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我选择沉默
作者:作客江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00

第五节、我选择沉默

何氏三兄弟惊疑不定,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何不可身上忽冷忽热,身子不觉摇晃起来,他下意识地跨上一步,紧紧抓住父亲的手,父亲手上的暖意从自己冰凉的手心渗过来,镇住了满口乱撞的牙齿。

“父亲,这些情况我们三兄弟都清楚,父亲常将局势分缕剖白给我们听,我们知道父亲劳心殚虑,破解了家族的一次次危局,化解了一场场杀机……但今天……宫中传来的密信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也许局势没这么严重……”何有家沉思道。何有衣、何有钱也接口道:“朝中形势多年来就是如此,父亲多虑了吧……”

好,好儿子!何小眼暗赞一声,嘴角上带着浅笑,三个大儿子面对生死危局,短时间的张惶之后,很快镇定下来。规避、躲避、逃避危局永远是何小眼的第一原则,但当避无所避,躲无可躲,就咬紧牙关,挺直胸膛去面对,这才是历经铁与火洗礼的职业军人应有的果敢刚强。何氏三兄弟已完全冷静下来,镇定下来,坚毅挺拔,目光如水,连小儿子何不可也紧抓住自己的手,双腿不再抖,咬紧嘴唇,圆圆的大眼睛来来回回扫视着父亲与哥哥们。

“儿子们,听好了,待为父细细分说……“何小眼长吸一口气,腰杆挺直如刺天长枪。小眼睛亮光闪射,百胜将军的豪气,霸气,杀气又回到身上。生死如斯,养儿如此,夫复何求,夫复何憾!生又何求,死又何如!

世人皆知何小眼是沉默的百胜将军,少言、寡言,简直毫无一言,但儿子们都知道父亲很喜欢说话,很善于说话。

父亲长篇大论时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在至亲家人面前,父亲只在母亲或儿子们面前说;二是绝密,摒除、根除一切外来干扰,尤其是必须保证避开皇上的眼线。

这两个条件都符合的时候并不多。相对而言,何有家、何有衣、何有钱三个大儿子听父亲说得最多。这几年来,父亲66续续把一些国事家事天下事剖析给他们听,也只有他们才真正理解父亲为什么沉默……

父亲何小眼有病,有大毛病。何小眼患有假话过激反应症。父亲厌恶说假话,说虚伪的话,说违心的话。万不得已,不得不说这类话后,父亲会深藏入密室中,如疯似狂,如痴似傻,难受得要死要活。虽然父亲告诫儿子千万不要过于拘泥不化,千万不能像自己这般憋屈,但父亲这毛病的确变态得让人目瞪口呆。

世人千言万语、万语千言,百分之九十九是废话,假话,违心话,虚伪的话。如果剔除这些话,地球肯定会比月球还安静。

――人人时时刻刻有意无意说着违心的话,虚伪的话,假话废话,大话套话,臭话屁话,甚至可以说,世人离开了这些话就活不下去,生活中少了这些话就会寡淡无趣,这道理我懂,我理解。只不过理解归理解,让我接受万无可能。我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世人,只能改变自己。竭尽全力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只是嗓子憋得难受,习惯了就无所谓了,但让我说不愿说的话,我的心会炸开,还不如死了算了啦――父亲何小眼这样能释道。

――我这辈子肯定改不了这毛病了,下辈子一定求阎王老爷让我投胎去做说书先生,将这辈子未说的话都说完,大说特说――父亲又解释说。

烛光下,何小眼握住小儿子何不可的小手,面对着三个大儿子说道:“皇上登基称帝后,心态就根本改变了。立国前,皇上与一班老兄弟同生共死,热血豪情,意气相投,大家慷慨赴义,气冲牛斗,力挫群雄,逆转乾坤。那时众人视皇上为兄长,皇上视大家为兄弟。”

“为父马僮出身,出道稍晚,却也见识过多少慷慨悲歌,豪气干气!众家豪杰用鲜血与热情让大明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终于拥有四海,一统天下,创万世基业。千杯烈酒,直让人荡气回肠;万里干戈,直叫人生死相许!”

“大明立国后,特别是胡惟庸奸党案以来,杀戒大开,抄灭功臣宿将、重臣权贵千余家,杀戮三万余人,流放不计其算,赫赫功臣,熠熠将星,一扫而空!这些年京城中百官上早朝前皆先与家人诀别,不知还有没有命回家。一旦留得命在,归家必定喝酒庆贺,庆幸又得一日生。惶恐如此,朝堂尊严何在!大臣脸面何存!朝廷体面又在哪里!”

何小眼小眼放光,越说越激愤。说到这里,他顿住了,平静一下情绪,问道:“儿子们,你们说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哪里?”

何有衣抢先道:“皇上猜忌之心太重,刻薄寡恩,狡兔死走狗烹,这原是历代君王心性!”

何有家答道:“主要是皇上担心君权旁落,大将拥兵自重,文臣结党自利,自古君权神授,神权容不得臣下有一丝邪念。皇上用雷霆手段镇住骠悍的百战功臣的野心、异心与不敬之心,削平皇帝权杖的刺头,为皇太子登基扫平障碍。”

何有钱不紧不慢答道:“两位哥哥说得有理,我认为惹皇上暴力大杀,胡惟庸等功臣宿将也有责任。许多与皇上一同起事的草莽英雄,仗着自己百战成功,轻视大明礼制,藐视大明律法,鄙视治国文臣及皇家贵戚。”

“他们在朝中粗鲁不文,进退失礼,在外面抢男欺女,侵压百姓,还有的结党营私,侵压君权,这些都是必死之罪。骂天怨命不如怪自己不长进,不知进退。而且皇上确也斩杀了大批欺压百姓的旧勋新贵,贪官污吏,豪强恶霸,赢得民心,促成大明尽快走向稳定。”