐火厂为救孤扶困捐款”;

7月30日,电台在空中之友节目里,播出了杂谈;“百听不厌的评书”。

7月6日,通化日报3版发表了一篇文章:

不谋私利的好支书——王长有

今年42岁的王长有是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的支部书记。他工作认真,事业心强,为桃源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事迹一直被十里八村所称颂。

王长有原是桃源村第一村民组的组长,因工作的需要,1985年到桃源村任主管农业的副主任,1992年担任村长,1993年走上党支部书记的岗位。在他任书记的两年间,他和领导班子的成员紧密团结,分工合作。在去年,为村里建起了一栋6层综合服务大楼的基础上,又对现有的村办企业进行了整顿,把有管理能力的同志安排到机砖厂、木材加工厂任厂长。使亏损多年的木材加工厂在一年中扭亏为盈。

为了加快村办企业的发展,王长有又到上海等地进行参观考察。但考察的旅差费却是他自己掏腰包。

有一个单位在1990年因买汽车欠桃源村4万多元,这个单位的领导拿着3000元钱送给王长有,请求书记以后不要再提这笔欠款了。王长有当场拒绝,并批评了送款的人。

桃源村二组有一个沙场,原来每年承包费5000元,有一个农民想承包沙场,送给王长有1000元,被他拒绝了。后来他把承包费从5000元提高到1万元,承包给另一个人,为集体增加了5000元的收入。

王长有在任村长和书记期间,共拒收现金5000多元,拒收礼物20多次。他多次受到乡、区的奖励,并连续7年被乡、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当地农民称为不谋私利的好支书。(王文进)

7月8日,通化日报3版发表了一篇文章:

刘连珍发展庭院经济走上致富路

在农村,当农民们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妇女的作用如何发挥?怎样才能使家庭妇女摆脱困境,走出一条既实际、又能增加收入的路子呢?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二村民组的刘连珍在发展庭院经济中,找出了答案。

今年38岁的刘连珍上有年迈多病的公爹,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爱人是村里的农业主任,整天不着家。家务重担,都压在了刘连珍一个人的肩上。然而,刘连珍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她利用房前屋后的便利条件,发展起了温室蔬菜生产,以此来增加家庭收入。仅1992年秋天,建起的一亩地日光温室和0.5亩地的塑料大棚,就收入了1万多元。到1993年底一算账,净收入7000多元,大棚收入4000元;此外,她还种菜地2亩,收入3000元,养猪7头,收入3000元。

刘来珍发展庭院经济,不但增加了个人收入,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新鲜蔬菜。刘连珍致富后,没有忘记众乡亲。她无偿的把菜苗送给邻近的困难户,还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蔬菜生产。(王文进)

7月12日,通化日报3版发表了一条简讯:

耐火厂举办知识竞赛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3周年,通钢耐火厂工会于6月20日在厂会议室举办了“迎七一职工学习知识竞赛。”(王文进)

7月12日,吉林日报5版的“读者之声”专栏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

赡养老人的美德不能丢

编辑同志:

在6月21日《吉林日报》二版刊出的“社会新闻”里,我看到《天里良心何在》这篇新闻后,感到非常气氛。

笔者认为,尊老爱老,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儿女应尽的义务。在当今社会里,公德、伦理还是要讲的。如果5兄妹继续视老人为负担,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同时受到法律的制裁。

通化市通钢耐火厂工会王文进

7月15日,通化日报2版发表了一条消息:

耐火厂扎扎实实抓防汛

在汛期来到之前,通钢耐火厂机关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30多人,从7月7日至8日,连续两天奋战在防汛第一线。他们完成两项防汛任务:一是在厂西大门用草袋子装沙土,垛成防洪墙,挡住入侵的洪水;二是在机修车间附近顶着中雨挖了一条50多延米的防洪水沟。(王文进)

7月15日,通钢报4版发表了一首诗歌:

赞耐火砖

往文进

钢铁虽然坚硬,却能被高温熔成水剂;

耐火砖虽然比不上钢铁,但能经得住千度烈焰的洗礼。

用你砌成炼焦炉,炼出的焦炭连天接地;

用你砌成炼钢炉,沸腾的钢水奔流不息!

啊!拥抱烈火的耐火砖,你是耐火人的最好象征;

他们用忘我的劳动热情,去创造辉煌、奋斗不息!

7月19日,通钢报2版发表了一条消息:“为防洪打基础”其内容和通化日报发表的“耐火厂扎扎实实抓防汛”是一致的,这里不再重叙。

王文进在7月份采写的稿件,上稿率可谓是丰收的一个月。这个月电台播出5篇;报纸发表7篇。他不但在通化日报、通钢报上发表文章,还在吉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

吉林日报是吉林省的党报;是吉林省最有权威的报纸;是吉林省面向全国发行的报纸。他能在吉林日报上发表一篇‘读者来信’,真是太不容易了。

文进在走上了写稿这条坎坷路之后,他付出了多少辛苦?他为此花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可他听到一篇篇稿件在电台里播出;他看到一篇篇稿件发表在报纸上,心里就觉得甜甜的,为此付出的一切,他觉得很值。

由于文进的不懈努力,他的稿件在通化日报上,通钢报上频频发表。这不但为他的写作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被宣传单位的知名度,他同时也被领导重视和赏识。

他被采用的作品到7月末统计,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153篇;在报纸和刊物上发表80多篇。其中,吉林农民报发表6篇;城市晚报发表2篇;吉林日报发表1篇;冶金卫生报发表1篇;印刷品邮寄发表2篇;水泥发表1篇;吉林劳动保护发表1篇。他要以此为动力,向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