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周公公与左宫正
作者:作客江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55

第三节、周公公与左宫正

朦胧清冷的月影中,漠北的秋风夹带着沙砾击打在军营的帐篷上,在冷寂的深夜听起来有几分刺耳。巡逻哨兵的火把映衬着漆黑的军营,只有中军大帐里还透出一丝烛光。

空阔的中军大帐阒静无声,案几上只点着一支小白蜡烛,将大帐照得越幽深空虚。沉默的百胜将军何小眼蜷缩在案几一角的一张大椅上,纹丝不动,那双世人尽知的小眼睛闭得紧紧的。在微弱的烛光中,大帐中似乎越来越冷,一股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四处飘荡,何小眼似有所觉,抱紧了双臂。

刁斗上三更鼓响,夜深了,小白蜡烛在风中一晃,滴下一线烛油,烛芯一跳,亮了许多。何小眼坐起身,慢慢踱过几步,走到案几前,原本黑亮黑亮的小眼在烛光下显得散漫无力,飘忽不定。

案几上放在两张小纸条,纸是好纸,是御书房专用的上品宣纸,在烛光下显出圆润华贵的玉白色。何小眼伸出手捏住小纸条,白皙的手掌居然微微颤抖起来。

“唉――”何小眼轻轻长叹一声,继尔轻咳一声,幽深空虚的大帐里闪出一条高大的汉子,肃手立在何小眼身边,何小眼在他耳边轻轻嘀咕几句,高大汉子点点头,在黑暗中一闪,悄没声息出了大帐。

何小眼轻轻放下两张小纸条,又轻叹一声,木然而立。让沉默的百胜将军何小眼猜疑惊惧,夜不能寐,长吁短叹的不是军情战事,而是案几上的两张纸条。

这一次皇上命秦王领大将军印,何小眼为副将,统领八万大军征讨的是苏木莲河边大松山、小松山上乌峒蛮族七十八家叛乱洞主。大军临近大漠,秦王自领二万明军殿后,令何小眼率六万精兵穿过大漠西沿,直赴大松山小松山下扎营。

苏木莲河冲开大山峡谷汹汹而下,左边是大松山,右边是小松山,两座山险峻高耸,山上住着乌峒族八十六洞三万余众。

洞主们生于兹,长于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只要没有外族来掠夺与屠杀他们,只要七层天上的花姑大神佑护他们,只要年成不是差得养不活人,他们都认为大松山,小松山就是天堂,他们从来就不了解外面世界。

其实乌峒蛮族八十六部众是最早归顺大明朝的化外边民。大明刚立国,乌峒族长哈里波豆赴京师奉表称贺,进贡臣服。洪武大帝龙颜大悦,赏赐有加,封哈里波豆为世袭宣抚使,设宣抚使司、西宁卫抚治其众,至今已二十余年。

宣抚使哈里波豆诚心臣服,三年两头赶赴京师进贡朝贺,遇有朝节大庆更是尽心巴结,一来二去,波豆大人这么些年来生活在大松山的时候还不如在京师多。他对大明的文化礼仪,农商经贸,物阜民富敬之慕之,心向往之,追之逐之。

于是波豆大人突奇想,要将乌峒族八十六洞三万余众尽数迁往大明内地,从此踏上致富道路。

波豆大人兴头头赶到大小松山,刚提出自己的主张,就把八十六洞主当场吓昏一半,另一半吓傻。人们对不知不晓的东西最直接最合理的态度就是摒弃反对,族长突然间让族人离开天堂迁居内地,当然谁也接受不了。

哈里波豆的两个族弟哈里巴豆和哈里**鼓动大家造反,先攻破驻在苏木莲河边的西宁卫,杀俘明军五千余人,宣抚使哈里*波豆在忠于自己的几家洞主死命护卫下逃得一命。

随后,地方守军两次派兵征讨皆不见效。大小松山高耸雄峻,林密路险,易守难攻,乌峒蛮人赤足草裙,肤黑如铁,手执丈八竹矛,窜崖跳涧,勇悍无比,特别是大小松山之间三道长索相连,蛮人悬索越涧,来去如飞,明军无可奈何。

朝廷得到密报,乌峒七十八洞反叛大明,曾先后派出使者到乌斯,噶尔,罗萨及蒙古和林通情达意,这几个地方目前还未有所举动,但都在观望,侍机而动。形势有利时说不定插一脚,所以皇上大惊大怒,派秦王、何小眼领大军进剿。

何小眼对这样的一仗视作稀松平常,他清楚这种仗没有什么悬念,甚至不用多花心思就可以搞定。乌峒七十八洞三万余众,能打仗的充其量万余人,六万久经战阵的精锐大军对付万余名乌合之众,想打败都不可能。

再过几天,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寒秋夜,用十路明军摇旗呐喊,明火执枪,放火佯攻大松山,再组织三支突击队夜袭大松山。大规模佯攻将大松山上的乌峒蛮族驱赶到小松山,三支突击队的任务是袭取三条悬索,控制飞索,断绝蛮人后路,将全部乌峒蛮众堵死在小小的小松山上。然后六万大军重重围定小松山,围而不打,要不了三两天,蛮众必定惊慌失措,走投无路,破绽百出,只等着沉默的百胜将军指挥明军象割韭菜一样去收割叛蛮的人头就是了。

这样一场泰山压顶,以石击卵的战役对百胜将军何小眼来说当然是小菜,只不过比拍衣襟上的灰尘稍稍多花点力气而已。在拜别秦王时,何将军笑着说,可以准备报捷奏章了,不出半个月,必将剿灭叛蛮。

眼前的战事是如此平淡,但案几上的两条小纸条呢?

“今天真是个大凶的日子啊……”何将军心中暗叹,暗淡阴冷的目光久久地盯在案几上的两张小纸条,脸上阴云涌动,恐惧,无奈,愤怒,伤心,绝望,还有深深的依恋与不舍。

两张用极品御用宣纸写的小纸条是何小眼在十月二十三日入夜收到的两件情报,是最高等级的绝密情报。

一张出自宫中司礼监大太监周公公之手,上面写了一个故事,皇上诛杀胡惟庸奸党,历时十余年,抄灭公卿权贵千余家,共诛三万余人。功臣宿将,威望赫然者荡然无存。太子朱标仁心仁德,劝谏父皇说,杀人过滥,干动天和。皇上冷笑不语,翌日早朝后,将皇太子领入御书房,丢棘杖在地,命太子拾取,太子面有难色,皇上道:“你怕刺,朕替你将刺削平,然后交予你,岂不好吗?”太子语塞。

一张来自内宫宫正司左宫正英姑。大明立国,内宫女官设六局一司,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寝、尚功,一司就是宫正司,掌管内宫戒令责罚。尚正司由左宫正掌管。这封信上写了两件事,蓝玉大将军有大功于朝廷,拟进爵封梁国公,后皇上颁旨,改封凉国公;其二,皇太子肥硕,体质虚弱,登台阶如牛喘,皇上宵衣旰食,日夜辛劳,但龙精马壮,健步如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